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 + 高山索道Via Ferrata - 飛簷走壁 - 健行
By Agatha
at 2017-09-19T00:27
at 2017-09-19T00:27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版
https://laxic.blogspot.tw/2017/09/via-ferrata.html
登頂H4,095.2m的羅氏峰(Low's Peak)的山友們,開始順著稍早走上來的大岩塊,循著地
上的白色粗麻繩,往山下移動。此刻,藍天與青山交互輝映,天寬地闊的景致,搭配高山
索道Via Ferrata,是再適合不過了呢!
日出後的山頂幾乎空無一人,再度回到平靜。這也是SSL攀登神山的一般固定模式,2點半
夜出發,5點破曉登頂,8點山屋整裝,10點下山歸途。當然還有進階的攀登其他山峰與攀
爬岩壁活動,難度較高,相對就沒那麼多人選擇。
看似平滑的花崗岩,表面非常粗糙,絲毫不用擔心腳底打滑。趁著大夥沿途用相機記錄美
景之餘,加大腳步回到隊伍前方。
南峰(South Peak)那獨特的峰頂,就像Facebook按讚的手勢,是登頂照後另一個熱門拍照
景點。
稜線上的三座石塊,最左是醜姊妹峰(Ugly Sisters Peak),最右是東姑阿都拉曼峰
(Tunku Abdul Rahman Peak)。後來Via Ferrata的教練還特別向我們介紹這座以馬來西亞
第一任首相,也是馬來西亞國父來名命的山峰。
中間的是斷掉一耳的驢耳峰(Donkey Ears Peak),長長的耳朵不知道滾到山下哪裡去了。
次高的聖約翰峰(St. John's Peak),高度4,091m,與羅氏峰(Low's Peak)對望。
初醒的陽光,馬上就把東邊向陽面拉升到熱帶地區該有的溫度。
指引路線的白繩消失在視覺斷層的邊緣,腳下的雲海漸漸消散,略能俯瞰大地。
來到南峰旁,感覺峰頂就在不遠處,有股想奔去登頂的衝動。
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集合點在南峰東面的平緩地,左前方岩塊邊緣的兩個小點,就是
集合處。在此與local guides暫別,前去與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教練會合。
回望,山上已經空無一人,驢耳的右耳也露了出來。
煙消雲散後,青山層疊,遠方與神山毗鄰的是沙巴第二高峰 - 特魯斯馬迪山 Mt
Trusmadi (H2,642m)。
簡單休息後著裝,馬上就要開始挑戰高山索道Via Ferrata。
Via ferrata源自義大利語,意為Iron Road,鐵之路。最早發源在義大利與奧地利的阿爾
卑斯山區,利用簡易的鐵梯、吊橋及防護,作為連結位在高海拔山區的村莊聯絡交通。第
一次世界大戰時,也採這模式讓士兵快速翻越高山地形。這種攀爬岩壁的方式,成了阿爾
卑斯山廣為流行的運動,其中最經典的是位在義大利布倫塔山脈(Dolomiti_di_Brenta)的
Via delle Bocchette。
神山的Via Ferrata有兩條路線,Low’s Peak Circuit Route (LPC)和Walk the Torq
Route (WTT)。我們選的是Low’s Peak Circuit Route (LPC),路線長度約1.2km。路線
短的Walk the Torq Route (WTT),路線長度約430m,集合點在Sayat-Sayat Check Point
附近。
五人組成一繩隊,一繩隊配一位教練,隊伍第一位為隊長,教練殿後。分好隊後,各隊帶
開各自著裝。今天總共四隊,前三隊都是台灣隊伍,第四隊則來自新加坡。
實戰與練習在心理上還是有所差異,視覺所見的寬闊,有時反而成了障礙重重的暴露感,
不過我倒是蠻樂在其中的。由於前方卡關,讓我們第三小隊趁著空檔坐在地上好好享受眼
前的景致。
約5分鐘後,終於輪到我們上場,從海拔3,776m開始下降,迫不及待了!
