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淞與雲嵐交織的志佳陽 - 健行

By Lydia
at 2008-01-03T14:16
at 2008-01-03T14:16
Table of Contents
「你就去吧,說不定新年有新氣象,讓你一掃這幾個月來的霉運。」
走往司界蘭溪谷途中,我想起當我抱怨數個月來高山運不佳,對志佳陽也不抱希望時,
M所說的那句話。然而我抬頭努力搜尋一絲絲星芒,只看到火星在視野中逐漸黯淡。
頂著厚重黑沉的夜幕,穿越溪床高麗菜園、岩壁棧道後,"Mt. Sikayo"的指標現身。
志佳陽山名源於Sikayo社(今環山),泰雅語轉換成日文漢字即為志(si)佳(ka)陽(yoh);
但無論它名字取得多陽光可愛,都改變不了凶猛陡上的現實。
我只在此刻愛走夜路。無法確定山徑盡頭與走勢,才能在自我矇騙中向前。
掙脫黑夜跌進白晝,讓人分不出個體差異的松林與濃霧構成了單調重覆的世界。
T小姐因時差而全身無力,我們只能放慢速度,讓時間如空間般開始黏滯。
「現在應該有2600了吧?我快吸不到氧氣了。」本隊的海拔偵測機在賽良久發難。
一直受時差所擾的T小姐似乎還身處另一個迷幻時空裡。
迷霧持續耍倔強趴在山稜上。我仍苦思著繼續前進(及撤退)的理由,以及爬山的意義。
但此般茫然只持續到眼前出現霧淞染銀的山稜....
http://www.pixnet.net/album/quazarkid/13383291
頭上高挺的喬木懸著霜羽,銀色草原上點綴著雪白的耶誕樹,
這景色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嚷著無力、缺氧、不知為何而爬山的人突然完全沒事了,
在雲霧漸散的草原上爭先恐後拍照,行進動力也瞬間飆到200%。
7k後的里程牌消逝得比預期快,雲霧彷彿為了我們而開,以志佳陽為中心旋繞加速遠去。
抵達基點峰時,展望已達壯闊的雪劍線,鑲冰岩溝與覆著薄霜的草原又在不遠處呼喚著。
走在前往最高峰的路上,雪山南壁排開雲嵐,露出嚴峻的一面,像個披著白髮的武將。
我不知道是否和八十年前那位「臺灣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註)所見一模一樣,
也無法揣摩昔日一步步從南稜登上雪山的心情,但站在這片山嵐與霧淞交織的草原上,
似乎能感應與山、與雲、與人之間微妙隱約的交互作用,以及鹿野先生忘了回去的理由。
走下志佳陽草坡,北二段總算懶洋洋出現,而中央尖與南湖仍寒著臉;
無所謂,反正十二月初才剛打過照面,倒是左後方帥氣的品田才讓我痛徹心扉。
耶誕樹在日光下開始汗涔涔,風一吹就下起一陣松雨,路面也更濕滑難行。
但地上的松針才是讓人滑倒的元兇,一路上「啊」「咦」「噢」此起彼落。
滑到最後也無所謂了,直接賴在松毯上吹著涼風,曬著翳入樹林的冬陽,等著生根發芽。
下抵溪岸後才看清四季蘭溪與步道的美麗,雖然樹林已被抽走繽紛的色彩,但幽雅依舊。
在松柏農場的河灣,一轉頭就看見高聳插天的志佳陽,不禁困惑自己哪來走上去的毅力。
那些雲,那些冰霜,以及那些俯視著我們的群山都已遠遠地消失,
但我知道這個島嶼很小,山不論多高多遠,很快地我又會回到最想念的地方。
---
(註) http://0rz.tw/7a1YF
在山崎柄根所著的《鹿野忠雄:臺灣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中,
稱他(鹿野)為「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A Naturalist Who Forgot to Return)。
--
走往司界蘭溪谷途中,我想起當我抱怨數個月來高山運不佳,對志佳陽也不抱希望時,
M所說的那句話。然而我抬頭努力搜尋一絲絲星芒,只看到火星在視野中逐漸黯淡。
頂著厚重黑沉的夜幕,穿越溪床高麗菜園、岩壁棧道後,"Mt. Sikayo"的指標現身。
志佳陽山名源於Sikayo社(今環山),泰雅語轉換成日文漢字即為志(si)佳(ka)陽(yoh);
但無論它名字取得多陽光可愛,都改變不了凶猛陡上的現實。
我只在此刻愛走夜路。無法確定山徑盡頭與走勢,才能在自我矇騙中向前。
掙脫黑夜跌進白晝,讓人分不出個體差異的松林與濃霧構成了單調重覆的世界。
T小姐因時差而全身無力,我們只能放慢速度,讓時間如空間般開始黏滯。
「現在應該有2600了吧?我快吸不到氧氣了。」本隊的海拔偵測機在賽良久發難。
一直受時差所擾的T小姐似乎還身處另一個迷幻時空裡。
