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I-Musici在上海音樂廳 - 北京
By Sandy
at 2011-06-11T12:37
at 2011-06-11T12:37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版見 http://ytforclass.blogspot.com/2011/06/i-musici.html
以下為文字版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去上海,從訂機票、旅館搞定,真的是很匆促的決定。
但是,看在碰得到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Musici在上海音樂廳的表演,我還是
決定出門了,就當一併解決法國梧桐的執念好了。
下午從松山機場起飛,到虹橋機場辦落地簽,看來跟我一樣臨時決定出門,或
者是想省在台灣辦加簽的人不算少,所以從填表格、排隊到繳費領加簽、提行
李出機場大廈,前後也花了一個小時。搭乘十號線轉三號再轉九號線到預定旅
館辦理check-in,時間已是下午六時。在機上就知道上海下雨,心想這下慘了
,大概碰不到什麼好天氣,認命吧,反正空氣品質會比較好一點。
在旅店附近的小七匆忙的買個蔬菜包、飲水、冰拿鐵果腹及提神之後,我在馬
當路站上車,在陸家濱站轉八號線到大世界站下車,到上海音樂廳門口已是七
點五分。其實我蠻擔心買不到票的,沿路上黃牛不停兜售票券,但我不確定會
不會買到偽票因小失大,所以不囉唆,往售票口前進。排隊時,看到一位略顯
羞澀的男生問著:要票嗎?我看他比較老實,好奇一問,原來是朋友臨時有事
不來了,決定脫手。看在是最低票券100元,而且從票券紙張用料不似假貨的
份上,我買了。接下來也看到一位穿著時尚的小姐在票口問人要不要票?顯然
這的確是業餘人比較穩當的作法。
不囉唆,進場了。在雨勢不歇的狀況下,音樂廳的工作人員在進場時就分發雨
傘套,進場的右手處販賣解說冊,十元一本,紙質不壞,大小約32K。左邊是
車商的看板,今天的演出是寶馬贊助,所以他們在另一側的外頭辦新車展,在
音樂廳左邊分發廣告單。
上海音樂廳成立以後,與近代中國音樂活動息息相關,京劇大師梅蘭芳、上海
交響樂團、來訪的外籍音樂家如史坦、拉羅佳等人,英國政要希斯也在此客串
指揮粉墨登場。進場的觀眾也深知此座音樂廳的特殊意義,不少人會帶相機拍
照,或以手機拍照留念。觀光客如我等自然不能免俗,利用開場前好好地拍攝
一番。二樓壁畫可說是中西輝映。一邊是交響樂團,一邊是中國樂團,相當畫
龍點睛的表達出音樂廳的功能及目標。如果以硬體復建而言,它確實做到金碧
輝煌的風格,柱頭裝飾也相當講究,非常符合時代美學風格。椅子也相當具有
懷舊風情,但嘎滋聲大概也是懷舊風情下的產物之一吧?反正這裡最初用途叫
做「劇院」,變成專屬音樂廳已經是日後的事情了。
因為上海音樂廳歷史悠久,由聖約翰大學畢業、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梁思
成也是該校畢業生)的范文照(Robert Fan, 1893-1979)、趙深(1898-1978
,賓大建築系)設計,建築本身汲取西方古典主義元素,整體結構頗為大器,
是他開業之後的重要作品之一,在上海留存的公共建築另有美琪大戲院。其實
他的事務所作品在南京還可以見到的有:前鐵道部大樓、前勵志社總社等,他
在中山陵競圖第二名,實力雄厚,也讓他在南京要人心中留下印象。他也參與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研究組織--營造學社,可說是對中西建築語彙甚有瞭解的第
一代建築師。范文照於1930年代中期赴歐考察後,風格轉向現代建築,以包浩
斯風格在上海設計住房,美琪大戲院就是這一時期代表作。1950年代後因早取
