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 北京
By Emily
at 2012-08-29T10:28
at 2012-08-29T10:28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網誌版
http://blog.yam.com/ylcxives/article/54152215
北京X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錢鍾書-圍城)
..........................................................
很快就適應在北京的生活,我說日常起居的部分。
我弟弟和一個台灣的摯友都因為不同原因在北京,不常見面,
各自有到北京的理由,彼此住得很遠,我在二環、一個在城北、一個城南,
每次到了地鐵站,看到要安檢還有一群在排隊的人,
大概就醒了一半,
要作好打橄欖球的準備,進入地鐵站,然後就是雙手抱前的鑽來鑽去,
已經蓋到十幾條線的北京地鐵,從城裡通往郊區,兩塊錢人民幣不限里程,
地鐵比較隨興,是可以在裡面飲食的,所以我的早餐時間經常是在坐車的幾十分鐘路程度
過,
聽著帶點京腔的報站、還有市民的日常對話,
配著地鐵車廂吹來的風、有點味道,還有車站之間閃過不同的電子廣告,
從煩躁到適應,大約三天。
朋友在地鐵站等我的時候,還看到有人在月台椅子吃午餐,
有時中國的生活,或許令人感到自在,對某些人來說。
早上,趕著起床,跟著北京人擠地鐵去學校上課,
看著這些在上班的人,專注地刷著手上的智慧手機或電腦,
覺得各國人種的行為越來越像,可是也越來越寂寞,
曾經聽說外星人不需要透過語言交流,而是用感應或電波,
地球人已經有這種趨勢,經常看到作在對桌用餐的朋友,
各自看著手機螢幕,滑滑刷刷,要跟對面的講話其實也可以透過軟體,
我們都離火星越來越近。
其實我這次去北京還有修一門暑期課程,就像其它學生暑假去歐美一樣,
應該說我也是「遊學」,只是路線有點另類到了中國。
其實加入的有點遲,因為才剛跟了港澳協會的公費交流團去了澳門跟香港四天,
原本是晚上九點到台灣、隔天又要再飛去北京,
想到太累、而且表姊訂婚,所以就再延了兩天,所以到北京的課程也就遲到更久。
到了隔天就到學校去弄上課證、還有找短期住宿,
學校在海淀區,算是中國大陸的一線名校,不過只是上暑期課程,
體驗大於實質、而且是付費就可以修課,不需要太多審核,
其實從一開始在報課程的時候就很麻煩,因為沒有跟學校的港澳台辦公室聯繫,
自己去摸索報名系統,也從上次在香港的中共外交部之後再次見證公家機關的難纏,
現在中國的金融沒有完全開放,所以網路付款很多只能用中國的線上付費系統,
比如「銀聯」、「支付寶」、或者網路銀行,不支持visa或master線上支付,
學校開的是INTERNATONAL SUMMER SCHOOL,
要到這邊的第一關就是要搞定不是那麼國際化的支付系統,如果是透過學校的台辦報名,
接送住宿之外還可以幫忙選課跟代墊學費,
我選擇跟「勞動人民」更靠近,不過也讓我跟學校交涉的前幾天有點辛苦:
剛到學校,我走遍學校,問了好幾次,還是找不到教務處的位置,
好不容易在一個看起來像是古代庭院的小建築發現了疑似辦公室的地方,大門深鎖,
走近一看,左邊一個模糊玻璃櫃台裡面沒有開燈,一個女孩正坐在裡面專注的看著手機螢
幕刷刷刷,
站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有人回應,
「幹嘛。」
