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美術館~祇園祭山鉾巡行(最佳地點 - 京都
By Linda
at 2016-08-13T20:32
at 2016-08-13T20:32
Table of Contents
【京都】移動的美術館~祇園祭山鉾巡行(含最佳觀賞地點)
圖多文多圖文版: http://marukoharuko.pixnet.net/blog/post/63891391
說到日本夏季風物詩,你想到什麼?
浴衣、花火,當然還有一生必去的祭典
雖說京都溽暑的威力驚人,罷特!
我敢發誓,衝祇園祭,真的很值得(右手心放左胸口)
京都三大祭典,分別是5月葵祭、7月祇園祭、還有10月時代祭
其中又以與大阪天神祭、東京神田祭並稱日本三大祭典的祇園祭最為知名
於2009年登錄為聯合國無形文化財的祇園祭,每年都會吸引數十萬人參與
祇園祭到底是什麼?
時序推至千年前,平安時期(西元869年)京都瘟疫肆虐
為了平息疫情,全國各地(當時有66個小國)打造共66台鉾車至京都
由主祭牛頭天王的八坂神社(時稱「祇園社」)為全民祈福消災,祇園祭由是開始
祇園祭為期一整個七月,每天都有特定的活動ing
近半世紀以來,以7/17的山鉾巡行達到高潮,可一次親賭33座華美的山鉾
其實祇園祭最初分為「前祭」、「前祭」兩部分
考量到祭典期間山鉾巡行對交通及店家的影響,50年前才決定將兩者合而為一
然而,維護傳統的呼聲從來沒斷過
加上回復前後祭反倒能「盡可能冷靜地享受祭典」
終於,祇園祭於2014年回歸傳統,恢復7/14~7/17的前祭及7/21~7/24後祭
7/17共有23座山鉾參與巡行,後祭則有10座
也就是說,想看盛大的場面,請於前祭造訪
想稍微免去人潮壅塞之苦,不妨考慮參加7/24的後祭,隔天還能直奔大阪天神祭
都幫你規劃好了有沒有好棒棒好貼心(刪)
祇園祭與其他祭典最大的不同
在於它並非官方由上而指揮,而是靠地方團結自主而推動
每個町有其代表性的山/鉾,平時仔細保存收藏
到了七月,一連串的祇園祭活動展開,便是山鉾華麗登場的時機
山鉾其實是山車與鉾車的合稱
前者體積較小、沒有輪子,重約2公噸,完全靠人力扛起
後者搭載「囃子方」(祭典樂隊),有屋頂,屋頂上還會立著高達20公尺的「真木」
輪高1.9公尺,重達7~9公噸的鉾車
推動已是一大考驗,轉彎(辻回し,つじまわし)更是山鉾巡行中最大的亮點
據信山鉾巡行時會帶走災厄,巡行結束時會立刻解體,象徵除靈成功
為了避免爭擾,自昭和28年(西元1953年)起
除了永遠打頭陣的長刀鉾、第5號函谷鉾、第21號放下鉾、第22號岩戸山、第23號(前祭
最末棒次)船鉾
會抽籤決定其他山鉾出場的順序
7/17九點,山鉾自四条烏丸出發,四条通向東,河原町轉彎向北,御池通時轉向西進
若要看辻回し,四条河原町轉角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御池通上備有付費觀賞席,想悠閒坐享山鉾巡行的朋友,不妨提早預約
既然有心來參加了,決定早起卡位
看前輩們分享經驗,五點半抵達都不算誇張
清晨四點起床用餐梳洗打理,東摸西摸,抵達阪急河原町站前轉角已是六點
在這區等待的人約莫二、三十位,眾人沿花台坐下,更專業的還自備椅子
猶豫著是要在這兒呢還是過馬路到0101前?
注意到高架攝影機的杯杯,心想這兒應是王位無誤,便緊貼著杯杯(噗)
後來聽到在杯杯前方、有過祇園祭經驗的台灣同胞們說
為了確保能在此最佳觀賞地點,他們可是凌晨兩點就來了,不禁深感佩服
七點半,身後已是滿滿人頭,警方也開始拉封鎖線
不知為何,今年花台到欄杆之間的空地禁止進入,自然引起小小的火爆情緒
八點多斷續下起了雨,近九點雨完全停歇,但太陽公公就這麼躲起來了
往好的方面來看,陰(但不涼)天對體力耗損較小
缺點就是不少山鉾為了防雨,紛紛罩上了塑膠套,well…
百喇為,負責我們這區的警察,真帥(羞)
經過三個小時的等待,第一波高潮出現在9點
因為山鉾真木高達20公尺,為了安全起見,高島屋對面的交通號誌會轉向
號誌成功轉向之際,響起山鉾巡行的第一波掌聲
20分鐘後,人群開始騷動,因為長刀鉾已從四条通彼方緩緩現身
站在四条河原町轉角唯一的缺點
就是看不到長刀鉾生稚兒在四条麩屋町切斷注連繩、象徵山鉾巡行的開始
轉彎時間到了,原先兩名杯杯級音頭取(指揮鉾車者)增加為四名,帥氣地綁上頭巾
車方依現場狀況鋪設軌道並撒水增加阻力
準備完全,音頭取們齊喊:よ,よ,よいのせ,よいのせ!
