1/8~1/9冰封東谷沙飛 - 台中

By Hedda
at 2010-01-16T21:49
at 2010-01-16T21:49
Table of Contents
網誌圖文版
上http://www.wretch.cc/blog/kankan4467/12164768
下http://www.wretch.cc/blog/kankan4467/12164782
文字版
1/7夜~1/8
依稀還記得看完台灣全記錄
冒著危險冰攀奇萊的感動
在上週剛好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挑戰冰攀
整個行程緣起緣滅又是花蓮 最近真的一整個跟花蓮很有緣
也因此認識了花蓮溯溪的達人-海盜(救生員底子的大哥)
我想今年的夏天就在花蓮渡過好了
雖然行程有點緊急 但是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好
簡單的收拾完行李還有補充資訊之後
1/7下班立刻到台中跟大家會合
在車上大家也互相自我介紹還有聊聊天
畢竟接下來兩天 大家都是需要互相照應的
甚至在冰攀的那天還得把性命交給彼此
途中行經了才剛來過沒幾天的信義 不過整片都是黑漆漆 而且還飄著小雨
在同富新中橫最後一間7-11吃完消夜後 正式告別文明 進入新中橫的山區
沿路上好幾段都是濃霧 尤其是只要下方有溪谷的地方(如神木村沿線)
整個霧更是濃到化不開 僅有2公尺不到的視線範圍
只能眼觀四面 耳聽八方 小心謹慎的前進
約23點左右抵達塔塔加的上東埔山莊
山莊裡還有另一團 登山隊 好像是公司辦的
兩天下來行程似乎只有我們是未滿5人的小團隊
不過這樣也好 可以免除隊伍拉長 還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夜間的通舖沒有以往的鼾聲陣陣 整夜仍算好眠
1/8早起整裝 還有思考完冰爪的踏法後(這很重要 初級雪訓也把這列為課程之一)
就在毛毛雨中抵達登山口 其實在排雲管理處聽到上面有人出事了
據說是墜崖 搞的一些人很忐忑不安
但我想既然都來了 我想還是得上去後大家再討論該怎麼樣
一路上都是滴滴答答 小雨下個不停
而我們其中一位隊友也在走不到三公里的情況下開始不斷抽筋
只好我跟另一名隊友小紅先走 相約排雲見
在這邊也真的要提醒沒有長期登山或走古道經驗的人
在登山前 一定要先爬爬時間強度夠的郊山或中級山測試一下自己是否能夠適應
畢竟每種運動運動強度還有使用的肌肉都不同 絕對不能自恃著"我有運動"就貿然出發
除了抽筋之後 還有更致命的"高山症"
不過我們因為有提早上來適壓 似乎沒有人發生此狀況
大約過了第50座棧橋之後 開始出現積雪
不過由於天空還飄著細雨 而且佈滿濃霧 視野不佳
但是還是得苦中作樂 拼命的拍照
過了白木林沒多久 雨停了 霧也慢慢散開
見識到了這幅似乎不大屬於台灣的美景
下完雪後 果然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也在我們感動之餘 海盜跟抽筋的同伴慢慢趕上來了
看他身上空空 才知道他把背包丟在白木林前的某處減輕重量來降低雙腳的負擔
我想這兩天上下山的人看到那具大背包應該都會覺得很好奇吧
甚至隔天南搜的大哥還打趣苦笑說 他們還在懷疑該不會又有人落難了吧
嗑完行動糧 稍作休息後 整個精神又來了 只
是我看小紅好像腳步越走越沉重 後來決定幫她背背包
我想我當駝獸應該是宿命
忍耐了其實也沒多久 終於抵達排雲
看著冰封的玉山群峰 還真的不曉得隔天要怎麼上去還有"能不能上去"?
