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_第47集 地之角/書寫-Kolkata - 法國
By Ophelia
at 2010-08-09T02:37
at 2010-08-09T02:37
Table of Contents
印度41天隻身旅行分享報告與各位板友分享!
---
地之角/第47集 書寫-Kolkata
---
圖文版 http://funabashi.pixnet.net/blog/post/11904504
---
加爾各答/幾千公里只為一個美麗的名字
---
又是一段看似漫長的鐵道旅程。不過,這是離開印度前的最後一趟,從瓦拉納西到加爾
各答。旅程雖然看似漫長,但卻不至於沒有終點,印度火車的長度、漫長的大陸移動、
我的旅行,從上車到下車、從1A級空調車廂到Second Class、從孟買到加爾各答,終點
都一直存在,只是有時殷殷期待,有時視而不見,有時卻自由自在。加爾各答是我此行
的最後一個城市「了」。
句尾的「了」明顯暗示出終點的存在感。
下車、出站後,原本預計搭上計程車,前往背包客聚集的沙德街,尋找在加爾各答落腳
的旅店。後來同車的一對法國女生建議,也因為目的地相同,我跟著她倆在一條人車混
雜的馬路上,跳上了開往公園街的公車,是名符其實的用「跳」的,而公車車身就寫著
大大的 Park Street,我也訝異她倆的熟門熟路。這是我第一次在印度搭乘市區的公車
,不過卻是第 n次受到背包客的幫助。她門是來自法國的背包客,加爾各答是她門的第
一站,也是最後一站,因此對如何抵達、離開火車站,有更「背包客」的方法。我的最
後一站──加爾各答,就從過了鐵橋,「離開霍拉火車站」開始。
「離開霍拉火車站」,嗯,是真的離開,不會再回來。與其他十個城市不同,我將從機
場起飛,離開這裡。
抵達沙德街口,幾句背包客常用的對答來回,我們便彼此祝福道別,她倆去找表姊,我
則去搜尋旅遊書上推薦的背包客旅店。一右轉進沙德街,便感受到隱約的英國殖民味道
,建築物的立面分割、公共建設的裝飾藝術字體、餐廳的菜單等,都在我尚未展開認真
遊歷之前給了我前情提要。看了台灣網友的推薦,找到了一家便宜、乾淨的旅店,穆斯
林老闆雖然顯得格外客氣,卻依然精明,沒讓我殺價得逞。價格和環境都無從挑剔,不
過要等到昨夜的房客退房、工作人員打掃過後,才能登記入住。已經習慣在一早尋找入
住旅店,所以早忘了中午過後才是CHECK IN的合理時間,因為來自他鄉深夜的火車,總
是在隔天一早抵達下個陌生的城市。清晨,也常是旅行分段的序幕。距離中午還有兩個
小時,我把背包寄放,一身輕鬆的到轉角餐廳吃早午餐、寫明信片,「一如往常」在印
度的每個愜意早晨。
「一如往常」,我似乎在不遠的終點之前,對旅行開始漸漸有些總結似的語氣。
加爾各答是印度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色彩鮮明的馬賽克貼皮、略微潮溼的霉味、看
似不太精密的車廂,一對比起台北捷運,總是讓我腦中的畫面落在印度與英國時空之間
的種種。我每天總是從離沙德街最近的地鐵站開始每天的行程,顯然的一條地鐵必須搭
配上額外步行或其他交通方式,才到的了更多地方。第二天先到航空公司確認回程機票
後,便開始徒步參觀附近的景點,其實也只是拜訪順路經過的景點。整修中不得其門而
入的美術學院、意外現身的聖保羅大教堂、印度觀光客必到的維多利亞紀念堂,我仍然
用自己的方式感覺這城市,不急躁著把各大知名景點拍進記憶卡裡。旅行的速度與密度
並沒有改變,即使我在加爾各答只有僅僅三天的時間。我知道聖保羅大教堂的外牆石材
潔白、雕刻精緻;但我深刻記下的是吊扇轉呀轉的,教堂裡若有所思的印度年輕女孩,
望著前方光線聚集之處,心底藏著不能說的秘密。我知道維多利亞記念堂是為了紀念英