其實,只要勇敢跨出峭壁的第一步,心理恐懼就會消失一大半。
Low’s Peak Circuit Route (LPC)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利用腳掌般大小的
鐵環、鐵片,在陡峭的南峰南壁上橫渡及垂降,也是花最久時間的路段。
山壁下綠色樹叢中的小方塊,Gunting Lagadan、Laban Rata,還有我們住的Pendant hut
,就連排球場都清晰可見。
我們一路上重複著昨日在山屋練習的動作,將身上的確保繩從岩壁上的鉤環繞出,再繞入
下一個鉤環。扣環則是一路掛在鋼索上,偶幾處轉折,就要像玩益智玩具般,改變扣環的
方向。
累了,雙手大膽放開,就算身向後仰,也安全無虞。
五個隊員綁在一起,除了手邊忙著解圈繞圈,也要留意彼此的前後距離,快慢相互配合。
而教練隨時都笑得很開心,這股愉悅的氛圍很有感染力,即使剛開始手忙腳亂,也覺得玩
得很開心。
好在前面兩隊的速度沒有很快,讓我們第三隊有充裕的時間停著欣賞美景。
一個半小時後,終於有個小平台可以歇息,不過這也才第一部份的一半路程而已。
趴在光禿禿的岩壁上,想躲避炙熱陽光,除了腳下的影子外,其餘連半處都沒有。夜半登
頂保暖的外套仍裹在身上,但也懶的脫下放入背包,因為也擔心一個手滑,背包就滾下山
壁。
休息過後的重頭戲,就是兩座鋼索橋,又稱Monkey Bridge。看似平穩的木板橋面,踩上
去左右前後擺啊擺,刺激度大增。沁涼的山風爬上山壁,身心的涼感也都大增。
教練仍是笑容可掬,用帥氣的姿勢幫我們拍照。
抬頭仰望,我們緩緩的、一步一步的移動,不知不覺就攀下這麼遠的距離。不過這片岩壁
還沒有結束,往下還有一大段距離,那麼就繼續奮戰吧。
第二座Monkey Bridge就在第一座下方不遠處,這回可是連木板都沒了,腳底只剩一條鋼
索。
歷經約3個小時,終於能夠暫時離開岩壁,進入熱帶樹林之中,終於也能解開繩索,好好
休息一番。
第二階段的熱帶樹林並不長,步行在石塊間,緩緩而下。穿出樹林,在雲霧繚繞的平緩地
,再次大休,因為等會第三階段,是費勁的體力活。
峭直的山壁,如同一座巨大的城牆。要是下大雨,這片山壁就會多出好幾道飛洩的瀑布。
接著,我們再次組起繩隊,扣上確保,走上陡峭的山壁。這回由教練帶頭,我們則在後面
相互拉扯,走太慢會被前一位拉,走太快會被後一位拖住,要彼此相互配合。不過即便一
路拉來拉去,還是玩得相當愉快,因為我們的教練臉上隨時都是笑嘻嘻的。
第三階段的半途,能看到一旁山壁上的鋼索階梯,便是另一條路程較短的Walk the Torq
Route (WTT)。WTT路線雖短,應該也是蠻刺激的,因為我們不時聽到一旁傳來的尖叫聲。
在陡坡上奮戰了半小時,爬上最後一段岩塊,接回地震後開闢的新步道 - Ranau Trail,
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部分也就來到終點。
大合照後,教練聯繫了Laban Rata幫我們準備午餐,等會我們就能填飽饑腸轆轆的肚子。
午後一點半,其他登山客在登頂回到山屋後,就會在10點下山,此刻Laban Rat幾乎是被
我們包場囉。
飽足一頓,下午回到Pendant Hut,再住一晚,不用今天就趕著下山。
優閒的午後,可以躺回床上補眠,也能喝著茶、寫明信片、看著明天登頂的隊伍為索道而
練習。
或著,到山屋外走走晃晃,讚嘆花崗岩山體上的奇峰怪石。
上午進行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南峰南面岩壁。
再來欣賞一場local guides之間的高山排球,大概也只有他們有如此能耐能跑跑跳跳。
晚上是小杜的慶生會,背蛋糕上來的夥伴真是太有心了!
