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九份.金瓜石 - 旅遊

By Kristin
at 2012-11-05T14:42
at 2012-11-05T14:42
Table of Contents
星期日九點初客滿的火車坐到瑞芳鎮,沒有先訂位,一路從板橋站到瑞芳有點累。
下了火車,往來月台間的地下道,熱門景點指標很明顯的標示著出口方向,原熟悉的車站
對面客運站牌,因為人潮太多,現已往前移了百公尺遠,只得再往前找,瑞芳鎮上滿是流
動的遊客。
因為來過很多次,知道要先逛完九份再轉往金瓜石,這樣才不會在回程時,在九份上車會
一路山路晃到瑞芳,甚至會因車客滿,在九份時直接被過站不停(回程時在九份果真遇上
了,幸虧我們是有練過的)
吃碗50元的綜合魚丸是我們今天的早餐,在將近十一點時,蠻多的店家,也差不多這時候
才陸續開門營業,在星期日的早上。
也因為這樣,我們才免於踫上連吃碗湯都要等座位的盛況。這也是我們打的如意算盤-在
九份吃飽飽,等人潮大暴滿時離開,到金瓜石好好參觀,順道當餐後散步幫助消化。
因為來過太多次了,現在九份對我們來說,就跟逛個擁擠夜市沒兩樣。
早期還很認真的一路逛一路做人文記錄,九份文史工作室聽的拿的資料,回來還好好研讀
,逛的地方也不會只是魚丸、肉丸、芋粿..這些填五臟廟的地方,這樣逛法沒什麼「深度
」,不過較符合一般人的「程度」。
除了吃,整條人潮洶湧的老街裏,不時有著有趣的商家,套句廣告辭裏-什麼都有、什麼
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像那間賣木質明信片的,每張都很有趣且貼近生活。
這些個各式各樣的愛台灣,都可以拿來當行李牌了。比個人七月換新護照時,在外交部領
事事務局,拿到的免費台灣造型行李牌還要醒目。
門口的大印章,做為店招一目瞭然,再顯目不過了!
山間賣海產,說不上那裏特產的香腸..果真什麼都賣。。
阿柑姨的店是複合式餐飲,賣芋圓及風景。排隊的人潮順階梯而下,跟轉角賣養身滷味的
排隊人龍混雜在一塊。
客人先在狹窄的店門口,從因不斷的點餐人龍,因而不太耐煩的店員手中,拿好自己點的
芋圓,往疑是民宅內室的屋裏深入。
那有個能面壁(不,是面窗)的山間風景可對著用餐,不過矮凳窄窗條並不好坐。這天灰
茫茫一片,不太能領略有什麼意境。
老實說,不是在星火點點夜闌時,CP值並不高,包括一口咬下也不太會彈起的芋圓。或許
,附廁所及洗手台這項,還算有一點點加分。
沿著階梯標榜懷舊、藝術、搞怪的商店林立,老闆還會不時出來吆喝著遊客入內參觀。九
份現在是大型的吃喝玩樂園,至少週休假日是。
絡繹不絕的遊客潮,讓原本沒落礦業社區的九份又活了過來,連護理長這種專才都來這賣
起滷味,可見商機有多大,可以吸引這麼跳tone的轉業。看著排隊的人潮一路由攤前排彎
進階梯往上,這真是轉業配合專業成功的案例。
「丰」字型的階梯路-豎崎路仍舊是茶館林立,不同的是現在散客無法隨心所欲,隨時入
座,因為用餐的尖峰時間,都被旅行社國外團體客包下了,完全是觀光取向的生態。
看到有個像防空洞的石壁門,其實是別有洞天的。
首先要先通過山城建築特有的「穿屋巷」,然後才會發現裏面隱藏著一家「芋仔蕃薯」茶
館。因為不打算泡茶(覺得泡茶好像就要在木柵貓空較有fu~),我們從後面住家後院繞出
來原先的豎崎路階梯,往下續行。
這之前,發現了某一住家後院涼亭裏孤單的單人板凳。坐在這裏可遠眺遠方山與海,而且
不見任何喧囂。把滿空煞風景的電線拿掉,可以拍一張「我在山城九份。天氣陰!」的照
片。
順著豎崎路一路往下,經過可愛的貓狗圖案用品商店,越往階梯下,越見遊人稀少,但也
越顯靜謐。
建於日據時代,而被許多廣告及電影取景過的昇平戲院,大概是我們駐足九份的最後一站
