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夏 中東六國行 十字軍東征 - 法國
By Eden
at 2011-07-13T01:54
at 2011-07-13T01:54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版網誌請點選以下連接
http://blog.yam.com/yipin/article/39630706
中東, 地理位置正好就處與歐亞非三大洲的幅輳, 自古就有許多宗教文化在此扎根, 全球兩大宗教, 伊斯蘭教和天主教的發源地都是在中東, 不同宗教的爭戰自然也在所難免, 這篇文章要用十字軍東征的歷史,帶我們從新回到那個宗教戰爭的年代的中東.
十字軍東征的起因
西元313年, 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在米蘭頒布米蘭詔書, 天主教成為合法宗教,自此開始到西元七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興起前, 整個歐洲及近東, 東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內, 大部份的人民都信仰了天主教,
然而, 在西元七世紀阿拉伯帝國建立後, 趁東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的戰爭忙亂中, 取得大部份東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土, 包括天主教的聖地, 耶路撒冷, 之後即使阿拉伯帝國內各個王朝不斷的更替 (歐馬亞王朝, 阿巴斯王朝, 法蒂馬王朝, 塞爾柱土耳其, 聖地耶路撒冷始終沒有再回到歐洲天主教國家的手中
西元1071年, 塞爾柱土耳其在小亞細亞(就是今天的土耳其在亞洲部份的半島, 安納托利亞), 擊敗東羅馬帝國的軍隊, 東羅馬帝國的領土剩下君士坦丁堡(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周圍, 以及小亞細亞西北邊的沿岸, 岌岌可危的東羅馬帝國皇帝向當時的教宗, 烏爾巴諾二世(Urbanus II)求援, 於是, 西元1095年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分別在法國和義大利召開兩次天主教的會議, 會議上鼓吹歐洲國家的領導人, 應該派出軍隊收復聖地, 他提出這隻軍隊應該是為了上帝而作戰, 人人都應參加, 稱為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時代的社會與宗教環境
在西元十一世紀末時, 當時的歐洲社會, 充斥著嚴密的階級觀念和地主於佃農的主從關係, 貧窮的人只能藉著宗教做為慰藉, 因此, 很多貧窮的人, 把現世的痛苦生活, 看做是上帝給與的試鍊, 期待著能夠有依照宗教方式的贖罪機會. 到耶路撒冷聖地傳教或是朝聖, 就被認為是一種補救贖罪的機會, 貧窮的人無法自行前去朝聖, 加入十字軍來到東方, 變是一條讓朝聖成為可行的路, 另外, 因為在歐洲的貧困生活, 一般民眾對於東方的聖地, 有著更大的期待, 期待來到東方之後, 能夠脫離貧窮或是受控於地主的主從關係, 有更好的生活, 因此, 有大量的人潮,
先後的變賣家產, 加入十字軍, 進行對耶路撒冷的聖戰
另一群人對十字軍東征熱衷的人士, 是商人, 因為當時東西文化交流, 是經由絲路, 經由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 但是, 當東羅馬帝國國勢漸弱, 東方的塞爾柱土耳其佔據了大部份的貿易通路, 商人急需一條新的路徑, 打破阿拉伯國家控制通路的僵局, 於是, 很多的商人也加入朝聖者的行列, 資注十字軍東征
第一次和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在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在西元1095年召開的宗教會議中, 鼓吹十字軍東征後, 一群迫不及待的平民, 佃農, 罪犯, 組成平民十字軍, 與其說目的是為了收復耶路撒冷, 還不如說是為了尋找在東方更好的生活, 平民十字軍沒有武力, 很快地在與武器精良的塞爾柱土耳其的戰爭中被擊敗, 直到西元1096年, 第一批正規的十字軍東征, 由當時在歐洲許多封建國家的騎士組成, 打敗了塞爾柱土耳其, 血洗耶路撒冷, 及地中海沿岸(包括今天的黎巴嫩, 敘利亞及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地區), 依尋在歐洲大陸建立封建小國的模式, 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 和其他三個公侯國
西元1144年, 塞爾柱土耳其攻擊十字軍在地中海沿岸建立的公侯國, 耶路撒冷王國王向法國和德國求援, 德法聯軍在小亞細亞境內被塞爾柱土耳其人擊敗, 於是三個公侯國中的伊德薩伯國被消滅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與耶路撒冷王國的大戰