海拔3,200多的熱帶地區,晚上的戶外溫度並不太冷,睡前就跑到排球場拍攝星空。
山腳下的亞庇閃閃發亮,市區許多Bar也是營業到深夜,只是這幾次來都沒什麼機會去小
酌一杯。
清晨的天空一碧如洗,邊享用著早餐,邊望著窗外的岩壁,回味著昨日Via Ferrata的難
忘體驗。
兩座Monkey Bridge也相當清晰,甚至能發現幾個小點在岩壁上緩緩移動著。
東姑阿都拉曼峰(Tunku Abdul Rahman Peak)峰腳下的白色缺角,是地震後的傷痕。
在神山待了兩晚,是時候該下山了。謝謝Mountain Torq舒適的山屋、和藹可親的教練,
還有完美的天氣,後會有期。
經過一夜充足的休息,6K的下坡路走的愜意。山頭也不時探出樹梢來送別。
除了登山客之外,不時會遇見跑山的跑者,他們應該是正為了下半年的神山國際攀登賽
(Mt Kinabalu International Climbathon)做準備。
最常擦身而過的是當地Portor,背著令人吃驚的物資及補給,往來登山口與Laban Rata,
真是令人尊敬與感激。
每當在涼亭休息,就又會看見一批Portors背著物資往山上行。不禁想起第一次來此,我
的local guide尋得我們的同意後,在途中幫忙夥伴搬運木材至Laban Rata,沒多久便又
回來找我們。想到他那皮夾克、牛仔褲、all star帆布鞋的裝備,讓我們佩服的五體投地
。
正值清明連假,一路上也有許多台灣隊伍,交會時總會寒喧幾句。眼前這兩位小朋友,精
神奕奕又很嗨。
最後一小段緩緩的階梯上坡路,夥伴們陸續回到Timpohon Gate,此趟神山索道的行程也
來到終點。
回到神山國家公園總部,與協助我們登頂local guides一一致謝道別。
領完神山登頂證書與Via Ferrata證書,最後來送別的,是Mountain Torq門外的小貓咪。
一路喵喵喵,真是惹人憐愛。
正午,搭上Mountain Torq安排好的接駁車,離開神山國家公園。那麼就後會有期!也真
心希望因地震無限期封閉的馬西勞自然園區及Mesilau Trail能早日修復!
2016.04
--
https://laxic.blogspot.tw/2017/09/via-ferrata.html
登頂H4,095.2m的羅氏峰(Low's Peak)的山友們,開始順著稍早走上來的大岩塊,循著地
上的白色粗麻繩,往山下移動。此刻,藍天與青山交互輝映,天寬地闊的景致,搭配高山
索道Via Ferrata,是再適合不過了呢!
日出後的山頂幾乎空無一人,再度回到平靜。這也是SSL攀登神山的一般固定模式,2點半
夜出發,5點破曉登頂,8點山屋整裝,10點下山歸途。當然還有進階的攀登其他山峰與攀
爬岩壁活動,難度較高,相對就沒那麼多人選擇。
看似平滑的花崗岩,表面非常粗糙,絲毫不用擔心腳底打滑。趁著大夥沿途用相機記錄美
景之餘,加大腳步回到隊伍前方。
南峰(South Peak)那獨特的峰頂,就像Facebook按讚的手勢,是登頂照後另一個熱門拍照
景點。
稜線上的三座石塊,最左是醜姊妹峰(Ugly Sisters Peak),最右是東姑阿都拉曼峰
(Tunku Abdul Rahman Peak)。後來Via Ferrata的教練還特別向我們介紹這座以馬來西亞
第一任首相,也是馬來西亞國父來名命的山峰。
中間的是斷掉一耳的驢耳峰(Donkey Ears Peak),長長的耳朵不知道滾到山下哪裡去了。
次高的聖約翰峰(St. John's Peak),高度4,091m,與羅氏峰(Low's Peak)對望。
初醒的陽光,馬上就把東邊向陽面拉升到熱帶地區該有的溫度。
指引路線的白繩消失在視覺斷層的邊緣,腳下的雲海漸漸消散,略能俯瞰大地。
來到南峰旁,感覺峰頂就在不遠處,有股想奔去登頂的衝動。
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集合點在南峰東面的平緩地,左前方岩塊邊緣的兩個小點,就是
集合處。在此與local guides暫別,前去與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教練會合。
回望,山上已經空無一人,驢耳的右耳也露了出來。