。
接著便在郵局旁搭客運繼續轉往不到四公里外的金瓜石。正午頭頂的太陽熱到爆,幸虧偶
有的山風吹來,能散點熱。
相對於九份,金瓜石的遊客潮就少點,但假日還是很熱鬧,曾經平日來,爬上黃金神社,
都只有我們一組遊人。
在原為台汽車站的旅遊服務中心門口,遇上預告有巴士到黃金瀑布、陰陽海等的免費導覽
解說,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一樣仍舊走我們熟門熟路的旅遊順序,。
先略過排在門外等入內參觀的四連棟,畢竟在兩點前佇立在毒太陽下,我怕我會融化掉,
哈哈~~ 雖然當天排隊也只不過要花個十分鐘多一點。
順路往前行進,位於郵局前,往上幾階的太子賓館是最先參觀的景點。個人對日式房屋有
莫名的喜愛,這座1922至今已九十年歷史的檜、杉木建築,不使用鐵釘以木頭榫接方式建
造,加上雅緻的日式庭園造景,雖然不能入內實地參觀,也覺有股興奮感。
賓館後方往上的高台可以一窺整個賓館全景。
再循個人無力一鼓作氣爬完的階梯,上到的黃金博物館園區。
首先看到的本山五坑,入新舊坑道體驗可以讓遊客稍稍了解,礦工們在日治時代如何建立
起「東亞第一金都」的辛苦與危險。不過因為也是要排隊等待,就先又往隔棟的展示館走
。
黃金館分兩層,第一層以採礦相關歷史及文物為主題展示,這要花點時間細讀,利慾薰心
的本性,讓我們只稍停留便直奔二樓,畢竟那塊大黃金光聽就讓人心跳加速了。
雖然飾金在二樓絕對不是主角,但是在「生命的金河」這個展出單元中,仍然有些金品很
明顯的吸引了我的目光。
像那老舊金飾盒裏展出的飾品。尤其是那對黃金手鐲,我有一對相似的,但雕的是龍鳳
,雖然寬幅只有展品1/2,但厚度比之為厚,那是媽媽打給我的嫁妝。
我已說好未來傳給兩個女兒了,價值不計,而在傳承做娘的心意。
很難想像鎮館之寶-999純金的大金磚,就這樣近距離地放在透明櫃中展示,不很大的體積
卻重達220kg。左右兩邊的圓洞可供遊客伸手進去觸踫,不知日久,金磚會不會因而凹一
小塊?
現場提示大金磚當日金價及現值,研究那一長串數字,還不如直接排隊等著摸大金磚來得
有趣。
金瓜石祭五臟廟的攤位不多也分散,但推本山五坑入坑準備室旁的薑汁豆花攤,古老傳統
的豆花,入口即化,沒有任何花俏的配料,就是搭冷或熱薑湯,但卻極美味。
離開黃金博物館園區,往階梯下回到四連棟前排隊,前一梯次剛好進去,稍等了十分鐘,
就順利進入參觀。
四連棟是日治時代礦區日本職員的宿舍,四戶連成一棟,2005年10月以「修舊如舊」的方
式,將全部建築先解體再修復組裝回去。2007年4月才再開放參觀,遊客入內先觀看DVD短
片介紹,再由導覽解說員循線在室內一一導覽。
因為一梯次進入的遊客頗多,室內走道狹窄,加上前面導覽員解說快速,走在隊伍後面的
人根本聽不到或來不及對照(不過幸好解說員特別指出的室內防空洞有看到),所以全程很
是走馬看花,也許平日人少時來參觀,效果會好點。
我們以為金瓜石最後一任日本礦業所長-三毛菊次郎宅有開放參觀,便順階而下找尋,沒
想到僅能在圍籬外探頭,但也因此下到時雨中學附近,最後沿著巷弄到馬路上,不過這邊
一樣有客運搭至瑞芳。
這天有點累,主要是大太陽下在金瓜石這裏各景點間走動參觀,不過早幾年參觀金瓜石都
沒像這樣仔細。還算有收獲。
圖文參考版:http://www.wretch.cc/blog/LKKOBS/25014292
--
下了火車,往來月台間的地下道,熱門景點指標很明顯的標示著出口方向,原熟悉的車站
對面客運站牌,因為人潮太多,現已往前移了百公尺遠,只得再往前找,瑞芳鎮上滿是流
動的遊客。
因為來過很多次,知道要先逛完九份再轉往金瓜石,這樣才不會在回程時,在九份上車會
一路山路晃到瑞芳,甚至會因車客滿,在九份時直接被過站不停(回程時在九份果真遇上
了,幸虧我們是有練過的)