得香港建築師執照,得以在香港新界沙田設計崇基書院校園,及觀塘銀都戲院
、銅鑼灣豪華戲院等公共及商業建築,今天他的建築在香港因為陸續拆除,留
存者有限。但在上海、南京者,尚且存在,得以讓人正視這位建築師的早、中
期工作。
且說上海音樂廳的音響效果,以一千人容量、上下兩層言,它的音響效果不錯
,殘響不會太長,反射音也不雜亂,就算坐在後排仍然可以清楚聽到具有穿透
力的樂器共鳴,不會有矇矇或模糊的聲響。鏡框型的舞台空間設計,頗具立體
層次感,視覺比例也舒服。就音樂會所要傳達的訊息而言,這是合格的。今天
的主角是I-Musuci,但背景又多了多媒體投影螢幕,顯然這是近年上海與北京
比較流行的音樂會方式--結合多媒體型式的音樂會。在這樣的傳播媒介下,
I-Musici的選曲也比較走大眾風,在招牌曲四季外,選了巴伯弦樂慢板、馬斯
奈相村騎士間奏曲等,以及一首團體委託創作曲,大體上是比較通俗可親的,
沒有太艱澀的曲目,I-Musici本來就是以不設指揮知名的團體,著重在成員之
間的默契與合作的表現,這套曲目基本上是合乎他們的風格。
上半場,坦白說我對春感覺普普,畢竟剛才熱身,略顯雜亂。其實這場音樂會
最大的問題在於聲像註定的不同步,對演奏家而言背景光的不斷變換,可能是
相當不利的因素。但是電影配樂大師莫利科奈的音樂出來,甜美動人的旋律確
實可以激起現場共鳴,而那些我所看過的電影也浮上心頭,也許就像新天堂樂
園,小男孩基多在老放映師的安排下體會到各種情境的美好一般吧?上半場以
傑米尼亞尼做結束,應該是嗨番的決定,的確聽著那節拍帶動的變化與高潮堆
砌,確實是古人所能想像的high法,在樂團現代方式的處理手法上,確有其特
出之處。
中場休息,再出去拍一些照。這裡也有簡單的輕食與飲料供應,而觀眾拿著酒
或飲水或在樓內的休息區,或到外頭看著城景聊天,也確實有音樂會中場交誼
的氣氛。不過呢,觀眾大概看熱鬧地多,因此就像進電影院一樣,如果想在曲
中入場,被服務員擋住,還會很不服氣的在外頭「大小聲」,正好被隔著布簾
內的觀眾聽得一清二楚。而階梯的設計,也使有些觀眾突然想出場的摔了跤,
大聲嚷著對不起,或許是觀眾的基本注意事項尚且有待加強之處。
基本上,I-Musici的琴風比較柔媚,不剛硬,因此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其實會很
合他們的脾胃,而清爽的音樂詮釋方式,也確實讓他們站穩名號。但他們還是
雄心勃勃要開拓新曲目,不以現有成果為滿足。下半場的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
的慢板樂章就是他們演奏風格的代表,或許也是今天獨奏家最好的曲目之一。
比較期待的是委託作品會走怎樣的風格?結果,果真是非常符合團體的特色,
具有古典大協奏曲式樣的處理手法,不會聽到什麼不和諧音程的出現,設計讓
各成員得以展現技巧,不會偏重某樂器,顯然是煞費苦心之作。
在團員中,獨奏小提琴家當然是音樂焦點,但我覺得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手的
沈穩也不可多得,他們為音響色彩的豐潤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坦白說是這
場音樂會我個人認為的亮點。他們看似低調,但在該表現的地方絕不客氣,有
充足的技巧支撐,又有很好的音樂性,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該怎麼在團體中跟
他人互動,盡情享受音樂本身的樂趣。
正規曲目結束後,當然在場觀眾是猛要返場曲,他們安排一首以頑皮豹開場,
帝國大反擊收尾的電影組曲,再接羅西尼的一首Bolero、維瓦第的Allegro,
總共三首安可,算是給足上海觀眾面子了。
音樂會後,雨勢未歇,音樂廳外的夜景在各型高樓大廈爭相穿入天際與燈光照
耀中,透露另番現代城市風情。搭乘地鐵至人民廣場站轉一號線,到衡山路酒
