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前睡魔祭:壯志英雄情、嬌艷美人姿 - 京都
By Dorothy
at 2015-08-25T22:30
at 2015-08-25T22:30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網誌: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942497
DAY-6 2015/8/3
-----------------------------------------------------------------
弘前ねぷたまつり;睡魔祭
官方網站:http://www.hirosaki-kanko.or.jp/web/edit.html?id=cat02_summer_neputa
日期:每年8/1~8/7
時間:
8/1~6:午後七時開始
8/7 :上午十時出發
地點:
8/1~4、7日:土手町
8/5~6:車站前、大町
祭典特色:扇形燈籠花車遊行
---------------------------------------------------------
【傳承】
弘前睡魔祭是弘前四大祭典之一。
盛夏夜中,無數繪有威猛武士圖樣的花車被推到大街上,伴隨著太鼓、笛聲。
眾多人群隨之起舞。不但驅走了盛夏的睡魔,也帶來了觀光的人潮。
關於弘前ねぷた祭的由來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平安時期的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製作的巨大人型改良而成。
也有人說是藩祖津輕為信,在京都盂蘭盆会製作的大燈籠流傳下來。
或是江戶時期的七夕『盆燈籠』演變而成。
而最普遍的說法,據說源自驅除炎熱夏季中農務繁忙時所產生的睡意的儀式。
儀式當中使用到的燈籠、燭火等道具之一被認為是睡魔燈籠。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在明治時期開始,
這樣的祭典就已經成為習慣,一代代的傳承下來了。
【預備】
離開植物園,已經是下午五點多,原先打算要去最後一個目標藤田紀念庭園。
但走出追手門後,無數的ねぷた已經就預備位置,沿著城跡一輛輛停放。
為了在兩個小時後的演出作好萬全準備,週遭的群眾也替祭點燈籠一一做調整。
而我們也趁著天色還明亮的時候,多拍幾張照片。
沿著護城河走,各種圖樣的ねぷた也是各顯風采。
同樣都是叫睡魔祭,但青森的ねぶた(NEBUTA)和弘前ねぷた(NEPUTA)卻各有不同。
不但名稱有BU 和 PU的差異,在造型上,
青森是立體造型的四方車輛,而弘前則以扇形為主。
少了立體造型可以表現手工藝技巧,弘前ねぷた的主要賣點,就是繪師的圖畫技巧。
前方的『鏡繪』,主要畫上武將的英勇躍動姿態,表現出『動』的一面。
受到江戶時期的浮世繪影響,
主題則是取自《三國志》、《水滸傳》以及日本傳說中的眾多英雄好漢。
俗話說:英雄配美人。因此背面的『見送り絵』,則是反過來,畫上歷史上的眾多美女。
至於身態,也大多就只是單純的立姿,展現出『靜』的一面。
而燈籠上的邊框紋路,也配合著主題和繪師技巧,各自展現自我創意了。
由於還未到正式上場時間,因此路邊的ねぷた,也有不少還在整備中。
因此也可以藉由縫隙,一窺內部的構造。
作風豪邁的日本人,除了車輛之外,
竟然也直接出動推土機拉著花車走,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等待】
走到追手門前的櫻大通,這裡就是待會祭典的會場了。
或許是弘前祭典的名聲沒有青森大,還是說遊客多從車站方向過來。
起點位置的街道上,還有不少空位。
看著四周的日本人,有些用膠帶在地上貼一圈,
有些則是鋪上塑膠地墊,或是直接搬出幾張椅子,放置在路邊。