並將折扇往欲轉動方向使勁伸出
在喊出最後「せ」的摸門特偌大的山鉾跟著轉動,現場掌聲不斷,罷特!
也曾出現過「せ」也喊了、折扇也揮了的尷尬摸門特,嗯…
一般大概轉三次就能完成90度轉向
不愧是打頭陣的老大哥,長刀鉾華麗演出辻回し
四位指揮轉彎的杯杯級音頭取退場,換成中年型男飛撲空中繼續巡行,超帥!(羞扭)
〈各山鉾介紹內容太長自主刪除跳結論〉
從清晨6點站到正午12點,光是六小時不間斷的久站都是鮮少經歷的體力挑戰
如何在禮儀欠缺訓練的人的推擠及拐子襲擊下堅持屹立不搖也是個考驗
23座山鉾全通過河原四条町轉彎處、人潮散去之際,真有種「啊~終於完了」的解脫感
然而,之後坐在咖啡館裡放鬆,想起白天的種種,深深有股奇幻的感受
千年傳統與堅持在眼前上演,是
與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人一同單純地為眼前的事物喝采加油,更是
若問我祇園祭值不值的參加?答案百分之兩百是肯定的
不過,若非對攝影有百分之兩千的熱情,無須清晨卡位,九點再到非轉角區觀賞
光是欣賞移動的美術館,就能體驗難以忘懷的感動!
--
圖多文多圖文版: http://marukoharuko.pixnet.net/blog/post/63891391
說到日本夏季風物詩,你想到什麼?
浴衣、花火,當然還有一生必去的祭典
雖說京都溽暑的威力驚人,罷特!
我敢發誓,衝祇園祭,真的很值得(右手心放左胸口)
京都三大祭典,分別是5月葵祭、7月祇園祭、還有10月時代祭
其中又以與大阪天神祭、東京神田祭並稱日本三大祭典的祇園祭最為知名
於2009年登錄為聯合國無形文化財的祇園祭,每年都會吸引數十萬人參與
祇園祭到底是什麼?
時序推至千年前,平安時期(西元869年)京都瘟疫肆虐
為了平息疫情,全國各地(當時有66個小國)打造共66台鉾車至京都
由主祭牛頭天王的八坂神社(時稱「祇園社」)為全民祈福消災,祇園祭由是開始
祇園祭為期一整個七月,每天都有特定的活動ing
近半世紀以來,以7/17的山鉾巡行達到高潮,可一次親賭33座華美的山鉾
其實祇園祭最初分為「前祭」、「前祭」兩部分
考量到祭典期間山鉾巡行對交通及店家的影響,50年前才決定將兩者合而為一
然而,維護傳統的呼聲從來沒斷過
加上回復前後祭反倒能「盡可能冷靜地享受祭典」
終於,祇園祭於2014年回歸傳統,恢復7/14~7/17的前祭及7/21~7/24後祭
7/17共有23座山鉾參與巡行,後祭則有10座
也就是說,想看盛大的場面,請於前祭造訪
想稍微免去人潮壅塞之苦,不妨考慮參加7/24的後祭,隔天還能直奔大阪天神祭
都幫你規劃好了有沒有好棒棒好貼心(刪)
祇園祭與其他祭典最大的不同
在於它並非官方由上而指揮,而是靠地方團結自主而推動
每個町有其代表性的山/鉾,平時仔細保存收藏
到了七月,一連串的祇園祭活動展開,便是山鉾華麗登場的時機
山鉾其實是山車與鉾車的合稱
前者體積較小、沒有輪子,重約2公噸,完全靠人力扛起
後者搭載「囃子方」(祭典樂隊),有屋頂,屋頂上還會立著高達20公尺的「真木」
輪高1.9公尺,重達7~9公噸的鉾車
推動已是一大考驗,轉彎(辻回し,つじまわし)更是山鉾巡行中最大的亮點
據信山鉾巡行時會帶走災厄,巡行結束時會立刻解體,象徵除靈成功
為了避免爭擾,自昭和28年(西元1953年)起
除了永遠打頭陣的長刀鉾、第5號函谷鉾、第21號放下鉾、第22號岩戸山、第23號(前祭
最末棒次)船鉾
會抽籤決定其他山鉾出場的順序
7/17九點,山鉾自四条烏丸出發,四条通向東,河原町轉彎向北,御池通時轉向西進
若要看辻回し,四条河原町轉角自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御池通上備有付費觀賞席,想悠閒坐享山鉾巡行的朋友,不妨提早預約
既然有心來參加了,決定早起卡位
看前輩們分享經驗,五點半抵達都不算誇張
清晨四點起床用餐梳洗打理,東摸西摸,抵達阪急河原町站前轉角已是六點
在這區等待的人約莫二、三十位,眾人沿花台坐下,更專業的還自備椅子
猶豫著是要在這兒呢還是過馬路到0101前?