西元1171年, 法蒂馬王朝被大臣薩拉丁(Saladin)篡位, 建立阿尤布王朝(這一部份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blog的阿拉伯帝國篇), 在國內情勢穩定後, 薩拉丁出兵攻擊耶路撒冷王國, 這一部份的情節後來被改編成電影, 王者天下 (Kingdom of the Heaven)
與電影上的情節相似, 薩拉丁曾出兵攻擊耶路撒冷數次, 但都被當時耶路撒冷的國王, 鮑德溫四世(Baldwin IV) 擊敗, 兩人簽訂合約確定基督徒與穆斯林都可以自由進出耶路撒冷, 直到鮑德溫四世因為麻瘋病過世, 九歲的 鮑德溫五世 繼位, 在位一年就過世了, 王位傳給鮑德溫五世的母親 西碧拉 公主 (Sibylla)繼位, 西碧拉公主即位後將王位讓給自己的夫婿 蓋伊 (Guy de Lusignan). 蓋伊與當時的醫院騎士團團長, 領地在克拉克城堡(現在敘利亞的Krak Des Chevaliers) 的 雷納德 (Reynald of Chatillon), 時常騷擾途經耶路撒冷王國的伊斯蘭商隊,
直到一次他們對伊斯蘭商隊的突襲給予了當時阿尤布王朝的薩拉丁攻擊的藉口, 西元1187年7月4日, 薩拉丁率領的伊斯蘭軍隊, 與耶路撒冷王國的親征的國王 蓋伊, 及醫院騎士團團長 雷納德發生戰爭, 史稱 哈丁戰役(Battle of Hattin), 耶路撒冷王國的軍隊因為補給線過長, 加上七月沙漠炎熱缺水的天氣, 士氣低落, 於是戰爭失敗, 國王蓋伊被俘虜, 雷納德被殺害.
哈丁戰役過後, 薩拉丁趁勝追擊, 攻打耶路撒冷城, 守城的是西碧拉公主和騎士貝里昂 (Balian of Ibelin), 在五日的戰爭之後, 雙方達成停戰協定, 西碧拉和貝里昂可以帶著人民退出耶路撒冷到北方的的仍是十字軍勢力範圍的黎波里公國, 並沒有發生之前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血洗耶路撒冷的事情發生
因為耶路撒冷城被薩拉丁攻下,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但腓特烈一世在戰爭中溺死, 英法之間又因為領土問題發生嫌隙, 最後仍未收復耶路撒冷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東羅馬帝國的內傷
西元1202年, 教宗依諾增爵三世提出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計畫, 計畫攻擊當時佔據耶路撒冷的阿尤布王朝的後方: 埃及, 但歐洲國家的國王對作戰計畫並不感興趣, 只有威尼斯的商人願意資注, 可是條件是必須轉而攻擊東羅馬君士坦丁堡, 因為威尼斯人冀望東羅馬帝國的財富, 當時的東羅馬帝國在塞爾柱土耳其的連年攻擊下已十分衰弱, 領土只剩君士坦丁堡附近和小亞細亞北方幾個沿海城市, 西元1202年,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破號稱堅不可摧的君士坦丁堡, 大肆劫略, 雖然東羅馬帝國數十年後又收復回來. 但對於阿拉伯人來說, 攻擊君士坦丁堡變成了一種可能,
也促成了兩百年後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十字軍東征總共有九次, 第五到九次的十字軍東征,大部份不是因為天災(尼羅河氾濫), 疾病(黑死病), 或是蒙古人的攻擊而結束, 有過短暫數年收復耶路撒冷, 但九次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最後仍未永久取得聖地, 反而回到原點, 喪失了所有在中東取得的領土
然而, 從文化上來看,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卻是正面多於負面的, 首先得提到的就是東西文化的交流, 許多東方的發明, 像是火藥, 得已傳入歐洲, 另外, 新的思維及想法也傳入歐洲, 這些新思維顛覆了在歐洲發展已久的文化, 比如地主與佃農的關係被廢除了, 新的想法促進了之後十四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 在旅行的義大利篇有討論過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 這些文藝復興運動也正是對於傳統文化有了巨大的改變, 在宗教方面, 多次由天主教教宗提出的十字軍東征的失敗, 重挫了教宗的威望, 因此, 在十字軍東征後, 教宗的權力大減, 直到文藝復興之後,
教宗已成為和現在一樣, 只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已
--
http://blog.yam.com/yipin/article/39630706
中東, 地理位置正好就處與歐亞非三大洲的幅輳, 自古就有許多宗教文化在此扎根, 全球兩大宗教, 伊斯蘭教和天主教的發源地都是在中東, 不同宗教的爭戰自然也在所難免, 這篇文章要用十字軍東征的歷史,帶我們從新回到那個宗教戰爭的年代的中東.
