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嘴山、翠翠谷生態保育區 - 健行
![Elizabeth avatar](/img/girl3.jpg)
By Elizabeth
at 2009-10-20T14:26
at 2009-10-20T14:26
Table of Contents
網路圖文好讀:http://carpet.pixnet.net/blog/post/1638245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有『三保』:就是指夢幻湖、磺嘴山、鹿角坑溪三處生態保護區,
每一個生態保護區都有其特殊的生態景觀。
每一個生態保護區都有其特殊的生態景觀。凡是要進入生態保護區內,必需申請獲准,
否則擅自闖入是違法的行為。磺嘴山位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北區,七星山以東的最高峰,
也是磺嘴山系的首峰,海拔912公尺,磺嘴山本體是錐型火山,山形龐大,山頂為馬蹄
形舊噴火口,缺口朝北,直徑約500公尺左右,深則約60公尺積水成池為磺嘴池,是台
北近郊著名的山峰之一。
資料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
路線規劃:擎天崗→磺嘴山(含翠翠谷)→擎天崗原路返回
艾芭怪颱雖僅在巴士海峽滯留,卻造成全台幾乎兩個星期看不見太陽的壞天氣。
週日難得放晴,有陽光秋高氣爽的天氣就是登山的最好日子了,否則下週好像
又有盧碧颱風。
由冷水坑上擎天崗再往石梯嶺方向的途中,即可看見磺嘴山生態保護區的入口,
在入口處投入入山申請表後,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開始今日旅程。
首先經過一片柳杉林,狹小的泥逕更令人感受自然原始地氣息,雖然經過星期六
整天的日照,但仍然有些泥濘處必須小心。
到達避難小屋後,遠望即可看見磺嘴山翠亮地閃耀在和日之中。
巧遇巡山員一行五、六人,看他們手上拿著些類似表單、記錄簿在做山林記錄。
我們把準備好的資料交予他做些簡單核對,在巡山員祝福我們登山愉快後,繼續前行。
紫珠又稱杜虹花,是台灣特有種。低海拔灌叢常見植物。在野地裡能看見如此顏色鮮
豔的果實,令人驚奇。
百兩金,成熟時鮮紅的核果為其特色。
沿途的芒草皆長比人都高,前行又增加了一些難處,除了一邊要注意腳下的路況,
一邊要用雙手撥開芒草,建議登山一定要帶手套啊。
泳行在一遍芒草的池中後,終於來到一小片有開闊視野的平地,可俯望今日的另一
目的地--翠翠谷。
狹長的谷地中,一個個小池子在陽光下串成一條銀鏈。
一番陡上的狹逕後,終於上了山頂,不過還不是三角點,但在這裡可以清楚地看見
馬蹄形的舊火山口地形,視野非常遼闊,遠處隱約看得見的白色帶狀應是金山岬角
沿岸,火山口中即是磺嘴池。
在這裡遇見了永和登山隊準備要下山,感謝他們讓與一雙手套給我們的隊員。
沒想到也遇到老外登山隊...這算正妹嗎?XD
在稍作休息後,繼續往三角點前進,這裡的芒草更密更長,看見路徑更難了,防迷地線幾
乎沒有作用,被我們戲稱:「有路才看得見,沒路時就看不見的地線」。
還好靠著有經驗的領隊,在老馬識途帶領下終上三角點。
據領隊說四年前三角點處還是一遍綠油油地草地,沒想到芒草長得這麼高了,擋住原本
該是開闊的視野,有些可惜。
下山之後轉往翠翠谷。一遍生態豐富的山谷溼地,平坦翠綠的草地有沼澤交錯其中,孕育
澎湃的生命力,夏天,這裡的蛙可是會多到滿出來。
伴隨著蟲叫蛙鳴,身心靈在這裡得到完全靜憩。
時至日斜,出了保育區的關口,黃金般的夕日已將擎天崗的秋芒染成一遍黃,倏乎間,
又染成一遍紅,色溫變化之快令人咋舌驚訝,我趕緊拿出相機,希望能為此美景做些
記錄影像。
在開闊的原野上,微涼的西風更令人感受秋意已漸,不得不趕緊腳步下山了,沒人想在
令人敬畏的山裡頭摸黑行走。
今天約莫走了14K,腳步疲累沈重,晚上應是一個好眠的夜晚吧,今日得以上磺嘴山生
態保育區,看見不一樣的陽明山,感謝艾貝杉登山隊所有隊員的陪同,有你們能一起爬
山健行,真的很開心。
--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有『三保』:就是指夢幻湖、磺嘴山、鹿角坑溪三處生態保護區,
每一個生態保護區都有其特殊的生態景觀。
每一個生態保護區都有其特殊的生態景觀。凡是要進入生態保護區內,必需申請獲准,
否則擅自闖入是違法的行為。磺嘴山位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北區,七星山以東的最高峰,
也是磺嘴山系的首峰,海拔912公尺,磺嘴山本體是錐型火山,山形龐大,山頂為馬蹄
形舊噴火口,缺口朝北,直徑約500公尺左右,深則約60公尺積水成池為磺嘴池,是台
北近郊著名的山峰之一。
資料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
路線規劃:擎天崗→磺嘴山(含翠翠谷)→擎天崗原路返回
艾芭怪颱雖僅在巴士海峽滯留,卻造成全台幾乎兩個星期看不見太陽的壞天氣。
週日難得放晴,有陽光秋高氣爽的天氣就是登山的最好日子了,否則下週好像
又有盧碧颱風。
由冷水坑上擎天崗再往石梯嶺方向的途中,即可看見磺嘴山生態保護區的入口,