才剛從圓峰出事地點回到山莊的莊主也告誡 明天真的不要上去比較安全
畢竟早上已經摔了一個 但晚上偷偷跟警察隊的大哥詢問攻主峰的可行性
回答是如果好天氣的話是可以走看看 但是不要冒險
既然得到這樣的答案
我想就算只有海盜跟我想攻(他很想看看冰封的玉山頂是啥樣子)
我也是會上去的(單攻的話 我沒把握 海盜他路徑比較熟)
畢竟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
雖然山一直都在這句話沒錯
但很多事情都是需要 天時 地利 以及人和
很多美景在台灣特殊的地形以及不斷的天災之後 其實隨時都可能消失無蹤
而我們自身則需準備好體力 裝備 還有知識
更重要的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絕對要謹慎 步步為營,安全第一是1/9要上去的大家討論後最高原則
看著落下地平線的太陽以及雲海
實在是很希望墜崖的大哥能有好消息
畢竟在-5度以下的氣溫就算有高山爐跟帳篷要度過一晚都是很嚴峻的條件
更何況...他似乎是輕裝
度過漫漫長夜,太陽再出來時 似乎機會渺茫...
在半夜幾次上廁所時也會不經意往圓峰方向看
哪怕只是微弱的火光
我想我也會吵醒大家 想看看該怎辦
只可惜現實往往事與願違...
1/9
感謝老天爺賜給我們好天氣
也給了搜救人員一個更安全的環境進行救援
繼前一晚抽筋的同伴決定留在排雲休息 1/9是四人的組合
從圓峰主峰岔口開始就是一段未知的道路
一路上只有我們還有鹿(?)的足跡
積雪越往上越深
只能小心謹慎的前進還有通過部份路跡被積雪覆蓋的斜坡
就在爬升大約30分鐘後 救援直升機開始在往圓峰山徑處盤旋
本來一直以為是找到人了 下山才知道只是把受困的其他六位山友送下山而已
積雪到了比較接近風口處甚至 我們是走在"樹上" 大雪把路徑完全隱藏了
甚至在通過有坡度的路徑時(積雪造成)
只能用一點動 三點不動的最嚴格標準緩慢前進
但往西方一看卻又是美麗的綠色山景
多虧了玉山以及中央山脈屏障 西部的山得以受到保護
在即將進入風口前 決定以繩隊方式前往
(直到後來下撤到排雲 大家都懶的拔了 不過還是安全吊帶強度比較夠)
隨著積雪越來越深 路徑也越來越不明
所幸前半段的風口部份段落上半部的鐵鍊還可以做確保用
不過還是得用冰斧破壞冰塊後 手套才不會黏在冰上
坡度越來越高的形況下 大家也越來越吃力
甚至有的地方搞不好是走本來不是路的路上攀
以及後來下降也是如此(根據國家公園管理法這是違法的...)
最後在離主峰頂只差100公呎左右
由於碰到了一個需橫攀約30公尺的雪坡(本來的路徑被埋住了)
因為繩索不夠長 而且鐵鍊完全被深埋
以安全第一考量的前提下 決定下撤
在下撤的途中才開始懷疑有些路徑當初我們是怎麼爬上來的...
部分是採用輪流下滑的方式下降 所以確保很重要(這時候安全吊帶真的會比較好...)
也在這時候才驚覺 怎麼在這個里程牌之後 在更上面似乎都沒看到其他里程牌蹤影了
越往排雲走 里程牌則露出越多
整趟行程不免遺憾 畢竟初次的雪攀沒有登頂 也由此檢驗到了雪地知識的不足
不過經驗值倒是提升了不少 開始認真思考是不是需要去上一下雪訓的課程了
畢竟光一個冰爪的踏點 還有上升下降就是很大的學問(跟攀岩的方法有差 基本要領有一
些類似)
但是卡在請假的問題 目前挺頭大的
下山的途中在大峭壁巧遇了南搜的大哥-卓福星 他可是中央大縱走79天的其中一員
回望玉山群峰 希望三月份能夠順利再度挑戰
也希望2月的雪山行能夠順利登頂!
