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英格蘭名山--Monadnock Mountain - 健行
By Madame
at 2010-06-22T11:46
at 2010-06-22T11:46
Table of Contents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evanzxcv/sets/72157624204154381/
[Google地圖] http://tinyurl.com/2dafk9f
[登山地圖] http://www.monadnocktrails.com/monadnockhiking.pdf
- -
[前言]
Monadnock Mountain位於新罕布夏州西南方,
海拔965公尺(3165英呎),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相當著名的山.
雖然海拔不算特別高,只能算是郊山,但比四周的平地高出六百公尺,
而且附近方圓50公里左右都沒有更高的山峰,
(上面Google地圖拉遠一點看,就可看出此山拔地而起)
加上山頂是裸露的岩石,展望非常壯觀,
天氣晴朗時,可以看見新英格蘭全部六州、一百公里外波士頓的高樓大廈、
麻州最高峰Mt.Greylock、新罕布夏最高峰Mt.Washington,
及佛蒙特州最高峰Mt.Mansfield(但相當難).
"Monadnock"這個名字來自美國原住民Abenaki族語,用來描述一種山,
但並不能確定正確的語源,可能意指"獨立的山",
後來Monadnock這個字被美國地理學家拿來用,
指的是所有平原上因為風化作用殘餘下來的獨立山峰.
在很多資料上,Monadnock都"號稱"是全美國最多人、全世界第二多人攀登的山峰,
僅次於日本富士山,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恐怕有滿大的嘴砲成份 XD
儘管如此,此山的確自古以來就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極富盛名:
著名的文學家愛默生跟梭羅,都經常攀登此山;
此山也成為許多畫作、新詩、甚至是歌劇及交響樂的主題.
- -
[遊記]
在一個多月之前,宿舍就籌辦了Monadnock的登山活動,
原本計畫在兩週前(6/4)登山,但因氣象預報有80%的降雨機率而延期--
可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天氣變幻莫測,當天整個白天除非常悶熱外,卻風和日麗,滴雨未下.
延到兩週後的6/20,這天預報依然有50%降雨機率,
但領隊Daniel說,既然上次80%都沒下雨,這次天氣應該只會更好,
除提醒大家要攜帶雨具以外,依然決定照常舉行登山.
畢竟週末假日一大早沒幾個人爬得起來,
儘管早上四點多天就亮了,大家9:50才出發,Monadnock離波士頓約兩小時車程,
沿途天氣陰晴不定,還下了一場只持續兩分鐘的傾盆大雨.
在接近登山口的5公里左右,進入一個小鎮Jeffrey,
此時即可看到遠處Monadnock的獨特山形.
抵達登山口時已經是中午,這裡收取門票每人$4美金,
登山口有兩個大停車場,其中一個已經客滿,
售票亭前的馬路上還有"請耐心排隊等候"的標示,
可見這個地方假日的確是非常熱鬧的.
但這天大概天氣悶熱,加上預報可能下雨,所以遊客並沒有想像中多.
登山口還有洗手間、遊客中心及一間小雜貨店.
下午一點開始登山.Monadnock有十幾條登山路線,山上禁止攜帶寵物與露營.
我們計畫沿著最熱門的White Dot Trail(直達山頂)上登,再從White Cross Trail下山.
[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路線上的記號,前者路上有漆白點,後者則是白色╳字]
兩條路大約都有2英里(3.2公里)長,垂直爬升量約為550公尺,大致可分為三個部份:
前三分之一大多是具有大小石塊、平緩上升泥土路,在不算茂密的樹林中,
這天氣溫約攝氏30度,加上攀爬的是山的東南面,正好與風向相反,
以至於登山前半段完全無風、異常悶熱,沒多久便汗如雨下.
600公尺處左方岔路,為White Dot Trail(直)與White Cross Trail(左)分歧點,直行.
800公尺處右方岔路,即為通往山頂最遠的Cascade Link,直行.
進入中間三分之一,路線逐漸變陡,開始出現陡峭的石階,甚至是石壁,
有些地方需要手腳並用方能爬上,但所有石壁都有腳點,
完全不需要拉繩,背著單眼相機也不用擔心撞壞.
隊伍總共有24人,一開始平緩處仍能保持一隊,
但進入陡峭的中段後,大家攀登速度各不相同就逐漸分散.
路跡相當寬敞而明顯,而且沿途登山客雖不到摩肩接踵,
但至少絡繹不絕(其中還不少小孩),因此迷路的機率非常低.
50分鐘後抵達有"1/2 Way"標示牌的中途點,大家在此大休十分鐘後繼續上路.
沿途泥土逐漸被岩石取代,樹木也越來越稀疏,又過了幾個石壁後,
進入最後三分之一,這一段位於森林線之上,而且靠近稜線,視野極為開闊.
Monadnock的森林線只有海拔約610m,並非天然氣候因素所造成,
而是在1810年代,當地的農民因為山上森林中棲息的野狼毀壞農作物,而放火燒山,
森林全部化為灰燼,而山的上半部表土較少,被山火破壞後就只剩下裸露的岩石.