「您好,我是暑期學校的學生,要來拿上課證。」
女孩不耐的往右邊數來第二間房間走去,一下子就繞了出來,
隔著鎖住的門,「他放假了。」「甚麼時候回來?」「不知道」
她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進入她的虛擬世界。
是的,我看到一張不祥的公告,「本校辦公人員休假至八月..日,...」
這是暑期學校嗎、暑期學校的行政人員居然「放暑假」了。
為什麼我很需要上課證,因為這個名校四處都需要證件,
雖然是公立大學,每天排隊進入參觀的旅客很多,
從地鐵站出來,校門口是一片混亂,
校內人員都必須憑證進入,否則只能從旅客進入的門口慢慢排隊,
沒有例外。
校內幾乎所有建築又要再查驗證件,而學校餐廳(食堂)也需要學校證件才可以買飯卡(不
收現金),
圖書館當然也需要有證件才可以進入,而沒有證件的我非常的不方便,
雖然我有付學費,當個臨時學生,
也感受到公立大學的兩個世界:
要進入這個大學已經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才擠得進來,而就算這是政府資助的大學,
設備也是不開放給一般人使用,要進來這個學校已經是一番廝殺,
每個單位或學院也是不可擅自進入,警衛會立刻湊上質問或者要求出示證件。
我理解因為人多,太過複雜,所以需要用證件加以管制,避免有人刻意破壞,
雖然可以感受到連餐廳都不能隨便使用,是這個學校組成的菁英群體專用,
當然他們早已享受補貼,餐點已經比校外便宜許多,只是衛生層級,還需要再商榷。
上課的時候,我去和課堂TA說明我需要上課證,師姐(學姊)說,她能理解,
她也正在和暑期學校人員努力聯繫中,連教學助理都和教務處的無法聯繫,
看出她的尷尬,我也了解官威有多大。
後來才發現這只是冰山一角,上課早已過了三分之一,好不容易拿到上課證,
等在後面的還有校內其它苛捐雜稅,例如拿了上課證去申辦飯卡,只能在固定時間辦理,
其中還需要扣繳不能退回的押金,以前參加「統戰團」根本就不知道這麼麻煩,
進到學校圖書館,申請臨時閱覽證,成本幾塊錢,我卻繳了40元(RMB計價,
1(RMB):4.7(NTD)),
只有閱覽功能,期限只有兩個月就自動失效,如果我要借書的話,要多加40元,
限定五本。 另外,學校有無線網路,當然要自己安裝翻牆軟體才能和台灣搭橋聯繫,
一個月要35塊。
使用者付費當然理所當然,畢竟我也只是來修暑期課程,
中國從兩千年前後也開始進行高等院校大躍進,增設很多課程學位,
大學學費也開始調漲,現在中國的大學學費其實也接近台灣國立大學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
二,
加上高漲的城市物價,求學成本和台灣已經越來越近,
有時候我也替我幾個朋友感到委屈:
朋友的宿舍是這個傳統自由校風盛行的大學的老宿舍,
我去年到北京的時候就去看過他,房間五到七坪,卻擠了四個人,
洗澡還要到外面洗,外面是指宿舍外面,不是房間外面,
房間沒有冷氣,晚上十二點學校會熄燈,不只是關燈那麼簡單,而是把全部的電源都切斷
,
連電風扇都沒得吹,而北京的盛夏,有時會飆到近四十度。
現在中國很多大學都有這個「傳統」,因為校方好體貼地認為學生們應該養成良好習慣,
所以這個已經是中國頂尖大學的學校也如此,
我經常在想,究竟以前台灣人誇飾中國學生刻苦勤奮的景況,
在湖邊或草地大聲朗讀英文、晚上在路燈下看書,讓不少台灣人感到焦慮緊張,
有時候我在想,究竟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因為設備太差?