十字軍東征的起因
西元313年, 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在米蘭頒布米蘭詔書, 天主教成為合法宗教,自此開始到西元七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興起前, 整個歐洲及近東, 東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內, 大部份的人民都信仰了天主教,
然而, 在西元七世紀阿拉伯帝國建立後, 趁東羅馬帝國與波斯帝國的戰爭忙亂中, 取得大部份東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土, 包括天主教的聖地, 耶路撒冷, 之後即使阿拉伯帝國內各個王朝不斷的更替 (歐馬亞王朝, 阿巴斯王朝, 法蒂馬王朝, 塞爾柱土耳其, 聖地耶路撒冷始終沒有再回到歐洲天主教國家的手中
西元1071年, 塞爾柱土耳其在小亞細亞(就是今天的土耳其在亞洲部份的半島, 安納托利亞), 擊敗東羅馬帝國的軍隊, 東羅馬帝國的領土剩下君士坦丁堡(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周圍, 以及小亞細亞西北邊的沿岸, 岌岌可危的東羅馬帝國皇帝向當時的教宗, 烏爾巴諾二世(Urbanus II)求援, 於是, 西元1095年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分別在法國和義大利召開兩次天主教的會議, 會議上鼓吹歐洲國家的領導人, 應該派出軍隊收復聖地, 他提出這隻軍隊應該是為了上帝而作戰, 人人都應參加, 稱為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時代的社會與宗教環境
在西元十一世紀末時, 當時的歐洲社會, 充斥著嚴密的階級觀念和地主於佃農的主從關係, 貧窮的人只能藉著宗教做為慰藉, 因此, 很多貧窮的人, 把現世的痛苦生活, 看做是上帝給與的試鍊, 期待著能夠有依照宗教方式的贖罪機會. 到耶路撒冷聖地傳教或是朝聖, 就被認為是一種補救贖罪的機會, 貧窮的人無法自行前去朝聖, 加入十字軍來到東方, 變是一條讓朝聖成為可行的路, 另外, 因為在歐洲的貧困生活, 一般民眾對於東方的聖地, 有著更大的期待, 期待來到東方之後, 能夠脫離貧窮或是受控於地主的主從關係, 有更好的生活, 因此, 有大量的人潮,
先後的變賣家產, 加入十字軍, 進行對耶路撒冷的聖戰
另一群人對十字軍東征熱衷的人士, 是商人, 因為當時東西文化交流, 是經由絲路, 經由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 但是, 當東羅馬帝國國勢漸弱, 東方的塞爾柱土耳其佔據了大部份的貿易通路, 商人急需一條新的路徑, 打破阿拉伯國家控制通路的僵局, 於是, 很多的商人也加入朝聖者的行列, 資注十字軍東征
第一次和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在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在西元1095年召開的宗教會議中, 鼓吹十字軍東征後, 一群迫不及待的平民, 佃農, 罪犯, 組成平民十字軍, 與其說目的是為了收復耶路撒冷, 還不如說是為了尋找在東方更好的生活, 平民十字軍沒有武力, 很快地在與武器精良的塞爾柱土耳其的戰爭中被擊敗, 直到西元1096年, 第一批正規的十字軍東征, 由當時在歐洲許多封建國家的騎士組成, 打敗了塞爾柱土耳其, 血洗耶路撒冷, 及地中海沿岸(包括今天的黎巴嫩, 敘利亞及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地區), 依尋在歐洲大陸建立封建小國的模式, 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 和其他三個公侯國
西元1144年, 塞爾柱土耳其攻擊十字軍在地中海沿岸建立的公侯國, 耶路撒冷王國王向法國和德國求援, 德法聯軍在小亞細亞境內被塞爾柱土耳其人擊敗, 於是三個公侯國中的伊德薩伯國被消滅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與耶路撒冷王國的大戰
西元1171年, 法蒂馬王朝被大臣薩拉丁(Saladin)篡位, 建立阿尤布王朝(這一部份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blog的阿拉伯帝國篇), 在國內情勢穩定後, 薩拉丁出兵攻擊耶路撒冷王國, 這一部份的情節後來被改編成電影, 王者天下 (Kingdom of the Heaven)
與電影上的情節相似, 薩拉丁曾出兵攻擊耶路撒冷數次, 但都被當時耶路撒冷的國王, 鮑德溫四世(Baldwin IV) 擊敗, 兩人簽訂合約確定基督徒與穆斯林都可以自由進出耶路撒冷, 直到鮑德溫四世因為麻瘋病過世, 九歲的 鮑德溫五世 繼位, 在位一年就過世了, 王位傳給鮑德溫五世的母親 西碧拉 公主 (Sibylla)繼位, 西碧拉公主即位後將王位讓給自己的夫婿 蓋伊 (Guy de Lusignan). 蓋伊與當時的醫院騎士團團長, 領地在克拉克城堡(現在敘利亞的Krak Des Chevaliers) 的 雷納德 (Reynald of Chatillon), 時常騷擾途經耶路撒冷王國的伊斯蘭商隊,
直到一次他們對伊斯蘭商隊的突襲給予了當時阿尤布王朝的薩拉丁攻擊的藉口, 西元1187年7月4日, 薩拉丁率領的伊斯蘭軍隊, 與耶路撒冷王國的親征的國王 蓋伊, 及醫院騎士團團長 雷納德發生戰爭, 史稱 哈丁戰役(Battle of Hattin), 耶路撒冷王國的軍隊因為補給線過長, 加上七月沙漠炎熱缺水的天氣, 士氣低落, 於是戰爭失敗, 國王蓋伊被俘虜, 雷納德被殺害.