國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皇,建築融合了文藝復興與莫臥兒風格,用了跟泰姬瑪哈
陵一樣的白色大理石;但我深刻記下的是那些筆觸細膩、色彩淡雅的宮廷水彩畫。即使
發現了紀念品部裡畫冊就在眼前,卻因位印度人的隨性作風,水彩畫因為不明原因成了
解不開的達文西密碼,讓我望穿秋水怎麼也買不到,只得留念在我「心中的維多利亞」
。
「心中的維多利亞」,我的確愛上混血了英國的印度,在床頭擱下一張張想像速寫,關
於地鐵、教堂、水彩畫、維多利亞的印度,是加爾各答。
那天下午,我想到加爾各答大學去,企圖沿路收集關於兩種文化交織的美景。出了地鐵
,街道兩側滿是破舊不堪的五層樓街屋,不過當年的風華卻藏不住,希臘柱式和百頁花
窗間裝飾著英屬印度的氛圍,至於1947年印度獨立後的經濟停滯,就漸漸的疊積在建築
立面上,窗扇玻璃也覆上一層塵埃,視線看到的盡是時間重複曝光的底片,並不單純的
詩意。一轉進更靠大學的學院街,書本像是建築材料般堆疊,成了隔間牆、成了櫃台、
成了傢俱,原本的知識增加了堅實的硬度,五顏六色的書背像拼花建材,直接裝飾也宣
告似的──這兒是文藝氣息濃厚的大學書店街。不過大學警衛的一句NO ALLOWED就把我
拒於千里之外,不得其門而入的我於是夢醒,重新落入印度嘈雜的街頭。不過,一個半
月來,與印度人的交涉不下數十回,臉皮的韌度也增加不少,這種蒜皮小事,也就一笑
而後置之。即使是因為莫名原因禁止拍照的霍拉鐵橋,我也不信邪的拿出相機,記錄下
那些結構與光的美麗剪影。的確是引來了警察關切與民眾圍觀,但我一皮使出英語與不
知者沒罪的無辜攻勢,漂亮的回憶還是進了我的鏡頭。這些,都是可愛的「印度人教我
的」。
「印度人教我的」,印度人教我怎麼在兩面差異間獨善其身,如加爾各答與英國殖民文
化之間,如我與印度人之間。
我極其容易留戀在美好的城市事件上。我花了一天下午步行經驗其中,從中央商務區,
經過作家大廈、加爾各答郵政總局、加爾各答高等法院,這些是挺直腰桿站在加爾各答
輝煌立面第一排的建築物;再到馬坦公園,一個為了保護城堡安全,意外造就的世界上
最大的街心花園。公共建築、休憩廣場,這些成就城市姿態的種種作為,我傾心激賞,
朝聖般的行進,也擷取一段優雅的年代。再加上泰戈爾和德蕾莎修女也為不同時空的城
市演繹,加爾各答四個字已如層層疊疊的油彩,越顯其豐厚的文化濃度,令來自「幾千
公里外」的我醉心。
「幾千公里外」存在一種引力,力量巨大無比,探其源頭竟然只是歷史課本上一個美麗
的名子。
我在馬坦公園草坪上,寫下最後幾張屬名加爾各答的明信片,要在離開前寄給朋友,而
離開的當天是禮拜天,郵局沒有營業,我連郵資附上小費請旅店老闆幫忙,要他在隔日
把它們從對街的郵局寄出,雖然有些擔憂他們能否平安抵達遙遠的台灣,但我也立即不
為這些無效的疑慮煩心,因為這些紙片理所當然也處於旅行的不確定性中。當我的TG314
班機從加爾各答機場起飛的剎那,旅行中斷、終點出現,機艙內明亮乾淨的一切顯得與
印度無關。而我也立刻回頭,開始了一段更長的逆向旅行,逆向幾千公里,「逆向44天
」。
「逆向44天」顯得更費時費力,原來那個美麗的名子,不止幾個字,是千言萬語。
---
去你的旅行社/用我的方式旅行-部落格貼紙串連:
http://stickeraction.com/ikimasho
--
---
地之角/第47集 書寫-Kolkata
---
圖文版 http://funabashi.pixnet.net/blog/post/11904504
---
加爾各答/幾千公里只為一個美麗的名字
---
又是一段看似漫長的鐵道旅程。不過,這是離開印度前的最後一趟,從瓦拉納西到加爾
各答。旅程雖然看似漫長,但卻不至於沒有終點,印度火車的長度、漫長的大陸移動、