吃碗50元的綜合魚丸是我們今天的早餐,在將近十一點時,蠻多的店家,也差不多這時候
才陸續開門營業,在星期日的早上。
也因為這樣,我們才免於踫上連吃碗湯都要等座位的盛況。這也是我們打的如意算盤-在
九份吃飽飽,等人潮大暴滿時離開,到金瓜石好好參觀,順道當餐後散步幫助消化。
因為來過太多次了,現在九份對我們來說,就跟逛個擁擠夜市沒兩樣。
早期還很認真的一路逛一路做人文記錄,九份文史工作室聽的拿的資料,回來還好好研讀
,逛的地方也不會只是魚丸、肉丸、芋粿..這些填五臟廟的地方,這樣逛法沒什麼「深度
」,不過較符合一般人的「程度」。
除了吃,整條人潮洶湧的老街裏,不時有著有趣的商家,套句廣告辭裏-什麼都有、什麼
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像那間賣木質明信片的,每張都很有趣且貼近生活。
這些個各式各樣的愛台灣,都可以拿來當行李牌了。比個人七月換新護照時,在外交部領
事事務局,拿到的免費台灣造型行李牌還要醒目。
門口的大印章,做為店招一目瞭然,再顯目不過了!
山間賣海產,說不上那裏特產的香腸..果真什麼都賣。。
阿柑姨的店是複合式餐飲,賣芋圓及風景。排隊的人潮順階梯而下,跟轉角賣養身滷味的
排隊人龍混雜在一塊。
客人先在狹窄的店門口,從因不斷的點餐人龍,因而不太耐煩的店員手中,拿好自己點的
芋圓,往疑是民宅內室的屋裏深入。
那有個能面壁(不,是面窗)的山間風景可對著用餐,不過矮凳窄窗條並不好坐。這天灰
茫茫一片,不太能領略有什麼意境。
老實說,不是在星火點點夜闌時,CP值並不高,包括一口咬下也不太會彈起的芋圓。或許
,附廁所及洗手台這項,還算有一點點加分。
沿著階梯標榜懷舊、藝術、搞怪的商店林立,老闆還會不時出來吆喝著遊客入內參觀。九
份現在是大型的吃喝玩樂園,至少週休假日是。
絡繹不絕的遊客潮,讓原本沒落礦業社區的九份又活了過來,連護理長這種專才都來這賣
起滷味,可見商機有多大,可以吸引這麼跳tone的轉業。看著排隊的人潮一路由攤前排彎
進階梯往上,這真是轉業配合專業成功的案例。
「丰」字型的階梯路-豎崎路仍舊是茶館林立,不同的是現在散客無法隨心所欲,隨時入
座,因為用餐的尖峰時間,都被旅行社國外團體客包下了,完全是觀光取向的生態。
看到有個像防空洞的石壁門,其實是別有洞天的。
首先要先通過山城建築特有的「穿屋巷」,然後才會發現裏面隱藏著一家「芋仔蕃薯」茶
館。因為不打算泡茶(覺得泡茶好像就要在木柵貓空較有fu~),我們從後面住家後院繞出
來原先的豎崎路階梯,往下續行。
這之前,發現了某一住家後院涼亭裏孤單的單人板凳。坐在這裏可遠眺遠方山與海,而且
不見任何喧囂。把滿空煞風景的電線拿掉,可以拍一張「我在山城九份。天氣陰!」的照
片。
順著豎崎路一路往下,經過可愛的貓狗圖案用品商店,越往階梯下,越見遊人稀少,但也
越顯靜謐。
建於日據時代,而被許多廣告及電影取景過的昇平戲院,大概是我們駐足九份的最後一站
。
接著便在郵局旁搭客運繼續轉往不到四公里外的金瓜石。正午頭頂的太陽熱到爆,幸虧偶
有的山風吹來,能散點熱。
相對於九份,金瓜石的遊客潮就少點,但假日還是很熱鬧,曾經平日來,爬上黃金神社,
都只有我們一組遊人。
在原為台汽車站的旅遊服務中心門口,遇上預告有巴士到黃金瀑布、陰陽海等的免費導覽
解說,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一樣仍舊走我們熟門熟路的旅遊順序,。
先略過排在門外等入內參觀的四連棟,畢竟在兩點前佇立在毒太陽下,我怕我會融化掉,
哈哈~~ 雖然當天排隊也只不過要花個十分鐘多一點。
順路往前行進,位於郵局前,往上幾階的太子賓館是最先參觀的景點。個人對日式房屋有
莫名的喜愛,這座1922至今已九十年歷史的檜、杉木建築,不使用鐵釘以木頭榫接方式建