注意到高架攝影機的杯杯,心想這兒應是王位無誤,便緊貼著杯杯(噗)
後來聽到在杯杯前方、有過祇園祭經驗的台灣同胞們說
為了確保能在此最佳觀賞地點,他們可是凌晨兩點就來了,不禁深感佩服
七點半,身後已是滿滿人頭,警方也開始拉封鎖線
不知為何,今年花台到欄杆之間的空地禁止進入,自然引起小小的火爆情緒
八點多斷續下起了雨,近九點雨完全停歇,但太陽公公就這麼躲起來了
往好的方面來看,陰(但不涼)天對體力耗損較小
缺點就是不少山鉾為了防雨,紛紛罩上了塑膠套,well…
百喇為,負責我們這區的警察,真帥(羞)
經過三個小時的等待,第一波高潮出現在9點
因為山鉾真木高達20公尺,為了安全起見,高島屋對面的交通號誌會轉向
號誌成功轉向之際,響起山鉾巡行的第一波掌聲
20分鐘後,人群開始騷動,因為長刀鉾已從四条通彼方緩緩現身
站在四条河原町轉角唯一的缺點
就是看不到長刀鉾生稚兒在四条麩屋町切斷注連繩、象徵山鉾巡行的開始
轉彎時間到了,原先兩名杯杯級音頭取(指揮鉾車者)增加為四名,帥氣地綁上頭巾
車方依現場狀況鋪設軌道並撒水增加阻力
準備完全,音頭取們齊喊:よ,よ,よいのせ,よいのせ!
並將折扇往欲轉動方向使勁伸出
在喊出最後「せ」的摸門特偌大的山鉾跟著轉動,現場掌聲不斷,罷特!
也曾出現過「せ」也喊了、折扇也揮了的尷尬摸門特,嗯…
一般大概轉三次就能完成90度轉向
不愧是打頭陣的老大哥,長刀鉾華麗演出辻回し
四位指揮轉彎的杯杯級音頭取退場,換成中年型男飛撲空中繼續巡行,超帥!(羞扭)
〈各山鉾介紹內容太長自主刪除跳結論〉
從清晨6點站到正午12點,光是六小時不間斷的久站都是鮮少經歷的體力挑戰
如何在禮儀欠缺訓練的人的推擠及拐子襲擊下堅持屹立不搖也是個考驗
23座山鉾全通過河原四条町轉彎處、人潮散去之際,真有種「啊~終於完了」的解脫感
然而,之後坐在咖啡館裡放鬆,想起白天的種種,深深有股奇幻的感受
千年傳統與堅持在眼前上演,是
與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人一同單純地為眼前的事物喝采加油,更是
若問我祇園祭值不值的參加?答案百分之兩百是肯定的
不過,若非對攝影有百分之兩千的熱情,無須清晨卡位,九點再到非轉角區觀賞
光是欣賞移動的美術館,就能體驗難以忘懷的感動!
--
All Comments
By Kelly
at 2016-08-15T01:07
at 2016-08-15T01:07
Related Posts
東京5天4夜行程請益
By Olivia
at 2016-08-13T20:23
at 2016-08-13T20:23
東京 8/13 人家是多算我是少算
By Hedwig
at 2016-08-13T19:14
at 2016-08-13T19:14
世界貿易中心大樓 觀看夜景與東京鐵塔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8-13T18:40
at 2016-08-13T18:40
東京6天5夜行程請益
By Leila
at 2016-08-13T18:21
at 2016-08-13T18:21
北海道七天六夜行程
By Irma
at 2016-08-13T18:04
at 2016-08-13T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