我的旅行,從上車到下車、從1A級空調車廂到Second Class、從孟買到加爾各答,終點
都一直存在,只是有時殷殷期待,有時視而不見,有時卻自由自在。加爾各答是我此行
的最後一個城市「了」。
句尾的「了」明顯暗示出終點的存在感。
下車、出站後,原本預計搭上計程車,前往背包客聚集的沙德街,尋找在加爾各答落腳
的旅店。後來同車的一對法國女生建議,也因為目的地相同,我跟著她倆在一條人車混
雜的馬路上,跳上了開往公園街的公車,是名符其實的用「跳」的,而公車車身就寫著
大大的 Park Street,我也訝異她倆的熟門熟路。這是我第一次在印度搭乘市區的公車
,不過卻是第 n次受到背包客的幫助。她門是來自法國的背包客,加爾各答是她門的第
一站,也是最後一站,因此對如何抵達、離開火車站,有更「背包客」的方法。我的最
後一站──加爾各答,就從過了鐵橋,「離開霍拉火車站」開始。
「離開霍拉火車站」,嗯,是真的離開,不會再回來。與其他十個城市不同,我將從機
場起飛,離開這裡。
抵達沙德街口,幾句背包客常用的對答來回,我們便彼此祝福道別,她倆去找表姊,我
則去搜尋旅遊書上推薦的背包客旅店。一右轉進沙德街,便感受到隱約的英國殖民味道
,建築物的立面分割、公共建設的裝飾藝術字體、餐廳的菜單等,都在我尚未展開認真
遊歷之前給了我前情提要。看了台灣網友的推薦,找到了一家便宜、乾淨的旅店,穆斯
林老闆雖然顯得格外客氣,卻依然精明,沒讓我殺價得逞。價格和環境都無從挑剔,不
過要等到昨夜的房客退房、工作人員打掃過後,才能登記入住。已經習慣在一早尋找入
住旅店,所以早忘了中午過後才是CHECK IN的合理時間,因為來自他鄉深夜的火車,總
是在隔天一早抵達下個陌生的城市。清晨,也常是旅行分段的序幕。距離中午還有兩個
小時,我把背包寄放,一身輕鬆的到轉角餐廳吃早午餐、寫明信片,「一如往常」在印
度的每個愜意早晨。
「一如往常」,我似乎在不遠的終點之前,對旅行開始漸漸有些總結似的語氣。
加爾各答是印度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色彩鮮明的馬賽克貼皮、略微潮溼的霉味、看
似不太精密的車廂,一對比起台北捷運,總是讓我腦中的畫面落在印度與英國時空之間
的種種。我每天總是從離沙德街最近的地鐵站開始每天的行程,顯然的一條地鐵必須搭
配上額外步行或其他交通方式,才到的了更多地方。第二天先到航空公司確認回程機票
後,便開始徒步參觀附近的景點,其實也只是拜訪順路經過的景點。整修中不得其門而
入的美術學院、意外現身的聖保羅大教堂、印度觀光客必到的維多利亞紀念堂,我仍然
用自己的方式感覺這城市,不急躁著把各大知名景點拍進記憶卡裡。旅行的速度與密度
並沒有改變,即使我在加爾各答只有僅僅三天的時間。我知道聖保羅大教堂的外牆石材
潔白、雕刻精緻;但我深刻記下的是吊扇轉呀轉的,教堂裡若有所思的印度年輕女孩,
望著前方光線聚集之處,心底藏著不能說的秘密。我知道維多利亞記念堂是為了紀念英
國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皇,建築融合了文藝復興與莫臥兒風格,用了跟泰姬瑪哈
陵一樣的白色大理石;但我深刻記下的是那些筆觸細膩、色彩淡雅的宮廷水彩畫。即使
發現了紀念品部裡畫冊就在眼前,卻因位印度人的隨性作風,水彩畫因為不明原因成了
解不開的達文西密碼,讓我望穿秋水怎麼也買不到,只得留念在我「心中的維多利亞」
。
「心中的維多利亞」,我的確愛上混血了英國的印度,在床頭擱下一張張想像速寫,關
於地鐵、教堂、水彩畫、維多利亞的印度,是加爾各答。
那天下午,我想到加爾各答大學去,企圖沿路收集關於兩種文化交織的美景。出了地鐵
,街道兩側滿是破舊不堪的五層樓街屋,不過當年的風華卻藏不住,希臘柱式和百頁花
