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去健行-中泰古道 - 健行
By Kama
at 2018-01-07T19:57
at 2018-01-07T19:57
Table of Contents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44806910
‧時間:2016年4月23日
‧年齡:3歲20天
如果你聽到「淡水」這個地名,你會想到什麼?很多人會想到淡水最有名的海景夕照
,還有人會說阿給、魚丸、鐵蛋和河波酸梅湯,但其實如果仔細看淡水區的地圖,你會發
現除了長長的海岸線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直入山林,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為鄰。
選擇定居淡水,就是因其地理位置觀海入山皆容易,淡水的古道不少,我們大多熟知
,只是要找時間和等到子台適合的年齡時去走上一遭,無意間在山友網誌上看到一條位於
淡水山區的「中泰古道」,既非熱門路線,亦未出現在任何介紹古道或健行步道的書籍中
,這條只有當地居民知曉的古道,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我在網路上做足了功課,發現中泰古道說長亦可長、說短亦可短。此話怎說?廣義的
中泰古道是從淡水鄞山寺(當地人暱稱鄧公廟)到小中寮後,經由大屯溪再到三芝一帶,
住在淡水鄧公路上的我們,常常騎著摩拖車往山裡跑,就是沿著鄧公路一路上山,二月的
時候經過櫻花開滿開好的滬尾櫻花大道,來到與小坪頂路交岔口後左轉,沿著建在山腰的
蜿蜒小路來到北新路三段,這一帶就是忠寮里。忠寮里在清光緒年間是漢移民和平埔族人
雜居之地,今日這一帶水圳縱橫、梯田畝畝,放眼放去皆是山中農村景緻。而中泰古道的
後段便是沿著大屯溪中游的河床向下游行,便可抵達淡水區屯山里,而北邊就是三芝區了
。
狹義的中泰古道非常短,中泰國小的後門一入口,就是中泰古道的登山口了,這條古
道又稱「大崎古道」,「崎」作地名時多用於高低間的上下坡,如聚落建於坡路邊者,常
用「崎」字做為地名,便說明了此地的地形。
要走中泰古道,就一定得找到中泰國小。中泰國小位於北12縣道上,只要從淡金公路
(臺2線)轉入北12縣道沒多久就可以在左手邊看到位於路邊的中泰國小了。登山口就在中
泰國小的後門附近,非常明顯。這條古道在清代光緒年間是漢人的墾植區,原本種植茶樹
,農人為了預防泥土崩塌而在茶園邊緣種植相思樹,這些相思樹還可以燒成木炭賣錢(現
在在一些古道還可以見到燒炭窯,不過中泰古道倒是看不見燒炭窯的遺跡)。茶樹收成後
會捆成一包一包的,再以「滾動」的方式運送到山下,就這樣滾啊滾的,加上行上走動,
這條小徑就這樣形成了!