煙消雲散後,青山層疊,遠方與神山毗鄰的是沙巴第二高峰 - 特魯斯馬迪山 Mt
Trusmadi (H2,642m)。
簡單休息後著裝,馬上就要開始挑戰高山索道Via Ferrata。
Via ferrata源自義大利語,意為Iron Road,鐵之路。最早發源在義大利與奧地利的阿爾
卑斯山區,利用簡易的鐵梯、吊橋及防護,作為連結位在高海拔山區的村莊聯絡交通。第
一次世界大戰時,也採這模式讓士兵快速翻越高山地形。這種攀爬岩壁的方式,成了阿爾
卑斯山廣為流行的運動,其中最經典的是位在義大利布倫塔山脈(Dolomiti_di_Brenta)的
Via delle Bocchette。
神山的Via Ferrata有兩條路線,Low’s Peak Circuit Route (LPC)和Walk the Torq
Route (WTT)。我們選的是Low’s Peak Circuit Route (LPC),路線長度約1.2km。路線
短的Walk the Torq Route (WTT),路線長度約430m,集合點在Sayat-Sayat Check Point
附近。
五人組成一繩隊,一繩隊配一位教練,隊伍第一位為隊長,教練殿後。分好隊後,各隊帶
開各自著裝。今天總共四隊,前三隊都是台灣隊伍,第四隊則來自新加坡。
實戰與練習在心理上還是有所差異,視覺所見的寬闊,有時反而成了障礙重重的暴露感,
不過我倒是蠻樂在其中的。由於前方卡關,讓我們第三小隊趁著空檔坐在地上好好享受眼
前的景致。
約5分鐘後,終於輪到我們上場,從海拔3,776m開始下降,迫不及待了!
其實,只要勇敢跨出峭壁的第一步,心理恐懼就會消失一大半。
Low’s Peak Circuit Route (LPC)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利用腳掌般大小的
鐵環、鐵片,在陡峭的南峰南壁上橫渡及垂降,也是花最久時間的路段。
山壁下綠色樹叢中的小方塊,Gunting Lagadan、Laban Rata,還有我們住的Pendant hut
,就連排球場都清晰可見。
我們一路上重複著昨日在山屋練習的動作,將身上的確保繩從岩壁上的鉤環繞出,再繞入
下一個鉤環。扣環則是一路掛在鋼索上,偶幾處轉折,就要像玩益智玩具般,改變扣環的
方向。
累了,雙手大膽放開,就算身向後仰,也安全無虞。
五個隊員綁在一起,除了手邊忙著解圈繞圈,也要留意彼此的前後距離,快慢相互配合。
而教練隨時都笑得很開心,這股愉悅的氛圍很有感染力,即使剛開始手忙腳亂,也覺得玩
得很開心。
好在前面兩隊的速度沒有很快,讓我們第三隊有充裕的時間停著欣賞美景。
一個半小時後,終於有個小平台可以歇息,不過這也才第一部份的一半路程而已。
趴在光禿禿的岩壁上,想躲避炙熱陽光,除了腳下的影子外,其餘連半處都沒有。夜半登
頂保暖的外套仍裹在身上,但也懶的脫下放入背包,因為也擔心一個手滑,背包就滾下山
壁。
休息過後的重頭戲,就是兩座鋼索橋,又稱Monkey Bridge。看似平穩的木板橋面,踩上
去左右前後擺啊擺,刺激度大增。沁涼的山風爬上山壁,身心的涼感也都大增。
教練仍是笑容可掬,用帥氣的姿勢幫我們拍照。
抬頭仰望,我們緩緩的、一步一步的移動,不知不覺就攀下這麼遠的距離。不過這片岩壁
還沒有結束,往下還有一大段距離,那麼就繼續奮戰吧。
第二座Monkey Bridge就在第一座下方不遠處,這回可是連木板都沒了,腳底只剩一條鋼
索。
歷經約3個小時,終於能夠暫時離開岩壁,進入熱帶樹林之中,終於也能解開繩索,好好
休息一番。
第二階段的熱帶樹林並不長,步行在石塊間,緩緩而下。穿出樹林,在雲霧繚繞的平緩地
,再次大休,因為等會第三階段,是費勁的體力活。
峭直的山壁,如同一座巨大的城牆。要是下大雨,這片山壁就會多出好幾道飛洩的瀑布。
接著,我們再次組起繩隊,扣上確保,走上陡峭的山壁。這回由教練帶頭,我們則在後面
相互拉扯,走太慢會被前一位拉,走太快會被後一位拖住,要彼此相互配合。不過即便一
路拉來拉去,還是玩得相當愉快,因為我們的教練臉上隨時都是笑嘻嘻的。
第三階段的半途,能看到一旁山壁上的鋼索階梯,便是另一條路程較短的Walk the Torq