那天我在學校吃飯,聽到兩個女生聊天,
其中一個帶著欣羨的口氣說:「你知道隔壁大學的宿舍有多好嗎?我好羨慕阿。」
「怎麼啦?」另外一個疑惑的問。
「他們的宿舍有空調。」
這兩間大學,是中國公認最頂尖的兩間學校,就算他們有時輕視彼此,
但有冷氣空調的那一間,還是讓另一間的學生感到羨慕。
最近聽朋友說這個學校有了「德政」,晚上依舊熄燈,
但檯燈電源不斷,所以很多人就自己買了電線來接,自己額外作延長線,
學生們為此好不快樂;
某些學校宿舍要洗澡還要到外面澡堂,不是房間外面,是宿舍外面,
偶爾晚上看到學生拿著臉盆,趕著關門的時間往公共澡堂移動,
我第一次看到這景況,是2011年,
這個中國一線城市的最好的那間大學,舉辦完令中國人為之振奮的世博會的上海,
然後我明年要去那住上半年,錢,似乎都砸在外灘,教育,應該是人民自己要去負擔的額
外開支。
我也經常覺得,這個國家總是在追求GDP成長、建築的高度、高鐵的速度、國際的地位,
為了要證明中國的進步與崛起,作了很多努力,改革開放以來也有那麼多的中產階級出現
,
國家的整體狀況也早已不是1978年經過文革動盪的那個破敗的社會、
現在的中國發展快速,正被帶往一個正面卻不確定方向的未來,
中國能不能停下來,能不能等一等,
讓教育能夠有投資的空間、讓市民生活能夠更平均一些、讓更多人能有更舒適的品質,
讓有才能的人民有舞台,而不會考慮到香港或美國去找尋自己的未來。
雖然我不需要擔心,因為在這個國家的人,是有檔次差別的,
真的很像中國古代,也難怪那麼多中國人自稱是「天朝」子民,
有時候又有點像元朝的人種有分成不同層級,
台、港、澳的「特區」和外國人,都享有比較高的保障,
台灣學生到中國讀書,會被安排住留學生公寓,不會熄燈斷電,也有冷氣,
外國人也是如此待遇,
或比方說,去年的溫州動車事故,
如果中國政府知道上面有港澳台或外國人,他們會直接把列車就地掩埋又立刻封鎖消息嗎
?
「它敢,我們早就跟它沒完沒了」我的一個香港朋友斬釘截鐵地說。
有些中國學生會說,現在這些外國人還要抱怨,
我們都已經給他們住那麼好的地方了、給他們獎學金跟好的待遇,
怎麼不會想到,學校給本國人住比較差的,發洩對象會不會搞錯了。
中共說的「為人民服務」根本都是謊言,所以在台灣要作中國大陸研究真的很困難,
我們總是在書上看到文本敘述的「祖國大陸」有多麼美好,
中共憲法明定國民有言論自由、宗教自由、集會自由、....人民政府依法行政....,
沒有到這裡生活的經驗,根本就不會知道這些文字的虛偽。
我這次到北京,還有一個計畫是要針對我的論文蒐集資料,
但我不知道要怎麼跟我的指導老師坦承,在這方面我白跑一趟,
這個學校號稱亞洲的大學藏書量最大,
但真的是「藏」書,開放借閱的書根本就沒有圖書館外觀這麼的宏偉氣派,
社會科學類的書架,大概跟台灣鄉鎮圖書館的高度差不多,
而我要找的政治類書籍,只有兩排,大多是簡體書,繁體或英文書很少,
不知道是因為出版審查,還是也跟著放在「藏」書架了。
但是,這個國家卻令我越來越感到複雜難懂,
授課的老師,是在中國完成學位的博士,
英文流暢、思想靈活,對學生也體貼友善,中國頂尖知識份子,真的令人佩服;
我幾個大學朋友,令我看到中國的未來,增添我在知識、生活的不少樂趣,
真心的對我,
有好幾次,我們分享彼此的生活、彼此的煩惱,還有我們對未來的期盼和不安,
我很珍惜、也很感謝,也謝謝你們的體貼和給我的安全感,
也很慶幸兩岸早已不是嚴重對峙,可以在二十歲就和對方相識,
和我們的上一代不同,經過顛沛流離,第一次見到對岸人民,早已年屆耳順。
或許有人對我的看法有些不滿,我完全尊重,
也請尊重我發言的自由,
在一個炎熱的午後,我在海淀的餐廳和一位我很喜歡的大陸教授談到對中國的看法,
老師很謙虛、對我也很好,從不提他在學術專業的突破、以及在政府擔任的要職,
僅是透過電郵,我們就有了見面的機會,我非常感謝。
老師對台灣很了解,也很理性地看待,
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們想作自己的主人,