--
上http://www.wretch.cc/blog/kankan4467/12164768
下http://www.wretch.cc/blog/kankan4467/12164782
文字版
1/7夜~1/8
依稀還記得看完台灣全記錄
冒著危險冰攀奇萊的感動
在上週剛好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挑戰冰攀
整個行程緣起緣滅又是花蓮 最近真的一整個跟花蓮很有緣
也因此認識了花蓮溯溪的達人-海盜(救生員底子的大哥)
我想今年的夏天就在花蓮渡過好了
雖然行程有點緊急 但是該做的準備還是要做好
簡單的收拾完行李還有補充資訊之後
1/7下班立刻到台中跟大家會合
在車上大家也互相自我介紹還有聊聊天
畢竟接下來兩天 大家都是需要互相照應的
甚至在冰攀的那天還得把性命交給彼此
途中行經了才剛來過沒幾天的信義 不過整片都是黑漆漆 而且還飄著小雨
在同富新中橫最後一間7-11吃完消夜後 正式告別文明 進入新中橫的山區
沿路上好幾段都是濃霧 尤其是只要下方有溪谷的地方(如神木村沿線)
整個霧更是濃到化不開 僅有2公尺不到的視線範圍
只能眼觀四面 耳聽八方 小心謹慎的前進
約23點左右抵達塔塔加的上東埔山莊
山莊裡還有另一團 登山隊 好像是公司辦的
兩天下來行程似乎只有我們是未滿5人的小團隊
不過這樣也好 可以免除隊伍拉長 還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夜間的通舖沒有以往的鼾聲陣陣 整夜仍算好眠
1/8早起整裝 還有思考完冰爪的踏法後(這很重要 初級雪訓也把這列為課程之一)
就在毛毛雨中抵達登山口 其實在排雲管理處聽到上面有人出事了
據說是墜崖 搞的一些人很忐忑不安
但我想既然都來了 我想還是得上去後大家再討論該怎麼樣
一路上都是滴滴答答 小雨下個不停
而我們其中一位隊友也在走不到三公里的情況下開始不斷抽筋
只好我跟另一名隊友小紅先走 相約排雲見
在這邊也真的要提醒沒有長期登山或走古道經驗的人
在登山前 一定要先爬爬時間強度夠的郊山或中級山測試一下自己是否能夠適應
畢竟每種運動運動強度還有使用的肌肉都不同 絕對不能自恃著"我有運動"就貿然出發
除了抽筋之後 還有更致命的"高山症"
不過我們因為有提早上來適壓 似乎沒有人發生此狀況
大約過了第50座棧橋之後 開始出現積雪
不過由於天空還飄著細雨 而且佈滿濃霧 視野不佳
但是還是得苦中作樂 拼命的拍照
過了白木林沒多久 雨停了 霧也慢慢散開
見識到了這幅似乎不大屬於台灣的美景
下完雪後 果然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也在我們感動之餘 海盜跟抽筋的同伴慢慢趕上來了
看他身上空空 才知道他把背包丟在白木林前的某處減輕重量來降低雙腳的負擔
我想這兩天上下山的人看到那具大背包應該都會覺得很好奇吧
甚至隔天南搜的大哥還打趣苦笑說 他們還在懷疑該不會又有人落難了吧
嗑完行動糧 稍作休息後 整個精神又來了 只
是我看小紅好像腳步越走越沉重 後來決定幫她背背包
我想我當駝獸應該是宿命
忍耐了其實也沒多久 終於抵達排雲
看著冰封的玉山群峰 還真的不曉得隔天要怎麼上去還有"能不能上去"?
才剛從圓峰出事地點回到山莊的莊主也告誡 明天真的不要上去比較安全
畢竟早上已經摔了一個 但晚上偷偷跟警察隊的大哥詢問攻主峰的可行性
回答是如果好天氣的話是可以走看看 但是不要冒險
既然得到這樣的答案
我想就算只有海盜跟我想攻(他很想看看冰封的玉山頂是啥樣子)
我也是會上去的(單攻的話 我沒把握 海盜他路徑比較熟)
畢竟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
雖然山一直都在這句話沒錯
但很多事情都是需要 天時 地利 以及人和
很多美景在台灣特殊的地形以及不斷的天災之後 其實隨時都可能消失無蹤
而我們自身則需準備好體力 裝備 還有知識
更重要的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絕對要謹慎 步步為營,安全第一是1/9要上去的大家討論後最高原則
看著落下地平線的太陽以及雲海
實在是很希望墜崖的大哥能有好消息
畢竟在-5度以下的氣溫就算有高山爐跟帳篷要度過一晚都是很嚴峻的條件
更何況...他似乎是輕裝
度過漫漫長夜,太陽再出來時 似乎機會渺茫...
