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縣的發源地:呉竹文庫、手取川古戰場 - 京都
By Hedy
at 2012-09-05T23:46
at 2012-09-05T23:46
Table of Contents
石川縣的發源地—白山・呉竹書庫、手取川古戦場
有圖網誌版:http://y-arc.blogspot.jp/2012/09/blog-post.html
一大早,拿著事先買好的青春十八車票從京都出發。
因為正好遇上盂蘭盆連休,就算換車還是一路站到福井才終於有空位可以坐。
首先先來到金澤,本來想先把行李拿去GusetHouse放,
不過突然想起來現在是他們的休息兼整理時間,所以就把行李放在車站的寄物櫃,
前往無人的「小舞子」站。因為無人,當然也沒有地圖可以拿。
大概因為正值中午最熱的時候,也沒有什麼路人可以問路,所以只好拿手機出來定位。
呉竹文庫是大正11年由熊田源太郎在自家別館開設的私人圖書館,
現在除了有當時留下來的的藏書之外,也有許多熊田家的遺品、藝術品等。
除了傳統日式建築一定有和室之外,也有當時少見的同一棟建築裡同時有茶室跟洋室。
我會來到這裡除了他面對手取川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裡的藏書。
在台灣日治時期我外公曾經將部份中國文學故事跟小說翻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行,
但目前連日本的國會圖書館都只有資料沒有原本,所以我想試試看這裡能不能找到。
不過很可惜最後還是沒有就是了。
在準備離開呉竹文庫的時候,
櫃台的阿姨過來跟我說這張門票跟手取川對岸的石川ルーツ交流館是共通卷,
所以我決定沿著手取川河岸慢慢散步過去。
在呉竹文庫的停車場有手取川古戰場的石碑,
上面刻著「上杉織田手取川之戰遠望之地」,
還有形容最後信長公敗退逃走的狂歌和解說。
天正四年,謙信帶著約兩萬的兵力從越後逐漸將領地擴張到能登,
卻在包圍號稱北陸地方最堅固的七尾城的中途,因為關東北条氏的攻勢越來越強烈,
在各盟友的求援下暫時撤退回春日山城。
就在謙信撤退後,能登國國主畠山氏再度將能登國內被謙信攻下的領土一一奪回,
天正五年七月,謙信再次前往能登。為了對抗謙信的七尾城包圍戰,
畠山氏讓農民等一般民眾也在城內避難,
但卻因城內產生的廢棄物無法運出城外而產生嚴重的瘟疫,
年幼的當家也在這場瘟疫中不幸喪命。
畠山家的重臣長続連認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於是向派自己的兒子到安土城向織田信長求援;
信長也認為再繼續讓謙信擴張領土下去恐怕會威脅到自己,
於是決定派以柴田勝家為首的部隊一萬八千人先發,自己也帶著三萬兵力前往能登。
但就在織田軍即將到達能登前,
長年不滿長続連實質掌控政權的親上杉派家臣遊佐続光和温井景隆等人私下和上杉軍和解
從內部暗殺了包含長続連在內的長家一族及所有反抗者,七尾城終於落城。
兩天後,謙信也佔領了聯繫加賀國跟能登國的交通要塞:末森城。
由於織田軍還不知道七尾城已經落城,柴田勝家仍然帶著大軍朝著七尾城前進。
雖然對方不知道上杉軍的動向,但已經察覺到織田軍路線的謙信直接從七尾城出發,
並進入松任城準備和織田軍決戰。
就在柴田軍全軍在深夜終於過了手取川後,他們終於接到了七尾城已經落城、
還有謙信現在在松任城的情報。雖然當下決定馬上撤兵,但謙信見機不可失上前追擊,
加上連日豪雨溪水暴漲,在河邊來不及撤退的戰死者和淹死者超過千人;
雖然信長本隊並沒有直接參與、柴田隊的重要家臣武將也全員生還,
但織田軍終以敗退收場,也讓信長知道謙信的確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沿著手取川河岸來到美川大橋,橋的兩邊一邊可以遠望日本海、
另一邊就是已經什麼都沒有留下的一級河川手取川古戰場。因為天氣很好,
也終於讓我發現在呉竹文庫的時候一直聽到的直升機的螺旋槳聲是從何而來的了。
沿著河岸來到石川ルーツ交流館,這裡是前石川縣廳,
而石川縣的前身石川藩的「石川」兩字據說也是從手取川的別稱石川而來。
雖然現在的石川縣廳已經轉移到縣內最熱鬧的金澤市了,
電車距離約40分鐘的白山市的觀光客也變得十分稀少,
但如果對石川的歷史、或者日本的古書籍有興趣的話,
在前往金澤玩的時候可以花個半天來一趟白山,體會不同於金澤和能登的悠閒風景。
※呉竹文庫建築內部拍攝需要申請許可,可當日申請。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大阪黑門南海通難波心齋橋筋
By Ula
at 2012-09-05T10:28
at 2012-09-05T10:28
鞍馬、貴船~京都之奥座敷
By Kristin
at 2012-09-04T16:32
at 2012-09-04T16:32
挑戰極限大阪京都親子行(第三天:銀閣寺
By Selena
at 2012-09-04T09:16
at 2012-09-04T09:16
廣島岡山大阪京都沾醬油之旅
By Megan
at 2012-09-03T23:25
at 2012-09-03T23:25
在上野租車往河口湖出發啦
By Lydia
at 2012-09-03T11:11
at 2012-09-03T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