窗間裝飾著英屬印度的氛圍,至於1947年印度獨立後的經濟停滯,就漸漸的疊積在建築
立面上,窗扇玻璃也覆上一層塵埃,視線看到的盡是時間重複曝光的底片,並不單純的
詩意。一轉進更靠大學的學院街,書本像是建築材料般堆疊,成了隔間牆、成了櫃台、
成了傢俱,原本的知識增加了堅實的硬度,五顏六色的書背像拼花建材,直接裝飾也宣
告似的──這兒是文藝氣息濃厚的大學書店街。不過大學警衛的一句NO ALLOWED就把我
拒於千里之外,不得其門而入的我於是夢醒,重新落入印度嘈雜的街頭。不過,一個半
月來,與印度人的交涉不下數十回,臉皮的韌度也增加不少,這種蒜皮小事,也就一笑
而後置之。即使是因為莫名原因禁止拍照的霍拉鐵橋,我也不信邪的拿出相機,記錄下
那些結構與光的美麗剪影。的確是引來了警察關切與民眾圍觀,但我一皮使出英語與不
知者沒罪的無辜攻勢,漂亮的回憶還是進了我的鏡頭。這些,都是可愛的「印度人教我
的」。
「印度人教我的」,印度人教我怎麼在兩面差異間獨善其身,如加爾各答與英國殖民文
化之間,如我與印度人之間。
我極其容易留戀在美好的城市事件上。我花了一天下午步行經驗其中,從中央商務區,
經過作家大廈、加爾各答郵政總局、加爾各答高等法院,這些是挺直腰桿站在加爾各答
輝煌立面第一排的建築物;再到馬坦公園,一個為了保護城堡安全,意外造就的世界上
最大的街心花園。公共建築、休憩廣場,這些成就城市姿態的種種作為,我傾心激賞,
朝聖般的行進,也擷取一段優雅的年代。再加上泰戈爾和德蕾莎修女也為不同時空的城
市演繹,加爾各答四個字已如層層疊疊的油彩,越顯其豐厚的文化濃度,令來自「幾千
公里外」的我醉心。
「幾千公里外」存在一種引力,力量巨大無比,探其源頭竟然只是歷史課本上一個美麗
的名子。
我在馬坦公園草坪上,寫下最後幾張屬名加爾各答的明信片,要在離開前寄給朋友,而
離開的當天是禮拜天,郵局沒有營業,我連郵資附上小費請旅店老闆幫忙,要他在隔日
把它們從對街的郵局寄出,雖然有些擔憂他們能否平安抵達遙遠的台灣,但我也立即不
為這些無效的疑慮煩心,因為這些紙片理所當然也處於旅行的不確定性中。當我的TG314
班機從加爾各答機場起飛的剎那,旅行中斷、終點出現,機艙內明亮乾淨的一切顯得與
印度無關。而我也立刻回頭,開始了一段更長的逆向旅行,逆向幾千公里,「逆向44天
」。
「逆向44天」顯得更費時費力,原來那個美麗的名子,不止幾個字,是千言萬語。
---
去你的旅行社/用我的方式旅行-部落格貼紙串連:
http://stickeraction.com/ikimasho
--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10-08-13T07:07
at 2010-08-13T07:07
By Dora
at 2010-08-16T22:02
at 2010-08-16T22:02
Related Posts
請問湖區與愛丁堡天氣?
By Erin
at 2010-08-09T02:35
at 2010-08-09T02:35
巴黎走不停-聖母院+Stohrer+PH+Amorino+艾菲爾鐵塔
By Xanthe
at 2010-08-09T00:57
at 2010-08-09T00:57
幾個問題 麻煩大家幫我看看
By Dinah
at 2010-08-08T22:51
at 2010-08-08T22:51
義大利的電壓
By Jack
at 2010-08-08T18:12
at 2010-08-08T18:12
幾個問題 麻煩大家幫我看看
By John
at 2010-08-08T15:20
at 2010-08-08T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