我們希望能為這塊土地的未來負責,對於變動的世界、起伏的兩岸關係,
我沒有預設的前提,只希望中共能夠完全尊重,
現階段,如果對自己的制度有信心,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裸官(小孩老婆移民海外或定居)
,
如果連這些高官對自己的國家都沒有歸屬,要怎麼讓我們心悅誠服;
如果對祖國充滿熱愛,為什麼那麼多的富豪或菁英,不斷的把資產移往國外、想盡辦法取
得外國籍,
我對政治是沒有前提,因為我覺得那些都只是符號,
若要說出中國大多數人希望聽到的答案,我不會說,也不是現在,
我說的不是現在。
有人說,中國現在非常的不穩定,但我看見它是往正面發展,
我也希望中國人能夠有好的生活,要給它時間,
中國的穩定,也是促進兩岸和平的重要因素,
歷史是往前推進的,如果有人覺得台灣的問題很多,
請你用同樣的困惑把這些困難乘以十幾倍、甚至百倍,
就是中國大陸目前面對的深度,
畢竟這是一個人口、面積、複雜程度都無可否認的超出台灣好幾十倍的國家。
那個老師感嘆地說:「最終,共產黨還是要回到自己,我總是認為,
與其一直對台灣統戰,不如好好對待自己人,大家的生活更好、制度更完善,
如果有一個真正強大的中國、一個文明的民族,
讓人感到真正驕傲、大家有信心,台灣自然人心回歸。」
只是現在不能公開的說。
--
http://blog.yam.com/ylcxives/article/54152215
北京X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錢鍾書-圍城)
..........................................................
很快就適應在北京的生活,我說日常起居的部分。
我弟弟和一個台灣的摯友都因為不同原因在北京,不常見面,
各自有到北京的理由,彼此住得很遠,我在二環、一個在城北、一個城南,
每次到了地鐵站,看到要安檢還有一群在排隊的人,
大概就醒了一半,
要作好打橄欖球的準備,進入地鐵站,然後就是雙手抱前的鑽來鑽去,
已經蓋到十幾條線的北京地鐵,從城裡通往郊區,兩塊錢人民幣不限里程,
地鐵比較隨興,是可以在裡面飲食的,所以我的早餐時間經常是在坐車的幾十分鐘路程度
過,
聽著帶點京腔的報站、還有市民的日常對話,
配著地鐵車廂吹來的風、有點味道,還有車站之間閃過不同的電子廣告,
從煩躁到適應,大約三天。
朋友在地鐵站等我的時候,還看到有人在月台椅子吃午餐,
有時中國的生活,或許令人感到自在,對某些人來說。
早上,趕著起床,跟著北京人擠地鐵去學校上課,
看著這些在上班的人,專注地刷著手上的智慧手機或電腦,
覺得各國人種的行為越來越像,可是也越來越寂寞,
曾經聽說外星人不需要透過語言交流,而是用感應或電波,
地球人已經有這種趨勢,經常看到作在對桌用餐的朋友,
各自看著手機螢幕,滑滑刷刷,要跟對面的講話其實也可以透過軟體,
我們都離火星越來越近。
其實我這次去北京還有修一門暑期課程,就像其它學生暑假去歐美一樣,
應該說我也是「遊學」,只是路線有點另類到了中國。
其實加入的有點遲,因為才剛跟了港澳協會的公費交流團去了澳門跟香港四天,
原本是晚上九點到台灣、隔天又要再飛去北京,
想到太累、而且表姊訂婚,所以就再延了兩天,所以到北京的課程也就遲到更久。
到了隔天就到學校去弄上課證、還有找短期住宿,
學校在海淀區,算是中國大陸的一線名校,不過只是上暑期課程,
體驗大於實質、而且是付費就可以修課,不需要太多審核,
其實從一開始在報課程的時候就很麻煩,因為沒有跟學校的港澳台辦公室聯繫,
自己去摸索報名系統,也從上次在香港的中共外交部之後再次見證公家機關的難纏,
現在中國的金融沒有完全開放,所以網路付款很多只能用中國的線上付費系統,
比如「銀聯」、「支付寶」、或者網路銀行,不支持visa或master線上支付,
學校開的是INTERNATONAL SUMMER SCHOOL,
要到這邊的第一關就是要搞定不是那麼國際化的支付系統,如果是透過學校的台辦報名,