Route (WTT)。WTT路線雖短,應該也是蠻刺激的,因為我們不時聽到一旁傳來的尖叫聲。
在陡坡上奮戰了半小時,爬上最後一段岩塊,接回地震後開闢的新步道 - Ranau Trail,
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部分也就來到終點。
大合照後,教練聯繫了Laban Rata幫我們準備午餐,等會我們就能填飽饑腸轆轆的肚子。
午後一點半,其他登山客在登頂回到山屋後,就會在10點下山,此刻Laban Rat幾乎是被
我們包場囉。
飽足一頓,下午回到Pendant Hut,再住一晚,不用今天就趕著下山。
優閒的午後,可以躺回床上補眠,也能喝著茶、寫明信片、看著明天登頂的隊伍為索道而
練習。
或著,到山屋外走走晃晃,讚嘆花崗岩山體上的奇峰怪石。
上午進行高山索道Via Ferrata的南峰南面岩壁。
再來欣賞一場local guides之間的高山排球,大概也只有他們有如此能耐能跑跑跳跳。
晚上是小杜的慶生會,背蛋糕上來的夥伴真是太有心了!
海拔3,200多的熱帶地區,晚上的戶外溫度並不太冷,睡前就跑到排球場拍攝星空。
山腳下的亞庇閃閃發亮,市區許多Bar也是營業到深夜,只是這幾次來都沒什麼機會去小
酌一杯。
清晨的天空一碧如洗,邊享用著早餐,邊望著窗外的岩壁,回味著昨日Via Ferrata的難
忘體驗。
兩座Monkey Bridge也相當清晰,甚至能發現幾個小點在岩壁上緩緩移動著。
東姑阿都拉曼峰(Tunku Abdul Rahman Peak)峰腳下的白色缺角,是地震後的傷痕。
在神山待了兩晚,是時候該下山了。謝謝Mountain Torq舒適的山屋、和藹可親的教練,
還有完美的天氣,後會有期。
經過一夜充足的休息,6K的下坡路走的愜意。山頭也不時探出樹梢來送別。
除了登山客之外,不時會遇見跑山的跑者,他們應該是正為了下半年的神山國際攀登賽
(Mt Kinabalu International Climbathon)做準備。
最常擦身而過的是當地Portor,背著令人吃驚的物資及補給,往來登山口與Laban Rata,
真是令人尊敬與感激。
每當在涼亭休息,就又會看見一批Portors背著物資往山上行。不禁想起第一次來此,我
的local guide尋得我們的同意後,在途中幫忙夥伴搬運木材至Laban Rata,沒多久便又
回來找我們。想到他那皮夾克、牛仔褲、all star帆布鞋的裝備,讓我們佩服的五體投地
。
正值清明連假,一路上也有許多台灣隊伍,交會時總會寒喧幾句。眼前這兩位小朋友,精
神奕奕又很嗨。
最後一小段緩緩的階梯上坡路,夥伴們陸續回到Timpohon Gate,此趟神山索道的行程也
來到終點。
回到神山國家公園總部,與協助我們登頂local guides一一致謝道別。
領完神山登頂證書與Via Ferrata證書,最後來送別的,是Mountain Torq門外的小貓咪。
一路喵喵喵,真是惹人憐愛。
正午,搭上Mountain Torq安排好的接駁車,離開神山國家公園。那麼就後會有期!也真
心希望因地震無限期封閉的馬西勞自然園區及Mesilau Trail能早日修復!
2016.04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神山 + 高山索道Via Ferrata - H4095.2M
By Daniel
at 2017-09-19T00:22
at 2017-09-19T00:22
北部中級山及百岳訓練的山社
By Quintina
at 2017-09-18T23:58
at 2017-09-18T23:58
【問題】栗松路況以及小巴可至168處?
By Vanessa
at 2017-09-18T23:47
at 2017-09-18T23:47
雪山北峰沿途水況 詢問
By Jack
at 2017-09-18T20:46
at 2017-09-18T20:46
中級山或林道宿營不搭帳如何防螞蝗?
By Yuri
at 2017-09-18T15:55
at 2017-09-18T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