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櫻雪【二三】清水寺-本堂 - 京都
By Robert
at 2016-02-17T11:27
at 2016-02-17T11:27
Table of Contents
~※ 清水寺-本堂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9042106
老天恩賜在旅程間多賞了個晴日,讓我見著煦陽下的春櫻滿開盛顏,但夜裡
回到民宿點起網路,次日預報又回歸雲雨,令人不由得鬱嘆。或許憂煩著天氣,
睡不太安穩,也不知是幻夢抑或真實,總覺午夜之後窗外淅淅瀝瀝傳來雨聲,忽
疾忽徐,結果當清晨天才略明,就莫名睜眼了。
望向窗外,天空陰陰灰灰夾著重雲,地上溼漉漉的確是下了一夜雨,不過此
刻倒無雨幕飄漫,讓人點起一絲希望。我衡量著,「清水寺」雖被車站櫻花情報
僅標為初開,但已有網友傳告滿開消息,且此寺六點就開放拜觀,挺適合目前的
雨歇清晨。於是便加快動作,梳洗、收拾,搭上公車北行。
「清水寺」離我民宿不算遠,就數分鐘的車行路程,若在「東山五條」站下
車,可從大路「五條阪」爬坡上行。但也有人建議多坐一站至「清水道」,從小
巷鑽遊更有風味。於是當我依循這樣的推薦下車,果真從附近「八阪通」窄巷望
見盡處的「八阪塔」,它頂著串繞相輪,以五重飛挑簷面聚焦起長狹視野,勾人
跨步探去。巷裡靜幽,店招字跡風雅,且越往內行,漸現的木造牆舍更顯古味,
而「八阪塔」的勻稱身姿在行走間益愈高聳,終在我身前昂揚指天。
這座塔其實隸屬於敬奉「藥師如來」的「法觀寺」,曾有過恢弘規模,但在
歷史連綿戰火下,僅存的只有寥寥三兩屋堂與這五重塔了。木色籬牆內孤秀櫻樹
幾許,讓似沾染硝煙的灰褐簷瓦不那麼令人傷懷。而當在此沿路幾個彎拐,我見
到了由「二年阪」、「三年阪」串起的清雅巷景。
不似在網路照片常見的那樣遊眾雜沓,清晨加上夜雨抹去了人跡,只留下矮
舍純粹且簡樸的模樣,參差疊瓦、錯落窗牆,竹簾及紙傘妝點出濃厚的日式韻味
,毋需妍彩,不見燦飾,卻秀麗得引人定望。其實若依這樣的挑引一路行內也可
,但將「清水寺」擺入一衡量,想必更為雅致的寺景將我拉轉了身,攀著另側坡
梯而上。
看著垂櫻拂落簷牆、看著錯身小情侶在台階併肩留影,我於轉繞間望見「清
水寺」的「仁王門」以艷紅之色在丘坡屹立。有別於方才巷弄的狹隘,這裡以層
疊堆砌的階台拓開視野,而「仁王門」守著第一道門戶,三手先的翻挑斗栱撐起
檜皮葺簷頂,張揚著威傲的弧線。
難以辨析駐守此門的金剛力士是何形象,兩側門室以菱形格窗封圍,因此只
能在階前石犬的護望下,穿門而進。門內亦是處廣台,台緣櫻花植襯,淨雪者揚
展、嬌豔者垂柔,在其聚擁下前階再次拔升通抵「西門」。它為懸山樣式的八腳
門,兩側簷邊正向切挑,前簷中處探伸成「向拜」,為參拜者擋去日炎雨擊,門
幅不廣但巧妙串連背側「三重塔」,借其相輪穿雲破天。這似也是種視覺上的層
次堆疊,初見「仁王門」時感嘆門峰壯偉,卻僅是重嶺之路的開端,「西門」兼
著「三重塔」將山勢再往上推拔,讓人懾望。
寺內建設的思路應是以「西門」起始的方向為中軸,塔舍依次往內筆直排列
,但卻不知為了什麼因由封閉,將遊人引去旁階繞拐而進。很有可能亦是種觀者