接送住宿之外還可以幫忙選課跟代墊學費,
我選擇跟「勞動人民」更靠近,不過也讓我跟學校交涉的前幾天有點辛苦:
剛到學校,我走遍學校,問了好幾次,還是找不到教務處的位置,
好不容易在一個看起來像是古代庭院的小建築發現了疑似辦公室的地方,大門深鎖,
走近一看,左邊一個模糊玻璃櫃台裡面沒有開燈,一個女孩正坐在裡面專注的看著手機螢
幕刷刷刷,
站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有人回應,
「幹嘛。」
「您好,我是暑期學校的學生,要來拿上課證。」
女孩不耐的往右邊數來第二間房間走去,一下子就繞了出來,
隔著鎖住的門,「他放假了。」「甚麼時候回來?」「不知道」
她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進入她的虛擬世界。
是的,我看到一張不祥的公告,「本校辦公人員休假至八月..日,...」
這是暑期學校嗎、暑期學校的行政人員居然「放暑假」了。
為什麼我很需要上課證,因為這個名校四處都需要證件,
雖然是公立大學,每天排隊進入參觀的旅客很多,
從地鐵站出來,校門口是一片混亂,
校內人員都必須憑證進入,否則只能從旅客進入的門口慢慢排隊,
沒有例外。
校內幾乎所有建築又要再查驗證件,而學校餐廳(食堂)也需要學校證件才可以買飯卡(不
收現金),
圖書館當然也需要有證件才可以進入,而沒有證件的我非常的不方便,
雖然我有付學費,當個臨時學生,
也感受到公立大學的兩個世界:
要進入這個大學已經是「千軍萬馬走獨木橋」才擠得進來,而就算這是政府資助的大學,
設備也是不開放給一般人使用,要進來這個學校已經是一番廝殺,
每個單位或學院也是不可擅自進入,警衛會立刻湊上質問或者要求出示證件。
我理解因為人多,太過複雜,所以需要用證件加以管制,避免有人刻意破壞,
雖然可以感受到連餐廳都不能隨便使用,是這個學校組成的菁英群體專用,
當然他們早已享受補貼,餐點已經比校外便宜許多,只是衛生層級,還需要再商榷。
上課的時候,我去和課堂TA說明我需要上課證,師姐(學姊)說,她能理解,
她也正在和暑期學校人員努力聯繫中,連教學助理都和教務處的無法聯繫,
看出她的尷尬,我也了解官威有多大。
後來才發現這只是冰山一角,上課早已過了三分之一,好不容易拿到上課證,
等在後面的還有校內其它苛捐雜稅,例如拿了上課證去申辦飯卡,只能在固定時間辦理,
其中還需要扣繳不能退回的押金,以前參加「統戰團」根本就不知道這麼麻煩,
進到學校圖書館,申請臨時閱覽證,成本幾塊錢,我卻繳了40元(RMB計價,
1(RMB):4.7(NTD)),
只有閱覽功能,期限只有兩個月就自動失效,如果我要借書的話,要多加40元,
限定五本。 另外,學校有無線網路,當然要自己安裝翻牆軟體才能和台灣搭橋聯繫,
一個月要35塊。
使用者付費當然理所當然,畢竟我也只是來修暑期課程,
中國從兩千年前後也開始進行高等院校大躍進,增設很多課程學位,
大學學費也開始調漲,現在中國的大學學費其實也接近台灣國立大學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
二,
加上高漲的城市物價,求學成本和台灣已經越來越近,
有時候我也替我幾個朋友感到委屈:
朋友的宿舍是這個傳統自由校風盛行的大學的老宿舍,
我去年到北京的時候就去看過他,房間五到七坪,卻擠了四個人,
洗澡還要到外面洗,外面是指宿舍外面,不是房間外面,
房間沒有冷氣,晚上十二點學校會熄燈,不只是關燈那麼簡單,而是把全部的電源都切斷
,
連電風扇都沒得吹,而北京的盛夏,有時會飆到近四十度。
現在中國很多大學都有這個「傳統」,因為校方好體貼地認為學生們應該養成良好習慣,
所以這個已經是中國頂尖大學的學校也如此,
我經常在想,究竟以前台灣人誇飾中國學生刻苦勤奮的景況,
在湖邊或草地大聲朗讀英文、晚上在路燈下看書,讓不少台灣人感到焦慮緊張,
有時候我在想,究竟是真的很勤奮、還是因為設備太差?