吧街喝杯飲料,再到附近吃個宵夜,叫車回旅館,為音樂會之行劃下尚稱完美
的句點。
附 2011.6.4 I-Musici 演出曲目
附:演出曲目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春”
埃尼奧·莫里康內
為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60周年而特別改編——莫里康內組曲
《越戰創傷》:主題曲
《海上鋼琴師》:愛之曲
《美國往事》:黛博拉主題曲(台譯:四海兄弟)
《戰火浮生》:加布裏埃爾的雙簧管 (台譯:教會)
撒母耳·巴伯
為弦樂而寫的柔板
出自奧利弗·斯通1986年導演的電影《野戰排》(台譯:前進高棉)
安東尼奧·維瓦第
為大提琴和絃樂而寫的協奏曲,作品40
出自斯坦利·庫布裏克1975年導演的《亂世兒女》
皮埃特羅·馬斯卡尼
《鄉間騎士》間奏曲
出自F.F.科波拉1990年導演的電影《教父III》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夏”
弗朗切斯科·傑米尼亞尼
第12大協奏曲“愚狂舞曲”
出自斯坦利·庫布裏克1975年導演的《亂世兒女》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雙小提琴協奏曲,作品1043,
出自蘭達·海恩斯1986年導演的電影《失寵于上帝的孩子》(台譯:悲憐上帝的女兒)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冬”
路易士·巴卡羅夫
為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60周年而作——大協奏曲
--
以下為文字版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去上海,從訂機票、旅館搞定,真的是很匆促的決定。
但是,看在碰得到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I-Musici在上海音樂廳的表演,我還是
決定出門了,就當一併解決法國梧桐的執念好了。
下午從松山機場起飛,到虹橋機場辦落地簽,看來跟我一樣臨時決定出門,或
者是想省在台灣辦加簽的人不算少,所以從填表格、排隊到繳費領加簽、提行
李出機場大廈,前後也花了一個小時。搭乘十號線轉三號再轉九號線到預定旅
館辦理check-in,時間已是下午六時。在機上就知道上海下雨,心想這下慘了
,大概碰不到什麼好天氣,認命吧,反正空氣品質會比較好一點。
在旅店附近的小七匆忙的買個蔬菜包、飲水、冰拿鐵果腹及提神之後,我在馬
當路站上車,在陸家濱站轉八號線到大世界站下車,到上海音樂廳門口已是七
點五分。其實我蠻擔心買不到票的,沿路上黃牛不停兜售票券,但我不確定會
不會買到偽票因小失大,所以不囉唆,往售票口前進。排隊時,看到一位略顯
羞澀的男生問著:要票嗎?我看他比較老實,好奇一問,原來是朋友臨時有事
不來了,決定脫手。看在是最低票券100元,而且從票券紙張用料不似假貨的
份上,我買了。接下來也看到一位穿著時尚的小姐在票口問人要不要票?顯然
這的確是業餘人比較穩當的作法。
不囉唆,進場了。在雨勢不歇的狀況下,音樂廳的工作人員在進場時就分發雨
傘套,進場的右手處販賣解說冊,十元一本,紙質不壞,大小約32K。左邊是
車商的看板,今天的演出是寶馬贊助,所以他們在另一側的外頭辦新車展,在
音樂廳左邊分發廣告單。
上海音樂廳成立以後,與近代中國音樂活動息息相關,京劇大師梅蘭芳、上海
交響樂團、來訪的外籍音樂家如史坦、拉羅佳等人,英國政要希斯也在此客串
指揮粉墨登場。進場的觀眾也深知此座音樂廳的特殊意義,不少人會帶相機拍
照,或以手機拍照留念。觀光客如我等自然不能免俗,利用開場前好好地拍攝
一番。二樓壁畫可說是中西輝映。一邊是交響樂團,一邊是中國樂團,相當畫