哈丁戰役過後, 薩拉丁趁勝追擊, 攻打耶路撒冷城, 守城的是西碧拉公主和騎士貝里昂 (Balian of Ibelin), 在五日的戰爭之後, 雙方達成停戰協定, 西碧拉和貝里昂可以帶著人民退出耶路撒冷到北方的的仍是十字軍勢力範圍的黎波里公國, 並沒有發生之前第一次十字軍東征血洗耶路撒冷的事情發生
因為耶路撒冷城被薩拉丁攻下,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但腓特烈一世在戰爭中溺死, 英法之間又因為領土問題發生嫌隙, 最後仍未收復耶路撒冷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東羅馬帝國的內傷
西元1202年, 教宗依諾增爵三世提出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計畫, 計畫攻擊當時佔據耶路撒冷的阿尤布王朝的後方: 埃及, 但歐洲國家的國王對作戰計畫並不感興趣, 只有威尼斯的商人願意資注, 可是條件是必須轉而攻擊東羅馬君士坦丁堡, 因為威尼斯人冀望東羅馬帝國的財富, 當時的東羅馬帝國在塞爾柱土耳其的連年攻擊下已十分衰弱, 領土只剩君士坦丁堡附近和小亞細亞北方幾個沿海城市, 西元1202年,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破號稱堅不可摧的君士坦丁堡, 大肆劫略, 雖然東羅馬帝國數十年後又收復回來. 但對於阿拉伯人來說, 攻擊君士坦丁堡變成了一種可能,
也促成了兩百年後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
十字軍東征總共有九次, 第五到九次的十字軍東征,大部份不是因為天災(尼羅河氾濫), 疾病(黑死病), 或是蒙古人的攻擊而結束, 有過短暫數年收復耶路撒冷, 但九次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最後仍未永久取得聖地, 反而回到原點, 喪失了所有在中東取得的領土
然而, 從文化上來看,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卻是正面多於負面的, 首先得提到的就是東西文化的交流, 許多東方的發明, 像是火藥, 得已傳入歐洲, 另外, 新的思維及想法也傳入歐洲, 這些新思維顛覆了在歐洲發展已久的文化, 比如地主與佃農的關係被廢除了, 新的想法促進了之後十四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 在旅行的義大利篇有討論過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 這些文藝復興運動也正是對於傳統文化有了巨大的改變, 在宗教方面, 多次由天主教教宗提出的十字軍東征的失敗, 重挫了教宗的威望, 因此, 在十字軍東征後, 教宗的權力大減, 直到文藝復興之後,
教宗已成為和現在一樣, 只是世界的宗教領袖而已
--
All Comments
By Irma
at 2011-07-15T18:52
at 2011-07-15T18:52
By Rachel
at 2011-07-17T16:57
at 2011-07-17T16:57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7-18T11:40
at 2011-07-18T11:40
By Hedwig
at 2011-07-22T20:35
at 2011-07-22T20:35
By Ula
at 2011-07-26T20:50
at 2011-07-26T20:50
By George
at 2011-07-30T14:55
at 2011-07-30T14:55
By Blanche
at 2011-08-01T19:35
at 2011-08-01T19:35
By John
at 2011-08-01T23:29
at 2011-08-01T23:29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8-05T03:03
at 2011-08-05T03:03
Related Posts
訂Rabbie's蘇格蘭高地團刷卡問題
By Valerie
at 2011-07-12T23:47
at 2011-07-12T23:47
2010 巴黎 Day9:巴士底周邊
By Necoo
at 2011-07-12T22:00
at 2011-07-12T22:00
德國德勒斯登到小瑞士????
By Tom
at 2011-07-12T17:58
at 2011-07-12T17:58
法國/瑞士/義大利住宿心得分享
By Xanthe
at 2011-07-12T15:08
at 2011-07-12T15:08
9月底義大利漫遊
By Dora
at 2011-07-12T11:07
at 2011-07-12T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