在入口處投入入山申請表後,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開始今日旅程。
首先經過一片柳杉林,狹小的泥逕更令人感受自然原始地氣息,雖然經過星期六
整天的日照,但仍然有些泥濘處必須小心。
到達避難小屋後,遠望即可看見磺嘴山翠亮地閃耀在和日之中。
巧遇巡山員一行五、六人,看他們手上拿著些類似表單、記錄簿在做山林記錄。
我們把準備好的資料交予他做些簡單核對,在巡山員祝福我們登山愉快後,繼續前行。
紫珠又稱杜虹花,是台灣特有種。低海拔灌叢常見植物。在野地裡能看見如此顏色鮮
豔的果實,令人驚奇。
百兩金,成熟時鮮紅的核果為其特色。
沿途的芒草皆長比人都高,前行又增加了一些難處,除了一邊要注意腳下的路況,
一邊要用雙手撥開芒草,建議登山一定要帶手套啊。
泳行在一遍芒草的池中後,終於來到一小片有開闊視野的平地,可俯望今日的另一
目的地--翠翠谷。
狹長的谷地中,一個個小池子在陽光下串成一條銀鏈。
一番陡上的狹逕後,終於上了山頂,不過還不是三角點,但在這裡可以清楚地看見
馬蹄形的舊火山口地形,視野非常遼闊,遠處隱約看得見的白色帶狀應是金山岬角
沿岸,火山口中即是磺嘴池。
在這裡遇見了永和登山隊準備要下山,感謝他們讓與一雙手套給我們的隊員。
沒想到也遇到老外登山隊...這算正妹嗎?XD
在稍作休息後,繼續往三角點前進,這裡的芒草更密更長,看見路徑更難了,防迷地線幾
乎沒有作用,被我們戲稱:「有路才看得見,沒路時就看不見的地線」。
還好靠著有經驗的領隊,在老馬識途帶領下終上三角點。
據領隊說四年前三角點處還是一遍綠油油地草地,沒想到芒草長得這麼高了,擋住原本
該是開闊的視野,有些可惜。
下山之後轉往翠翠谷。一遍生態豐富的山谷溼地,平坦翠綠的草地有沼澤交錯其中,孕育
澎湃的生命力,夏天,這裡的蛙可是會多到滿出來。
伴隨著蟲叫蛙鳴,身心靈在這裡得到完全靜憩。
時至日斜,出了保育區的關口,黃金般的夕日已將擎天崗的秋芒染成一遍黃,倏乎間,
又染成一遍紅,色溫變化之快令人咋舌驚訝,我趕緊拿出相機,希望能為此美景做些
記錄影像。
在開闊的原野上,微涼的西風更令人感受秋意已漸,不得不趕緊腳步下山了,沒人想在
令人敬畏的山裡頭摸黑行走。
今天約莫走了14K,腳步疲累沈重,晚上應是一個好眠的夜晚吧,今日得以上磺嘴山生
態保育區,看見不一樣的陽明山,感謝艾貝杉登山隊所有隊員的陪同,有你們能一起爬
山健行,真的很開心。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Oscar avatar](/img/cat2.jpg)
By Oscar
at 2009-10-23T19:44
at 2009-10-23T19:44
![Franklin avatar](/img/cat3.jpg)
By Franklin
at 2009-10-27T12:29
at 2009-10-27T12:29
![James avatar](/img/cat4.jpg)
By James
at 2009-10-29T12:49
at 2009-10-29T12:49
![Candice avatar](/img/cat1.jpg)
By Candice
at 2009-10-31T15:28
at 2009-10-31T15:28
![Carol avatar](/img/cat2.jpg)
By Carol
at 2009-11-03T20:01
at 2009-11-03T20:01
![Belly avatar](/img/cat3.jpg)
By Belly
at 2009-11-05T21:12
at 2009-11-05T21:12
![Gary avatar](/img/cat5.jpg)
By Gary
at 2009-11-08T01:09
at 2009-11-08T01:09
![Candice avatar](/img/cat4.jpg)
By Candice
at 2009-11-10T07:14
at 2009-11-10T07:14
Related Posts
98.10.18皇帝殿虎頭蜂多
![Hardy avatar](/img/beret.jpg)
By Hardy
at 2009-10-18T22:26
at 2009-10-18T22:26
能高越嶺
![Daph Bay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Daph Bay
at 2009-10-17T21:43
at 2009-10-17T21:43
2009/1009-1011 白姑大山:行車資訊、水源、路況、蜂?虻?
![Valerie avatar](/img/girl2.jpg)
By Valerie
at 2009-10-15T21:59
at 2009-10-15T21:59
08/09班夫影展World Tour 宣傳影片
![Kristin avatar](/img/girl4.jpg)
By Kristin
at 2009-10-15T00:39
at 2009-10-15T00:39
日本北海道羊蹄山賞雪記
![Thomas avatar](/img/cat4.jpg)
By Thomas
at 2009-10-14T15:31
at 2009-10-14T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