這就是祭典的佔位文化。而當地的日本人,也都默認此規矩,
並不會將無人看管的膠帶撕掉或移去旁邊。
而兩手空空的我們,只好放下背包,一屁股坐在人行道上,慢慢的等待祭典開始。
雖然身在樹蔭下,夕陽的餘光不至於威脅到我們,
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還是不容易打發。
將便利商店的便當與飲料享用完畢後,還有許久的時間。
幸好在店內買了一本祭典的簡介可以打發時間,透過上面的些許漢字和圖畫照片,
即便是不懂日文,仍然慢慢了解日本的文化。
【正會】
等到晚上七點,終於開始了活動。在巨大的太鼓聲引導中,各隊伍也慢慢前行。
ねぷた的遊行隊伍有一定的順序,對於祭典文化不了解的我們,
也是一邊低頭看著說明手冊,一邊感受祭典風情。
而登場隊伍雖多,但大致按照圖上的方式依序出場。基本形式並沒有太多變化。
首先帶頭進場的是『先燈籠、町印』,
透過上面的文字、圖案,宣告接下來進場的是哪些團體。
有的也將繪畫主題事先寫在上面,以免大家看不懂。
至於歷年榮獲諸多獎項的隊伍,也豪氣的將獎章列在上頭,吸引眾人的目光。
金魚造型的小燈籠,也是祭典的特色之一。
相較巨型花車體積龐大,只能乖乖在正中線行進;
這些造型小巧、僅需1~2人就可操作的小花車。可是在路上橫衝直撞,貼近觀眾坐席。
緊接在後的則是『前ねぷた』,也就是小型的花車。
有些和巨型花車一般,製作成扇形,正反面也都畫上圖畫。
也有些則是各種立體變化造型,或是動漫人物、或是青森名產,
甚至直接用城堡造型,宣傳意味濃厚。
緊接在後面,則是由許多『曳手』拉著的巨型ねぷた。
兩條長繩連接花車,眾多的町內男女老幼,
一同拉著繩子,引導車輛前進,產生出一種團結感。
但從繩子的鬆緊度來看,或許實際推車的,還是底下的幾位肌肉壯漢。
至於這些小弟弟小妹妹,大概也只是上去湊人數,
對於真正的車輛行進,幫不上多大的忙。
到了最後,祭典的主角扇形ねぷた終於登場。
大型的花車正面,描繪了眾多的英雄豪傑。
透過誇張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展現豪邁的英雄氣概。
內容題材則出自各種中日故事,其中也包含了華人熟悉的《三國志》、《水滸傳》。
在自己國內已經慢慢凋零、不受重視的文化,卻在異國之地用另一種面貌傳承下去。
讓自稱為『中華文化道統』的華人,有點不慎噓唏的感受。
當然,可別看完正面圖案,就呆呆的讓車子走過去了。
扇形ねぷた的另一賣點是背面美人圖。有別於正面的英雄豪情,背面顯的就比較文靜了。
眾多美人圖,一樣出自各種歷史傳說。
在孫夫人、一丈青等人的陪伴下,消弭了些許殺伐之氣。
手冊上說,通常正反面的圖案會有劇情相關,
但看了幾個作品,還是找不出到底哪邊有關聯了?
【幼兒園作品】
在眾多作品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反到是某所幼稚園的花車。
雖然不像專業畫家一樣豪情萬丈、筆法精湛。
但是不加修飾的簡約圖案,更顯得童稚可愛。
尤其是巨型ねぷた的體積龐大,若真是由幼稚園孩子合力完成裝飾彩繪,
那還是不簡單的一項任務。
隊伍最後,則是由太鼓、笛子與鑼鈸所組成的『雜子樂隊』。
透過基本的幾種祭典音樂,不但要炒熱氣氛,注入熱情與活力。
也透過曲目變化,告知前方眾人行進與停止。
夜色已深,遊行隊伍仍然持續出場,但由於車程的原因,使得我們不得不先行離開會場。
祭典期間,若不是投宿在當地,可要注意末班車的發車時刻。
沿著土手町直行,到了大街之上,兩旁的行人和攤位,滿滿的填塞在人行道兩側。
但為了趕上8:00的發車,還是得左閃右躲,奮力向前。
離開祭典大街後,在漆黑的街道上走了大約30分鐘,
終於抵達車站,搭上了回到青森的班車。
懷抱著不能看完全程的遺憾,回到旅館休息,結束了弘前的一日遊。
--
DAY-6 2015/8/3
-----------------------------------------------------------------
弘前ねぷたまつり;睡魔祭