龍點睛的表達出音樂廳的功能及目標。如果以硬體復建而言,它確實做到金碧
輝煌的風格,柱頭裝飾也相當講究,非常符合時代美學風格。椅子也相當具有
懷舊風情,但嘎滋聲大概也是懷舊風情下的產物之一吧?反正這裡最初用途叫
做「劇院」,變成專屬音樂廳已經是日後的事情了。
因為上海音樂廳歷史悠久,由聖約翰大學畢業、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系(梁思
成也是該校畢業生)的范文照(Robert Fan, 1893-1979)、趙深(1898-1978
,賓大建築系)設計,建築本身汲取西方古典主義元素,整體結構頗為大器,
是他開業之後的重要作品之一,在上海留存的公共建築另有美琪大戲院。其實
他的事務所作品在南京還可以見到的有:前鐵道部大樓、前勵志社總社等,他
在中山陵競圖第二名,實力雄厚,也讓他在南京要人心中留下印象。他也參與
中國最重要的建築研究組織--營造學社,可說是對中西建築語彙甚有瞭解的第
一代建築師。范文照於1930年代中期赴歐考察後,風格轉向現代建築,以包浩
斯風格在上海設計住房,美琪大戲院就是這一時期代表作。1950年代後因早取
得香港建築師執照,得以在香港新界沙田設計崇基書院校園,及觀塘銀都戲院
、銅鑼灣豪華戲院等公共及商業建築,今天他的建築在香港因為陸續拆除,留
存者有限。但在上海、南京者,尚且存在,得以讓人正視這位建築師的早、中
期工作。
且說上海音樂廳的音響效果,以一千人容量、上下兩層言,它的音響效果不錯
,殘響不會太長,反射音也不雜亂,就算坐在後排仍然可以清楚聽到具有穿透
力的樂器共鳴,不會有矇矇或模糊的聲響。鏡框型的舞台空間設計,頗具立體
層次感,視覺比例也舒服。就音樂會所要傳達的訊息而言,這是合格的。今天
的主角是I-Musuci,但背景又多了多媒體投影螢幕,顯然這是近年上海與北京
比較流行的音樂會方式--結合多媒體型式的音樂會。在這樣的傳播媒介下,
I-Musici的選曲也比較走大眾風,在招牌曲四季外,選了巴伯弦樂慢板、馬斯
奈相村騎士間奏曲等,以及一首團體委託創作曲,大體上是比較通俗可親的,
沒有太艱澀的曲目,I-Musici本來就是以不設指揮知名的團體,著重在成員之
間的默契與合作的表現,這套曲目基本上是合乎他們的風格。
上半場,坦白說我對春感覺普普,畢竟剛才熱身,略顯雜亂。其實這場音樂會
最大的問題在於聲像註定的不同步,對演奏家而言背景光的不斷變換,可能是
相當不利的因素。但是電影配樂大師莫利科奈的音樂出來,甜美動人的旋律確
實可以激起現場共鳴,而那些我所看過的電影也浮上心頭,也許就像新天堂樂
園,小男孩基多在老放映師的安排下體會到各種情境的美好一般吧?上半場以
傑米尼亞尼做結束,應該是嗨番的決定,的確聽著那節拍帶動的變化與高潮堆
砌,確實是古人所能想像的high法,在樂團現代方式的處理手法上,確有其特
出之處。
中場休息,再出去拍一些照。這裡也有簡單的輕食與飲料供應,而觀眾拿著酒
或飲水或在樓內的休息區,或到外頭看著城景聊天,也確實有音樂會中場交誼
的氣氛。不過呢,觀眾大概看熱鬧地多,因此就像進電影院一樣,如果想在曲
中入場,被服務員擋住,還會很不服氣的在外頭「大小聲」,正好被隔著布簾
內的觀眾聽得一清二楚。而階梯的設計,也使有些觀眾突然想出場的摔了跤,
大聲嚷著對不起,或許是觀眾的基本注意事項尚且有待加強之處。
基本上,I-Musici的琴風比較柔媚,不剛硬,因此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其實會很
合他們的脾胃,而清爽的音樂詮釋方式,也確實讓他們站穩名號。但他們還是
雄心勃勃要開拓新曲目,不以現有成果為滿足。下半場的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
的慢板樂章就是他們演奏風格的代表,或許也是今天獨奏家最好的曲目之一。
比較期待的是委託作品會走怎樣的風格?結果,果真是非常符合團體的特色,