視景的考量,畢竟當這麼從側處登階而上,更能感受塔舍簷線如山稜,以曲折跌
宕之勢探延入寺。
我緩緩踏著石階,左邊有座和「西門」簷柱略似的鐘樓,像與之對映,右側
自是方才便已望見的「三重塔」了,它彷彿在我身旁徐徐轉身,揭現朱艷冠袍及
環欄圍帶,然後指引我看向其後的「經堂」與「開山堂」。這兩座皆有歇山簷面
,如孿生般相似,要仔細辨認才能在開間數與斗栱之色辨其不同。不過一路火艷
的塔舍在「朝倉堂」這兒開始質樸為木褐,但似又不甘洗淨鉛華,斗栱端尾處點
抹得銀雪,揚顯其細膩精工。
原本的參拜路線應是拐個彎,從之後的「轟門」行入,但此時維修帷幕覆掩
,反倒是從階路直抵「本堂」了。像是象徵對本心的探索感悟,此堂古樸,棄絕
了顏彩,與外舍的亮麗呈現極端對比,使得這麼一路行來便如抹去衣妝矯飾,斂
了言語表情的偽裝,以古鏡映明本心。
我往堂內望去,粗褐圓柱支起廊架,磨損木紋現著歷史斑跡,再抬眼,幾盞
灰綠銅燈吊懸,燈面鏤雕細膩卻隱晦。那是個連時光也緩流的定靜空間,方踏足
而進,便有種離塵氛圍覆擁,將心裡揚動的思緒輕撫而落。
側間祭奉的是「出世大黑天」,雖源自印度教的破壞神濕婆,卻在日本轉化
為七福神之一,為信眾帶來豐收及財富,紅衣黑臉、背著寶物袋的笑呵呵形象挺
令人莞爾。或許廟宇雖是出世者的清修地,還是免不了得顧及入世人的俗念。
而當轉過堂角,便能望見正面敬奉「千手觀音」的主殿了。但雖說望見,也
僅是外陣擺置,奉於內陣的觀音屬於秘佛,每隔三十三年才會開龕一次,印象裡
似乎連左右的「地藏菩薩」與「毘沙門天」都沒能見著形貌,掛簾半掩著,將佛
俗的域界輕悄劃開。
佛教的流派一向複雜,畢竟佛理深奧,自然衍生各家解讀與修持之法。訪過
「醍醐寺」、「東寺」歸屬的秘教「真言宗」,「銀閣寺」、「金閣寺」、「南
禪寺」傳承的「禪宗」,這由「延鎮上人」創設的「清水寺」則是名為「北法相
宗」的另個派別。我這過客無法於短暫敬訪中理其分野,明其差異,只能俗庸地
自所見表形來感受。
緩步在廳內四望,清早遊眾稀寥,上掀堂門彷彿方開懸而起,只有寺內工作
人員忙碌清掃大殿、擺置供花。儘管無法得見內陣,然立燈旁綴,中央吊燈攜著
鐘鈴般的串飾掛垂,精緻得像在觀音膝前聚焦所有敬奉者的心意。而此處燈火輝
明,耀顯了燈面鏤雕的花葉法輪,我想那應是在問佛求禪後,內心自蘊的光華吧
。
大殿之前,為名聞遐邇的「清水舞台」,架高於谷地引人扶欄眺瞰。谷地內
樹種交雜,有各樣漸層的青綠翠碧,有尚未火紅正待抽芽的枯楓,當然亦有幾株
覆雪般的粉櫻在這春時展露嬌顏。
再將視線往遠探,層峰漸起,化入灰緲重雲,「子安塔」在對山烙下一筆艷
紅影跡,那彷彿座落虛境的幻美模樣像人們心之所寄、終生所尋,但又像幅展畫
,僅存於剎那,當雨嗚咽了便將散化而佚。於是我重拾步伐,行穿舞台,沿山徑
覓去。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9042106
老天恩賜在旅程間多賞了個晴日,讓我見著煦陽下的春櫻滿開盛顏,但夜裡
回到民宿點起網路,次日預報又回歸雲雨,令人不由得鬱嘆。或許憂煩著天氣,
睡不太安穩,也不知是幻夢抑或真實,總覺午夜之後窗外淅淅瀝瀝傳來雨聲,忽
疾忽徐,結果當清晨天才略明,就莫名睜眼了。
望向窗外,天空陰陰灰灰夾著重雲,地上溼漉漉的確是下了一夜雨,不過此