官方網站:http://www.hirosaki-kanko.or.jp/web/edit.html?id=cat02_summer_neputa
日期:每年8/1~8/7
時間:
8/1~6:午後七時開始
8/7 :上午十時出發
地點:
8/1~4、7日:土手町
8/5~6:車站前、大町
祭典特色:扇形燈籠花車遊行
---------------------------------------------------------
【傳承】
弘前睡魔祭是弘前四大祭典之一。
盛夏夜中,無數繪有威猛武士圖樣的花車被推到大街上,伴隨著太鼓、笛聲。
眾多人群隨之起舞。不但驅走了盛夏的睡魔,也帶來了觀光的人潮。
關於弘前ねぷた祭的由來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平安時期的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製作的巨大人型改良而成。
也有人說是藩祖津輕為信,在京都盂蘭盆会製作的大燈籠流傳下來。
或是江戶時期的七夕『盆燈籠』演變而成。
而最普遍的說法,據說源自驅除炎熱夏季中農務繁忙時所產生的睡意的儀式。
儀式當中使用到的燈籠、燭火等道具之一被認為是睡魔燈籠。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在明治時期開始,
這樣的祭典就已經成為習慣,一代代的傳承下來了。
【預備】
離開植物園,已經是下午五點多,原先打算要去最後一個目標藤田紀念庭園。
但走出追手門後,無數的ねぷた已經就預備位置,沿著城跡一輛輛停放。
為了在兩個小時後的演出作好萬全準備,週遭的群眾也替祭點燈籠一一做調整。
而我們也趁著天色還明亮的時候,多拍幾張照片。
沿著護城河走,各種圖樣的ねぷた也是各顯風采。
同樣都是叫睡魔祭,但青森的ねぶた(NEBUTA)和弘前ねぷた(NEPUTA)卻各有不同。
不但名稱有BU 和 PU的差異,在造型上,
青森是立體造型的四方車輛,而弘前則以扇形為主。
少了立體造型可以表現手工藝技巧,弘前ねぷた的主要賣點,就是繪師的圖畫技巧。
前方的『鏡繪』,主要畫上武將的英勇躍動姿態,表現出『動』的一面。
受到江戶時期的浮世繪影響,
主題則是取自《三國志》、《水滸傳》以及日本傳說中的眾多英雄好漢。
俗話說:英雄配美人。因此背面的『見送り絵』,則是反過來,畫上歷史上的眾多美女。
至於身態,也大多就只是單純的立姿,展現出『靜』的一面。
而燈籠上的邊框紋路,也配合著主題和繪師技巧,各自展現自我創意了。
由於還未到正式上場時間,因此路邊的ねぷた,也有不少還在整備中。
因此也可以藉由縫隙,一窺內部的構造。
作風豪邁的日本人,除了車輛之外,
竟然也直接出動推土機拉著花車走,真的讓人大開眼界。
【等待】
走到追手門前的櫻大通,這裡就是待會祭典的會場了。
或許是弘前祭典的名聲沒有青森大,還是說遊客多從車站方向過來。
起點位置的街道上,還有不少空位。
看著四周的日本人,有些用膠帶在地上貼一圈,
有些則是鋪上塑膠地墊,或是直接搬出幾張椅子,放置在路邊。
這就是祭典的佔位文化。而當地的日本人,也都默認此規矩,
並不會將無人看管的膠帶撕掉或移去旁邊。
而兩手空空的我們,只好放下背包,一屁股坐在人行道上,慢慢的等待祭典開始。
雖然身在樹蔭下,夕陽的餘光不至於威脅到我們,
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還是不容易打發。
將便利商店的便當與飲料享用完畢後,還有許久的時間。
幸好在店內買了一本祭典的簡介可以打發時間,透過上面的些許漢字和圖畫照片,
即便是不懂日文,仍然慢慢了解日本的文化。
【正會】
等到晚上七點,終於開始了活動。在巨大的太鼓聲引導中,各隊伍也慢慢前行。
ねぷた的遊行隊伍有一定的順序,對於祭典文化不了解的我們,
也是一邊低頭看著說明手冊,一邊感受祭典風情。
而登場隊伍雖多,但大致按照圖上的方式依序出場。基本形式並沒有太多變化。