進入中泰古道,你會發現兩旁相思樹依舊,至於茶園則是早已消失。淡水地區在清代
的茶業頗為興盛,淡水本是多丘陵地區,引水排水皆容易,茶葉一度為淡水重要的經濟作
物。根據《淡水鎮志》記載,清道光七年(1827年)淡水便有種茶的記錄,福建移民將茶
種(硬枝紅心)帶到淡水種植,開啟淡水種茶的歷史。清朝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後,
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被稱為「臺灣烏龍茶之父」的英商約翰‧陶德(John Dodd)發現淡
水茶葉品質極佳,因此收購淡水茶業加工外銷。《淡水鎮志》中記載著當時茶業外銷的盛
況:「同治八年,烏龍茶始由滬尾直輸美國紐約,總額達二十一萬三千斤,淡北地區茶葉
種植大盛。」,直至日治時期,茶葉和稻米還是淡水主要的作物。
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後,淡水茶業仍是興盛。1970年代,淡水茶農仍有700多戶,然
因就業結構改變為工商業,不僅是茶業,淡水農業漸漸減縮,各式作物產量大減,直到
2006年,淡水茶園僅存1.1公頃。
中泰古道兩側現今是否仍有茶園不得而知,帶著孩子健行多半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安
全上,也就沒有偏離主要道路一探究竟。
古道並沒有想像中的長,沒過幾分鐘,來到了一處木柵門,看來似乎是私有農地,右
方有一往下的石階梯,順著石階向下走,不消幾分鐘就來到古道的終點了。
順著柏油路往前走,這一帶就是小中寮了,一座水泥橋橫跨大屯溪,仔細一看,橋名
為「北勢子橋」,橋旁有階梯可下至河床,順著河岸亦有一條小徑,可往大屯溪的下游去
,順遊淡水區有名的景點「紫藤咖啡園」和著名古厝「德安居」。
剛剛走到有點累的子台,說什麼也不願再原路走一趟,於是我就留他們爺倆在原地等
候,媽媽一個人走回中泰國小校門口取車(不過也只是不到十分鐘的路程而已),不巧的
是手機剛好在此時沒了電,憑著直覺繞了好大一圈,問了好幾個老人家才找到北勢子橋,
終於找到老公和兒子,他們倆竟下水泡腳,玩得不亦樂乎,剛剛被嚇出一身冷汗的媽媽,
看到此情此景,還真是欣慰,這兩個人還真會找事做啊!
跟著老公和小孩也下水去泡泡腳,雖然溪水說不上清澈、河床也說不上乾淨,但至少
還不到臭味撲鼻,想必在盛夏時分,這裡應該是附近兒童戲水之地吧!
騎著摩托車回家的路上,順道拜訪了鄰近幾座古厝,這一帶的古厝十分密集,看得十
分過癮,這趟結合人文與自然的小旅行,真令人回味無窮啊!
--
‧時間:2016年4月23日
‧年齡:3歲20天
如果你聽到「淡水」這個地名,你會想到什麼?很多人會想到淡水最有名的海景夕照
,還有人會說阿給、魚丸、鐵蛋和河波酸梅湯,但其實如果仔細看淡水區的地圖,你會發
現除了長長的海岸線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直入山林,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為鄰。
選擇定居淡水,就是因其地理位置觀海入山皆容易,淡水的古道不少,我們大多熟知
,只是要找時間和等到子台適合的年齡時去走上一遭,無意間在山友網誌上看到一條位於
淡水山區的「中泰古道」,既非熱門路線,亦未出現在任何介紹古道或健行步道的書籍中
,這條只有當地居民知曉的古道,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我在網路上做足了功課,發現中泰古道說長亦可長、說短亦可短。此話怎說?廣義的
中泰古道是從淡水鄞山寺(當地人暱稱鄧公廟)到小中寮後,經由大屯溪再到三芝一帶,
住在淡水鄧公路上的我們,常常騎著摩拖車往山裡跑,就是沿著鄧公路一路上山,二月的
時候經過櫻花開滿開好的滬尾櫻花大道,來到與小坪頂路交岔口後左轉,沿著建在山腰的
蜿蜒小路來到北新路三段,這一帶就是忠寮里。忠寮里在清光緒年間是漢移民和平埔族人
雜居之地,今日這一帶水圳縱橫、梯田畝畝,放眼放去皆是山中農村景緻。而中泰古道的
後段便是沿著大屯溪中游的河床向下游行,便可抵達淡水區屯山里,而北邊就是三芝區了
。
狹義的中泰古道非常短,中泰國小的後門一入口,就是中泰古道的登山口了,這條古
道又稱「大崎古道」,「崎」作地名時多用於高低間的上下坡,如聚落建於坡路邊者,常
用「崎」字做為地名,便說明了此地的地形。
要走中泰古道,就一定得找到中泰國小。中泰國小位於北12縣道上,只要從淡金公路
(臺2線)轉入北12縣道沒多久就可以在左手邊看到位於路邊的中泰國小了。登山口就在中
泰國小的後門附近,非常明顯。這條古道在清代光緒年間是漢人的墾植區,原本種植茶樹
,農人為了預防泥土崩塌而在茶園邊緣種植相思樹,這些相思樹還可以燒成木炭賣錢(現
在在一些古道還可以見到燒炭窯,不過中泰古道倒是看不見燒炭窯的遺跡)。茶樹收成後
會捆成一包一包的,再以「滾動」的方式運送到山下,就這樣滾啊滾的,加上行上走動,
這條小徑就這樣形成了!