在半夜幾次上廁所時也會不經意往圓峰方向看
哪怕只是微弱的火光
我想我也會吵醒大家 想看看該怎辦
只可惜現實往往事與願違...
1/9
感謝老天爺賜給我們好天氣
也給了搜救人員一個更安全的環境進行救援
繼前一晚抽筋的同伴決定留在排雲休息 1/9是四人的組合
從圓峰主峰岔口開始就是一段未知的道路
一路上只有我們還有鹿(?)的足跡
積雪越往上越深
只能小心謹慎的前進還有通過部份路跡被積雪覆蓋的斜坡
就在爬升大約30分鐘後 救援直升機開始在往圓峰山徑處盤旋
本來一直以為是找到人了 下山才知道只是把受困的其他六位山友送下山而已
積雪到了比較接近風口處甚至 我們是走在"樹上" 大雪把路徑完全隱藏了
甚至在通過有坡度的路徑時(積雪造成)
只能用一點動 三點不動的最嚴格標準緩慢前進
但往西方一看卻又是美麗的綠色山景
多虧了玉山以及中央山脈屏障 西部的山得以受到保護
在即將進入風口前 決定以繩隊方式前往
(直到後來下撤到排雲 大家都懶的拔了 不過還是安全吊帶強度比較夠)
隨著積雪越來越深 路徑也越來越不明
所幸前半段的風口部份段落上半部的鐵鍊還可以做確保用
不過還是得用冰斧破壞冰塊後 手套才不會黏在冰上
坡度越來越高的形況下 大家也越來越吃力
甚至有的地方搞不好是走本來不是路的路上攀
以及後來下降也是如此(根據國家公園管理法這是違法的...)
最後在離主峰頂只差100公呎左右
由於碰到了一個需橫攀約30公尺的雪坡(本來的路徑被埋住了)
因為繩索不夠長 而且鐵鍊完全被深埋
以安全第一考量的前提下 決定下撤
在下撤的途中才開始懷疑有些路徑當初我們是怎麼爬上來的...
部分是採用輪流下滑的方式下降 所以確保很重要(這時候安全吊帶真的會比較好...)
也在這時候才驚覺 怎麼在這個里程牌之後 在更上面似乎都沒看到其他里程牌蹤影了
越往排雲走 里程牌則露出越多
整趟行程不免遺憾 畢竟初次的雪攀沒有登頂 也由此檢驗到了雪地知識的不足
不過經驗值倒是提升了不少 開始認真思考是不是需要去上一下雪訓的課程了
畢竟光一個冰爪的踏點 還有上升下降就是很大的學問(跟攀岩的方法有差 基本要領有一
些類似)
但是卡在請假的問題 目前挺頭大的
下山的途中在大峭壁巧遇了南搜的大哥-卓福星 他可是中央大縱走79天的其中一員
回望玉山群峰 希望三月份能夠順利再度挑戰
也希望2月的雪山行能夠順利登頂!
--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1-18T19:49
at 2010-01-18T19:49
Related Posts
雲開 玉山白頭露臉了

By Ivy
at 2010-01-16T21:41
at 2010-01-16T21:41
單車環島台中到高雄

By Doris
at 2010-01-16T00:00
at 2010-01-16T00:00
奇萊山群白了頭 花蓮平地可賞雪

By Andy
at 2010-01-15T14:50
at 2010-01-15T14:50
花蓮三天兩夜或兩天一夜自由行

By Elizabeth
at 2010-01-15T00:00
at 2010-01-15T00:00
過年台中二日遊

By Charlie
at 2010-01-15T00:00
at 2010-01-15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