首先帶頭進場的是『先燈籠、町印』,
透過上面的文字、圖案,宣告接下來進場的是哪些團體。
有的也將繪畫主題事先寫在上面,以免大家看不懂。
至於歷年榮獲諸多獎項的隊伍,也豪氣的將獎章列在上頭,吸引眾人的目光。
金魚造型的小燈籠,也是祭典的特色之一。
相較巨型花車體積龐大,只能乖乖在正中線行進;
這些造型小巧、僅需1~2人就可操作的小花車。可是在路上橫衝直撞,貼近觀眾坐席。
緊接在後的則是『前ねぷた』,也就是小型的花車。
有些和巨型花車一般,製作成扇形,正反面也都畫上圖畫。
也有些則是各種立體變化造型,或是動漫人物、或是青森名產,
甚至直接用城堡造型,宣傳意味濃厚。
緊接在後面,則是由許多『曳手』拉著的巨型ねぷた。
兩條長繩連接花車,眾多的町內男女老幼,
一同拉著繩子,引導車輛前進,產生出一種團結感。
但從繩子的鬆緊度來看,或許實際推車的,還是底下的幾位肌肉壯漢。
至於這些小弟弟小妹妹,大概也只是上去湊人數,
對於真正的車輛行進,幫不上多大的忙。
到了最後,祭典的主角扇形ねぷた終於登場。
大型的花車正面,描繪了眾多的英雄豪傑。
透過誇張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展現豪邁的英雄氣概。
內容題材則出自各種中日故事,其中也包含了華人熟悉的《三國志》、《水滸傳》。
在自己國內已經慢慢凋零、不受重視的文化,卻在異國之地用另一種面貌傳承下去。
讓自稱為『中華文化道統』的華人,有點不慎噓唏的感受。
當然,可別看完正面圖案,就呆呆的讓車子走過去了。
扇形ねぷた的另一賣點是背面美人圖。有別於正面的英雄豪情,背面顯的就比較文靜了。
眾多美人圖,一樣出自各種歷史傳說。
在孫夫人、一丈青等人的陪伴下,消弭了些許殺伐之氣。
手冊上說,通常正反面的圖案會有劇情相關,
但看了幾個作品,還是找不出到底哪邊有關聯了?
【幼兒園作品】
在眾多作品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反到是某所幼稚園的花車。
雖然不像專業畫家一樣豪情萬丈、筆法精湛。
但是不加修飾的簡約圖案,更顯得童稚可愛。
尤其是巨型ねぷた的體積龐大,若真是由幼稚園孩子合力完成裝飾彩繪,
那還是不簡單的一項任務。
隊伍最後,則是由太鼓、笛子與鑼鈸所組成的『雜子樂隊』。
透過基本的幾種祭典音樂,不但要炒熱氣氛,注入熱情與活力。
也透過曲目變化,告知前方眾人行進與停止。
夜色已深,遊行隊伍仍然持續出場,但由於車程的原因,使得我們不得不先行離開會場。
祭典期間,若不是投宿在當地,可要注意末班車的發車時刻。
沿著土手町直行,到了大街之上,兩旁的行人和攤位,滿滿的填塞在人行道兩側。
但為了趕上8:00的發車,還是得左閃右躲,奮力向前。
離開祭典大街後,在漆黑的街道上走了大約30分鐘,
終於抵達車站,搭上了回到青森的班車。
懷抱著不能看完全程的遺憾,回到旅館休息,結束了弘前的一日遊。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羽田空港~秋葉原 9月開始試行船運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8-25T22:27
at 2015-08-25T22:27
京都賞楓推薦-烈燄之王東福寺
By Genevieve
at 2015-08-25T22:24
at 2015-08-25T22:24
日本 京都 東福寺 必訪超人氣賞楓名所
By Hedy
at 2015-08-25T21:59
at 2015-08-25T21:59
9月東京五天四夜 行程請益
By Barb Cronin
at 2015-08-25T21:40
at 2015-08-25T21:40
東京 新宿站 HARBS 大排長龍的蛋糕店
By John
at 2015-08-25T21:32
at 2015-08-25T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