迷霧持續耍倔強趴在山稜上。我仍苦思著繼續前進(及撤退)的理由,以及爬山的意義。
但此般茫然只持續到眼前出現霧淞染銀的山稜....
http://www.pixnet.net/album/quazarkid/13383291
頭上高挺的喬木懸著霜羽,銀色草原上點綴著雪白的耶誕樹,
這景色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嚷著無力、缺氧、不知為何而爬山的人突然完全沒事了,
在雲霧漸散的草原上爭先恐後拍照,行進動力也瞬間飆到200%。
7k後的里程牌消逝得比預期快,雲霧彷彿為了我們而開,以志佳陽為中心旋繞加速遠去。
抵達基點峰時,展望已達壯闊的雪劍線,鑲冰岩溝與覆著薄霜的草原又在不遠處呼喚著。
走在前往最高峰的路上,雪山南壁排開雲嵐,露出嚴峻的一面,像個披著白髮的武將。
我不知道是否和八十年前那位「臺灣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註)所見一模一樣,
也無法揣摩昔日一步步從南稜登上雪山的心情,但站在這片山嵐與霧淞交織的草原上,
似乎能感應與山、與雲、與人之間微妙隱約的交互作用,以及鹿野先生忘了回去的理由。
走下志佳陽草坡,北二段總算懶洋洋出現,而中央尖與南湖仍寒著臉;
無所謂,反正十二月初才剛打過照面,倒是左後方帥氣的品田才讓我痛徹心扉。
耶誕樹在日光下開始汗涔涔,風一吹就下起一陣松雨,路面也更濕滑難行。
但地上的松針才是讓人滑倒的元兇,一路上「啊」「咦」「噢」此起彼落。
滑到最後也無所謂了,直接賴在松毯上吹著涼風,曬著翳入樹林的冬陽,等著生根發芽。
下抵溪岸後才看清四季蘭溪與步道的美麗,雖然樹林已被抽走繽紛的色彩,但幽雅依舊。
在松柏農場的河灣,一轉頭就看見高聳插天的志佳陽,不禁困惑自己哪來走上去的毅力。
那些雲,那些冰霜,以及那些俯視著我們的群山都已遠遠地消失,
但我知道這個島嶼很小,山不論多高多遠,很快地我又會回到最想念的地方。
---
(註) http://0rz.tw/7a1YF
在山崎柄根所著的《鹿野忠雄:臺灣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中,
稱他(鹿野)為「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A Naturalist Who Forgot to Return)。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By Hedy
at 2008-01-05T06:05
at 2008-01-05T06:05

By Ingrid
at 2008-01-05T12:53
at 2008-01-05T12:53

By Olive
at 2008-01-09T06:39
at 2008-01-09T06:39

By Kama
at 2008-01-12T04:38
at 2008-01-12T04:38

By Anonymous
at 2008-01-16T15:23
at 2008-01-16T15:23

By Regina
at 2008-01-21T02:58
at 2008-01-21T02:58

By Carol
at 2008-01-21T22:27
at 2008-01-21T22:27

By Caitlin
at 2008-01-24T18:11
at 2008-01-24T18:11

By Isabella
at 2008-01-26T19:05
at 2008-01-26T19:05
Related Posts
關於冰爪

By Bethany
at 2008-01-02T19:23
at 2008-01-02T19:23
冬天行程 - 志佳陽

By Caroline
at 2008-01-02T14:05
at 2008-01-02T14:05
我從奇萊歸來(12/30)

By Lily
at 2008-01-02T12:16
at 2008-01-02T12:16
雪山主東

By Skylar Davis
at 2007-12-31T22:33
at 2007-12-31T22:33
[成功] 頭嵙山上鼎王鍋底團

By Jessica
at 2007-12-31T21:30
at 2007-12-31T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