一路上陰晴不定的天氣,這時候下起陣雨,幸虧只維持了幾秒鐘.
看見遠處天空烏雲飄來,仔細看原來是從我們的南邊通過,
聽見一聲雷響,東南方的平原頂上一塊黑壓壓的下起了大雨.
接近稜線的這段路幾乎都是岩石,主要是片岩夾雜著石英岩,只有極小部份有表土,
由於無樹林區別路跡,沿途每隔一段距離有疊石當作路標,
有別於前面三分之二的連續上坡,最後這段路上上下下、高低起伏,
很多時候看見山頂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卻還有好幾個假山頭要爬,
加上展望遼闊,不時停下腳步拍照,使得最後一段花了將近一小時才完成.
接近山頂時天氣逐漸轉為晴朗,遠遠已可看見山頂如螞蟻般的人群.
下午三點整登頂成功!山頂天氣晴時多雲,氣溫約攝氏27度,
陣風約7~8級,吹起來非常舒服,但吹久了還會流鼻涕,
而且讓我前陣子電腦運算列印出的模擬展望圖難以使用.
山頂有360度展望,但四周遠處都有積雨雲,空氣十分潮濕,
能見度大約只有60公里,我拿出了望遠鏡頭,依然找不到波士頓的高樓.
山頂有一個銅製的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基點,功能同三角點.
有趣的是海拔3165英呎的基點並非山頂最高處,
旁邊就有一塊高一點的石頭,還有人在上面刻上"3166英呎"的字樣.
基點旁邊有個人工圍成的凹處,供登山客避風休息,
山頂附近的岩石,處處可見無公德心登山客的刻字留念...
在山頂吃了cereal bar與一些堅果類,休息40分鐘並拍攝團體照,
下午3:40開始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碰到陡峭的石壁段,
下山的方向不易看到腳點,許多地方都是半躺坐著慢慢往下滑.
經過稜線上約300公尺後,即為通往White Cross Trail岔路,取右.
(標示牌註明White Cross Trail是最簡易的下山路線,但冬季多冰)
此路線最前面在稜線上多處積水及爛泥,需要小心通過,
但開始連續下坡後路線多乾燥,只有極少的爛泥.
White Cross Trail上的岩壁比上山的White Dot Trail稍少,
多半可由旁邊的土路或石階路繞過,僅偶爾需要停下尋找腳點.
此路走起來感覺十分迂迴,但除了石壁陡下外尚稱好走,
4:40抵達接回White Dot Trail三叉路,取右為下山方向.
自此之後就是上山相同的回頭路,5:00回到登山口.此時天氣陰.
大家在洗手間前廣場休息並等待最後落單的兩人,決定30分鐘後派人上山找.
20分鐘後詢問下山的一對老夫妻,有看到兩人,5分鐘後全員到齊.
回程停了麻省與新罕布夏邊界Townsend的farmer store購買新鮮草莓,
領隊並帶大家到North Andover有名的牛肉三明治餐廳享用晚餐.
晚上8:45回到車水馬龍的波士頓,此時天色仍亮.
- -
[後記]
實驗室生活忙碌,這是我來波士頓讀研究所以來,攀登的第二座山而已,
上次是去年十月的Mount Watatic,當時是不顧下雨還硬爬,
結果到了登山口就下雪,雪下得不大不小,反而比下雨好,沒讓全身溼透.
這次因為預報下雨而延期,延期預報還是下雨,結果兩天都沒有下雨,
可見"天氣"這個因素實在太難掌握了,不可能奢望爬每一座山都是晴朗的天氣.
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地形崎嶇,雖然沒有兩千公尺以上高山,
但要不必紮營過夜、一天可來回的郊山倒是不缺(儘管許多山都被開發成人工滑雪場).
如果沒有特別的活動,平時的運動只有週末騎腳踏車,騎的都是一樣的單車道,
偶爾能登山親近大自然,不論天氣好壞,總要盡情享受,
--也大概只有這時候,才能拿起我的單眼相機大操他一頓,免得擺著都發霉了!
--
[Google地圖] http://tinyurl.com/2dafk9f
[登山地圖] http://www.monadnocktrails.com/monadnockhiking.pdf
- -
[前言]
Monadnock Mountain位於新罕布夏州西南方,
海拔965公尺(3165英呎),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相當著名的山.
雖然海拔不算特別高,只能算是郊山,但比四周的平地高出六百公尺,
而且附近方圓50公里左右都沒有更高的山峰,
(上面Google地圖拉遠一點看,就可看出此山拔地而起)
加上山頂是裸露的岩石,展望非常壯觀,
天氣晴朗時,可以看見新英格蘭全部六州、一百公里外波士頓的高樓大廈、
麻州最高峰Mt.Greylock、新罕布夏最高峰Mt.Washington,
及佛蒙特州最高峰Mt.Mansfield(但相當難).
"Monadnock"這個名字來自美國原住民Abenaki族語,用來描述一種山,
但並不能確定正確的語源,可能意指"獨立的山",
後來Monadnock這個字被美國地理學家拿來用,
指的是所有平原上因為風化作用殘餘下來的獨立山峰.