進入中泰古道,你會發現兩旁相思樹依舊,至於茶園則是早已消失。淡水地區在清代
的茶業頗為興盛,淡水本是多丘陵地區,引水排水皆容易,茶葉一度為淡水重要的經濟作
物。根據《淡水鎮志》記載,清道光七年(1827年)淡水便有種茶的記錄,福建移民將茶
種(硬枝紅心)帶到淡水種植,開啟淡水種茶的歷史。清朝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後,
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被稱為「臺灣烏龍茶之父」的英商約翰‧陶德(John Dodd)發現淡
水茶葉品質極佳,因此收購淡水茶業加工外銷。《淡水鎮志》中記載著當時茶業外銷的盛
況:「同治八年,烏龍茶始由滬尾直輸美國紐約,總額達二十一萬三千斤,淡北地區茶葉
種植大盛。」,直至日治時期,茶葉和稻米還是淡水主要的作物。
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後,淡水茶業仍是興盛。1970年代,淡水茶農仍有700多戶,然
因就業結構改變為工商業,不僅是茶業,淡水農業漸漸減縮,各式作物產量大減,直到
2006年,淡水茶園僅存1.1公頃。
中泰古道兩側現今是否仍有茶園不得而知,帶著孩子健行多半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安
全上,也就沒有偏離主要道路一探究竟。
古道並沒有想像中的長,沒過幾分鐘,來到了一處木柵門,看來似乎是私有農地,右
方有一往下的石階梯,順著石階向下走,不消幾分鐘就來到古道的終點了。
順著柏油路往前走,這一帶就是小中寮了,一座水泥橋橫跨大屯溪,仔細一看,橋名
為「北勢子橋」,橋旁有階梯可下至河床,順著河岸亦有一條小徑,可往大屯溪的下游去
,順遊淡水區有名的景點「紫藤咖啡園」和著名古厝「德安居」。
剛剛走到有點累的子台,說什麼也不願再原路走一趟,於是我就留他們爺倆在原地等
候,媽媽一個人走回中泰國小校門口取車(不過也只是不到十分鐘的路程而已),不巧的
是手機剛好在此時沒了電,憑著直覺繞了好大一圈,問了好幾個老人家才找到北勢子橋,
終於找到老公和兒子,他們倆竟下水泡腳,玩得不亦樂乎,剛剛被嚇出一身冷汗的媽媽,
看到此情此景,還真是欣慰,這兩個人還真會找事做啊!
跟著老公和小孩也下水去泡泡腳,雖然溪水說不上清澈、河床也說不上乾淨,但至少
還不到臭味撲鼻,想必在盛夏時分,這裡應該是附近兒童戲水之地吧!
騎著摩托車回家的路上,順道拜訪了鄰近幾座古厝,這一帶的古厝十分密集,看得十
分過癮,這趟結合人文與自然的小旅行,真令人回味無窮啊!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山上你吃過的野菜
By Isla
at 2018-01-07T11:26
at 2018-01-07T11:26
郡大山
By Daniel
at 2018-01-06T15:13
at 2018-01-06T15:13
保慶宮-拔刀爾山 有無適合野餐 野炊地方
By Rebecca
at 2018-01-06T15:09
at 2018-01-06T15:09
奇萊主北 在黑色奇萊迎接金色的2018
By Queena
at 2018-01-05T21:35
at 2018-01-05T21:35
開普敦桌山攀岩者墜崖 2死1傷
By Hedda
at 2018-01-05T02:04
at 2018-01-05T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