刻倒無雨幕飄漫,讓人點起一絲希望。我衡量著,「清水寺」雖被車站櫻花情報
僅標為初開,但已有網友傳告滿開消息,且此寺六點就開放拜觀,挺適合目前的
雨歇清晨。於是便加快動作,梳洗、收拾,搭上公車北行。
「清水寺」離我民宿不算遠,就數分鐘的車行路程,若在「東山五條」站下
車,可從大路「五條阪」爬坡上行。但也有人建議多坐一站至「清水道」,從小
巷鑽遊更有風味。於是當我依循這樣的推薦下車,果真從附近「八阪通」窄巷望
見盡處的「八阪塔」,它頂著串繞相輪,以五重飛挑簷面聚焦起長狹視野,勾人
跨步探去。巷裡靜幽,店招字跡風雅,且越往內行,漸現的木造牆舍更顯古味,
而「八阪塔」的勻稱身姿在行走間益愈高聳,終在我身前昂揚指天。
這座塔其實隸屬於敬奉「藥師如來」的「法觀寺」,曾有過恢弘規模,但在
歷史連綿戰火下,僅存的只有寥寥三兩屋堂與這五重塔了。木色籬牆內孤秀櫻樹
幾許,讓似沾染硝煙的灰褐簷瓦不那麼令人傷懷。而當在此沿路幾個彎拐,我見
到了由「二年阪」、「三年阪」串起的清雅巷景。
不似在網路照片常見的那樣遊眾雜沓,清晨加上夜雨抹去了人跡,只留下矮
舍純粹且簡樸的模樣,參差疊瓦、錯落窗牆,竹簾及紙傘妝點出濃厚的日式韻味
,毋需妍彩,不見燦飾,卻秀麗得引人定望。其實若依這樣的挑引一路行內也可
,但將「清水寺」擺入一衡量,想必更為雅致的寺景將我拉轉了身,攀著另側坡
梯而上。
看著垂櫻拂落簷牆、看著錯身小情侶在台階併肩留影,我於轉繞間望見「清
水寺」的「仁王門」以艷紅之色在丘坡屹立。有別於方才巷弄的狹隘,這裡以層
疊堆砌的階台拓開視野,而「仁王門」守著第一道門戶,三手先的翻挑斗栱撐起
檜皮葺簷頂,張揚著威傲的弧線。
難以辨析駐守此門的金剛力士是何形象,兩側門室以菱形格窗封圍,因此只
能在階前石犬的護望下,穿門而進。門內亦是處廣台,台緣櫻花植襯,淨雪者揚
展、嬌豔者垂柔,在其聚擁下前階再次拔升通抵「西門」。它為懸山樣式的八腳
門,兩側簷邊正向切挑,前簷中處探伸成「向拜」,為參拜者擋去日炎雨擊,門
幅不廣但巧妙串連背側「三重塔」,借其相輪穿雲破天。這似也是種視覺上的層
次堆疊,初見「仁王門」時感嘆門峰壯偉,卻僅是重嶺之路的開端,「西門」兼
著「三重塔」將山勢再往上推拔,讓人懾望。
寺內建設的思路應是以「西門」起始的方向為中軸,塔舍依次往內筆直排列
,但卻不知為了什麼因由封閉,將遊人引去旁階繞拐而進。很有可能亦是種觀者
視景的考量,畢竟當這麼從側處登階而上,更能感受塔舍簷線如山稜,以曲折跌
宕之勢探延入寺。
我緩緩踏著石階,左邊有座和「西門」簷柱略似的鐘樓,像與之對映,右側
自是方才便已望見的「三重塔」了,它彷彿在我身旁徐徐轉身,揭現朱艷冠袍及
環欄圍帶,然後指引我看向其後的「經堂」與「開山堂」。這兩座皆有歇山簷面
,如孿生般相似,要仔細辨認才能在開間數與斗栱之色辨其不同。不過一路火艷
的塔舍在「朝倉堂」這兒開始質樸為木褐,但似又不甘洗淨鉛華,斗栱端尾處點
抹得銀雪,揚顯其細膩精工。
原本的參拜路線應是拐個彎,從之後的「轟門」行入,但此時維修帷幕覆掩
,反倒是從階路直抵「本堂」了。像是象徵對本心的探索感悟,此堂古樸,棄絕
了顏彩,與外舍的亮麗呈現極端對比,使得這麼一路行來便如抹去衣妝矯飾,斂
了言語表情的偽裝,以古鏡映明本心。