那天我在學校吃飯,聽到兩個女生聊天,
其中一個帶著欣羨的口氣說:「你知道隔壁大學的宿舍有多好嗎?我好羨慕阿。」
「怎麼啦?」另外一個疑惑的問。
「他們的宿舍有空調。」
這兩間大學,是中國公認最頂尖的兩間學校,就算他們有時輕視彼此,
但有冷氣空調的那一間,還是讓另一間的學生感到羨慕。
最近聽朋友說這個學校有了「德政」,晚上依舊熄燈,
但檯燈電源不斷,所以很多人就自己買了電線來接,自己額外作延長線,
學生們為此好不快樂;
某些學校宿舍要洗澡還要到外面澡堂,不是房間外面,是宿舍外面,
偶爾晚上看到學生拿著臉盆,趕著關門的時間往公共澡堂移動,
我第一次看到這景況,是2011年,
這個中國一線城市的最好的那間大學,舉辦完令中國人為之振奮的世博會的上海,
然後我明年要去那住上半年,錢,似乎都砸在外灘,教育,應該是人民自己要去負擔的額
外開支。
我也經常覺得,這個國家總是在追求GDP成長、建築的高度、高鐵的速度、國際的地位,
為了要證明中國的進步與崛起,作了很多努力,改革開放以來也有那麼多的中產階級出現
,
國家的整體狀況也早已不是1978年經過文革動盪的那個破敗的社會、
現在的中國發展快速,正被帶往一個正面卻不確定方向的未來,
中國能不能停下來,能不能等一等,
讓教育能夠有投資的空間、讓市民生活能夠更平均一些、讓更多人能有更舒適的品質,
讓有才能的人民有舞台,而不會考慮到香港或美國去找尋自己的未來。
雖然我不需要擔心,因為在這個國家的人,是有檔次差別的,
真的很像中國古代,也難怪那麼多中國人自稱是「天朝」子民,
有時候又有點像元朝的人種有分成不同層級,
台、港、澳的「特區」和外國人,都享有比較高的保障,
台灣學生到中國讀書,會被安排住留學生公寓,不會熄燈斷電,也有冷氣,
外國人也是如此待遇,
或比方說,去年的溫州動車事故,
如果中國政府知道上面有港澳台或外國人,他們會直接把列車就地掩埋又立刻封鎖消息嗎
?