造,加上雅緻的日式庭園造景,雖然不能入內實地參觀,也覺有股興奮感。
賓館後方往上的高台可以一窺整個賓館全景。
再循個人無力一鼓作氣爬完的階梯,上到的黃金博物館園區。
首先看到的本山五坑,入新舊坑道體驗可以讓遊客稍稍了解,礦工們在日治時代如何建立
起「東亞第一金都」的辛苦與危險。不過因為也是要排隊等待,就先又往隔棟的展示館走
。
黃金館分兩層,第一層以採礦相關歷史及文物為主題展示,這要花點時間細讀,利慾薰心
的本性,讓我們只稍停留便直奔二樓,畢竟那塊大黃金光聽就讓人心跳加速了。
雖然飾金在二樓絕對不是主角,但是在「生命的金河」這個展出單元中,仍然有些金品很
明顯的吸引了我的目光。
像那老舊金飾盒裏展出的飾品。尤其是那對黃金手鐲,我有一對相似的,但雕的是龍鳳
,雖然寬幅只有展品1/2,但厚度比之為厚,那是媽媽打給我的嫁妝。
我已說好未來傳給兩個女兒了,價值不計,而在傳承做娘的心意。
很難想像鎮館之寶-999純金的大金磚,就這樣近距離地放在透明櫃中展示,不很大的體積
卻重達220kg。左右兩邊的圓洞可供遊客伸手進去觸踫,不知日久,金磚會不會因而凹一
小塊?
現場提示大金磚當日金價及現值,研究那一長串數字,還不如直接排隊等著摸大金磚來得
有趣。
金瓜石祭五臟廟的攤位不多也分散,但推本山五坑入坑準備室旁的薑汁豆花攤,古老傳統
的豆花,入口即化,沒有任何花俏的配料,就是搭冷或熱薑湯,但卻極美味。
離開黃金博物館園區,往階梯下回到四連棟前排隊,前一梯次剛好進去,稍等了十分鐘,
就順利進入參觀。
四連棟是日治時代礦區日本職員的宿舍,四戶連成一棟,2005年10月以「修舊如舊」的方
式,將全部建築先解體再修復組裝回去。2007年4月才再開放參觀,遊客入內先觀看DVD短
片介紹,再由導覽解說員循線在室內一一導覽。
因為一梯次進入的遊客頗多,室內走道狹窄,加上前面導覽員解說快速,走在隊伍後面的
人根本聽不到或來不及對照(不過幸好解說員特別指出的室內防空洞有看到),所以全程很
是走馬看花,也許平日人少時來參觀,效果會好點。
我們以為金瓜石最後一任日本礦業所長-三毛菊次郎宅有開放參觀,便順階而下找尋,沒
想到僅能在圍籬外探頭,但也因此下到時雨中學附近,最後沿著巷弄到馬路上,不過這邊
一樣有客運搭至瑞芳。
這天有點累,主要是大太陽下在金瓜石這裏各景點間走動參觀,不過早幾年參觀金瓜石都
沒像這樣仔細。還算有收獲。
圖文參考版:http://www.wretch.cc/blog/LKKOBS/25014292
--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2-11-07T21:29
at 2012-11-07T21:29
Related Posts
蜜月自助:走進天堂的原型 模里西斯

By Tom
at 2012-11-05T13:10
at 2012-11-05T13:10
樂遊全台 打卡秀照片 賺萬元購物金

By Zora
at 2012-11-05T09:35
at 2012-11-05T09:35
請幫忙安排旅遊行程~

By Eartha
at 2012-11-05T00:00
at 2012-11-05T00:00
東京住哪區到各地方的交通方便?

By Todd Johnson
at 2012-11-05T00:00
at 2012-11-05T00:00
這樣行程OK嗎?!

By Una
at 2012-11-05T00:00
at 2012-11-05T00:00
月底一家人想到埔里玩玩(一天行程)。
請問:
高雄直達寶島時代→埔里酒廠→沿路到大黑松小倆口-埔里元首館→日月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