我往堂內望去,粗褐圓柱支起廊架,磨損木紋現著歷史斑跡,再抬眼,幾盞
灰綠銅燈吊懸,燈面鏤雕細膩卻隱晦。那是個連時光也緩流的定靜空間,方踏足
而進,便有種離塵氛圍覆擁,將心裡揚動的思緒輕撫而落。
側間祭奉的是「出世大黑天」,雖源自印度教的破壞神濕婆,卻在日本轉化
為七福神之一,為信眾帶來豐收及財富,紅衣黑臉、背著寶物袋的笑呵呵形象挺
令人莞爾。或許廟宇雖是出世者的清修地,還是免不了得顧及入世人的俗念。
而當轉過堂角,便能望見正面敬奉「千手觀音」的主殿了。但雖說望見,也
僅是外陣擺置,奉於內陣的觀音屬於秘佛,每隔三十三年才會開龕一次,印象裡
似乎連左右的「地藏菩薩」與「毘沙門天」都沒能見著形貌,掛簾半掩著,將佛
俗的域界輕悄劃開。
佛教的流派一向複雜,畢竟佛理深奧,自然衍生各家解讀與修持之法。訪過
「醍醐寺」、「東寺」歸屬的秘教「真言宗」,「銀閣寺」、「金閣寺」、「南
禪寺」傳承的「禪宗」,這由「延鎮上人」創設的「清水寺」則是名為「北法相
宗」的另個派別。我這過客無法於短暫敬訪中理其分野,明其差異,只能俗庸地
自所見表形來感受。
緩步在廳內四望,清早遊眾稀寥,上掀堂門彷彿方開懸而起,只有寺內工作
人員忙碌清掃大殿、擺置供花。儘管無法得見內陣,然立燈旁綴,中央吊燈攜著
鐘鈴般的串飾掛垂,精緻得像在觀音膝前聚焦所有敬奉者的心意。而此處燈火輝
明,耀顯了燈面鏤雕的花葉法輪,我想那應是在問佛求禪後,內心自蘊的光華吧
。
大殿之前,為名聞遐邇的「清水舞台」,架高於谷地引人扶欄眺瞰。谷地內
樹種交雜,有各樣漸層的青綠翠碧,有尚未火紅正待抽芽的枯楓,當然亦有幾株
覆雪般的粉櫻在這春時展露嬌顏。
再將視線往遠探,層峰漸起,化入灰緲重雲,「子安塔」在對山烙下一筆艷
紅影跡,那彷彿座落虛境的幻美模樣像人們心之所寄、終生所尋,但又像幅展畫
,僅存於剎那,當雨嗚咽了便將散化而佚。於是我重拾步伐,行穿舞台,沿山徑
覓去。
--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16-02-22T08:05
at 2016-02-22T08:05
By Faithe
at 2016-02-23T15:48
at 2016-02-23T15:48
Related Posts
東京 合羽橋珈琲/ 合羽橋道具街
By Ophelia
at 2016-02-17T08:47
at 2016-02-17T08:47
京阪奈八天七夜行程請益
By William
at 2016-02-17T04:15
at 2016-02-17T04:15
京都 本能寺/京味菜 わたつね 蕎麥麵
By Poppy
at 2016-02-16T23:16
at 2016-02-16T23:16
京都的城南宮可搭配的其他景點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02-16T22:12
at 2016-02-16T22:12
京阪十天九夜行程請教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2-16T22:08
at 2016-02-16T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