「它敢,我們早就跟它沒完沒了」我的一個香港朋友斬釘截鐵地說。
有些中國學生會說,現在這些外國人還要抱怨,
我們都已經給他們住那麼好的地方了、給他們獎學金跟好的待遇,
怎麼不會想到,學校給本國人住比較差的,發洩對象會不會搞錯了。
中共說的「為人民服務」根本都是謊言,所以在台灣要作中國大陸研究真的很困難,
我們總是在書上看到文本敘述的「祖國大陸」有多麼美好,
中共憲法明定國民有言論自由、宗教自由、集會自由、....人民政府依法行政....,
沒有到這裡生活的經驗,根本就不會知道這些文字的虛偽。
我這次到北京,還有一個計畫是要針對我的論文蒐集資料,
但我不知道要怎麼跟我的指導老師坦承,在這方面我白跑一趟,
這個學校號稱亞洲的大學藏書量最大,
但真的是「藏」書,開放借閱的書根本就沒有圖書館外觀這麼的宏偉氣派,
社會科學類的書架,大概跟台灣鄉鎮圖書館的高度差不多,
而我要找的政治類書籍,只有兩排,大多是簡體書,繁體或英文書很少,
不知道是因為出版審查,還是也跟著放在「藏」書架了。
但是,這個國家卻令我越來越感到複雜難懂,
授課的老師,是在中國完成學位的博士,
英文流暢、思想靈活,對學生也體貼友善,中國頂尖知識份子,真的令人佩服;
我幾個大學朋友,令我看到中國的未來,增添我在知識、生活的不少樂趣,
真心的對我,
有好幾次,我們分享彼此的生活、彼此的煩惱,還有我們對未來的期盼和不安,
我很珍惜、也很感謝,也謝謝你們的體貼和給我的安全感,
也很慶幸兩岸早已不是嚴重對峙,可以在二十歲就和對方相識,
和我們的上一代不同,經過顛沛流離,第一次見到對岸人民,早已年屆耳順。
或許有人對我的看法有些不滿,我完全尊重,
也請尊重我發言的自由,
在一個炎熱的午後,我在海淀的餐廳和一位我很喜歡的大陸教授談到對中國的看法,
老師很謙虛、對我也很好,從不提他在學術專業的突破、以及在政府擔任的要職,
僅是透過電郵,我們就有了見面的機會,我非常感謝。
老師對台灣很了解,也很理性地看待,
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們想作自己的主人,
我們希望能為這塊土地的未來負責,對於變動的世界、起伏的兩岸關係,
我沒有預設的前提,只希望中共能夠完全尊重,
現階段,如果對自己的制度有信心,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裸官(小孩老婆移民海外或定居)
,
如果連這些高官對自己的國家都沒有歸屬,要怎麼讓我們心悅誠服;
如果對祖國充滿熱愛,為什麼那麼多的富豪或菁英,不斷的把資產移往國外、想盡辦法取
得外國籍,
我對政治是沒有前提,因為我覺得那些都只是符號,
若要說出中國大多數人希望聽到的答案,我不會說,也不是現在,
我說的不是現在。
有人說,中國現在非常的不穩定,但我看見它是往正面發展,
我也希望中國人能夠有好的生活,要給它時間,
中國的穩定,也是促進兩岸和平的重要因素,
歷史是往前推進的,如果有人覺得台灣的問題很多,
請你用同樣的困惑把這些困難乘以十幾倍、甚至百倍,
就是中國大陸目前面對的深度,
畢竟這是一個人口、面積、複雜程度都無可否認的超出台灣好幾十倍的國家。
那個老師感嘆地說:「最終,共產黨還是要回到自己,我總是認為,
與其一直對台灣統戰,不如好好對待自己人,大家的生活更好、制度更完善,
如果有一個真正強大的中國、一個文明的民族,
讓人感到真正驕傲、大家有信心,台灣自然人心回歸。」
只是現在不能公開的說。
--
All Comments
By Edwina
at 2012-09-01T04:00
at 2012-09-01T04:00
By Aaliyah
at 2012-09-03T08:53
at 2012-09-03T08:53
By Sandy
at 2012-09-03T18:55
at 2012-09-03T18:55
By Necoo
at 2012-09-07T05:14
at 2012-09-07T05:14
By Isla
at 2012-09-11T21:44
at 2012-09-11T21:44
By Robert
at 2012-09-14T16:33
at 2012-09-14T16:33
By Quintina
at 2012-09-16T19:22
at 2012-09-16T19:22
By Doris
at 2012-09-18T20:47
at 2012-09-18T20:47
Related Posts
北京有沒有類似台灣故事館的景點
By Robert
at 2012-08-28T23:57
at 2012-08-28T23:57
北京有沒有類似台灣故事館懷舊風格的景點
By Freda
at 2012-08-28T21:34
at 2012-08-28T21:34
北京的消費
By Harry
at 2012-08-28T20:30
at 2012-08-28T20:30
北京的消費
By Valerie
at 2012-08-28T16:19
at 2012-08-28T16:19
北京的消費
By Belly
at 2012-08-28T15:30
at 2012-08-28T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