具有古典大協奏曲式樣的處理手法,不會聽到什麼不和諧音程的出現,設計讓
各成員得以展現技巧,不會偏重某樂器,顯然是煞費苦心之作。
在團員中,獨奏小提琴家當然是音樂焦點,但我覺得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手的
沈穩也不可多得,他們為音響色彩的豐潤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坦白說是這
場音樂會我個人認為的亮點。他們看似低調,但在該表現的地方絕不客氣,有
充足的技巧支撐,又有很好的音樂性,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該怎麼在團體中跟
他人互動,盡情享受音樂本身的樂趣。
正規曲目結束後,當然在場觀眾是猛要返場曲,他們安排一首以頑皮豹開場,
帝國大反擊收尾的電影組曲,再接羅西尼的一首Bolero、維瓦第的Allegro,
總共三首安可,算是給足上海觀眾面子了。
音樂會後,雨勢未歇,音樂廳外的夜景在各型高樓大廈爭相穿入天際與燈光照
耀中,透露另番現代城市風情。搭乘地鐵至人民廣場站轉一號線,到衡山路酒
吧街喝杯飲料,再到附近吃個宵夜,叫車回旅館,為音樂會之行劃下尚稱完美
的句點。
附 2011.6.4 I-Musici 演出曲目
附:演出曲目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春”
埃尼奧·莫里康內
為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60周年而特別改編——莫里康內組曲
《越戰創傷》:主題曲
《海上鋼琴師》:愛之曲
《美國往事》:黛博拉主題曲(台譯:四海兄弟)
《戰火浮生》:加布裏埃爾的雙簧管 (台譯:教會)
撒母耳·巴伯
為弦樂而寫的柔板
出自奧利弗·斯通1986年導演的電影《野戰排》(台譯:前進高棉)
安東尼奧·維瓦第
為大提琴和絃樂而寫的協奏曲,作品40
出自斯坦利·庫布裏克1975年導演的《亂世兒女》
皮埃特羅·馬斯卡尼
《鄉間騎士》間奏曲
出自F.F.科波拉1990年導演的電影《教父III》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夏”
弗朗切斯科·傑米尼亞尼
第12大協奏曲“愚狂舞曲”
出自斯坦利·庫布裏克1975年導演的《亂世兒女》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雙小提琴協奏曲,作品1043,
出自蘭達·海恩斯1986年導演的電影《失寵于上帝的孩子》(台譯:悲憐上帝的女兒)
安東尼奧·維瓦第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冬”
路易士·巴卡羅夫
為義大利音樂家合奏團60周年而作——大協奏曲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7/2~7/6 上海行程問題請教
By George
at 2011-06-11T01:23
at 2011-06-11T01:23
上海 雲南美食園&莉蓮蛋塔
By George
at 2011-06-10T17:02
at 2011-06-10T17:02
杭州及上海該怎麼玩?
By Daph Bay
at 2011-06-09T23:01
at 2011-06-09T23:01
七月中的北京規劃行程
By Donna
at 2011-06-09T22:00
at 2011-06-09T22:00
從八達嶺搭車到定陵再搭回北京市之公交車?
By Zanna
at 2011-06-09T20:10
at 2011-06-09T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