在很多資料上,Monadnock都"號稱"是全美國最多人、全世界第二多人攀登的山峰,
僅次於日本富士山,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恐怕有滿大的嘴砲成份 XD
儘管如此,此山的確自古以來就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極富盛名:
著名的文學家愛默生跟梭羅,都經常攀登此山;
此山也成為許多畫作、新詩、甚至是歌劇及交響樂的主題.
- -
[遊記]
在一個多月之前,宿舍就籌辦了Monadnock的登山活動,
原本計畫在兩週前(6/4)登山,但因氣象預報有80%的降雨機率而延期--
可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天氣變幻莫測,當天整個白天除非常悶熱外,卻風和日麗,滴雨未下.
延到兩週後的6/20,這天預報依然有50%降雨機率,
但領隊Daniel說,既然上次80%都沒下雨,這次天氣應該只會更好,
除提醒大家要攜帶雨具以外,依然決定照常舉行登山.
畢竟週末假日一大早沒幾個人爬得起來,
儘管早上四點多天就亮了,大家9:50才出發,Monadnock離波士頓約兩小時車程,
沿途天氣陰晴不定,還下了一場只持續兩分鐘的傾盆大雨.
在接近登山口的5公里左右,進入一個小鎮Jeffrey,
此時即可看到遠處Monadnock的獨特山形.
抵達登山口時已經是中午,這裡收取門票每人$4美金,
登山口有兩個大停車場,其中一個已經客滿,
售票亭前的馬路上還有"請耐心排隊等候"的標示,
可見這個地方假日的確是非常熱鬧的.
但這天大概天氣悶熱,加上預報可能下雨,所以遊客並沒有想像中多.
登山口還有洗手間、遊客中心及一間小雜貨店.
下午一點開始登山.Monadnock有十幾條登山路線,山上禁止攜帶寵物與露營.
我們計畫沿著最熱門的White Dot Trail(直達山頂)上登,再從White Cross Trail下山.
[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路線上的記號,前者路上有漆白點,後者則是白色╳字]
兩條路大約都有2英里(3.2公里)長,垂直爬升量約為550公尺,大致可分為三個部份:
前三分之一大多是具有大小石塊、平緩上升泥土路,在不算茂密的樹林中,
這天氣溫約攝氏30度,加上攀爬的是山的東南面,正好與風向相反,
以至於登山前半段完全無風、異常悶熱,沒多久便汗如雨下.
600公尺處左方岔路,為White Dot Trail(直)與White Cross Trail(左)分歧點,直行.
800公尺處右方岔路,即為通往山頂最遠的Cascade Link,直行.
進入中間三分之一,路線逐漸變陡,開始出現陡峭的石階,甚至是石壁,
有些地方需要手腳並用方能爬上,但所有石壁都有腳點,
完全不需要拉繩,背著單眼相機也不用擔心撞壞.
隊伍總共有24人,一開始平緩處仍能保持一隊,
但進入陡峭的中段後,大家攀登速度各不相同就逐漸分散.
路跡相當寬敞而明顯,而且沿途登山客雖不到摩肩接踵,
但至少絡繹不絕(其中還不少小孩),因此迷路的機率非常低.
50分鐘後抵達有"1/2 Way"標示牌的中途點,大家在此大休十分鐘後繼續上路.
沿途泥土逐漸被岩石取代,樹木也越來越稀疏,又過了幾個石壁後,
進入最後三分之一,這一段位於森林線之上,而且靠近稜線,視野極為開闊.
Monadnock的森林線只有海拔約610m,並非天然氣候因素所造成,
而是在1810年代,當地的農民因為山上森林中棲息的野狼毀壞農作物,而放火燒山,
森林全部化為灰燼,而山的上半部表土較少,被山火破壞後就只剩下裸露的岩石.
一路上陰晴不定的天氣,這時候下起陣雨,幸虧只維持了幾秒鐘.
看見遠處天空烏雲飄來,仔細看原來是從我們的南邊通過,
聽見一聲雷響,東南方的平原頂上一塊黑壓壓的下起了大雨.
接近稜線的這段路幾乎都是岩石,主要是片岩夾雜著石英岩,只有極小部份有表土,
由於無樹林區別路跡,沿途每隔一段距離有疊石當作路標,
有別於前面三分之二的連續上坡,最後這段路上上下下、高低起伏,
很多時候看見山頂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卻還有好幾個假山頭要爬,
加上展望遼闊,不時停下腳步拍照,使得最後一段花了將近一小時才完成.
接近山頂時天氣逐漸轉為晴朗,遠遠已可看見山頂如螞蟻般的人群.
下午三點整登頂成功!山頂天氣晴時多雲,氣溫約攝氏27度,
陣風約7~8級,吹起來非常舒服,但吹久了還會流鼻涕,
而且讓我前陣子電腦運算列印出的模擬展望圖難以使用.
山頂有360度展望,但四周遠處都有積雨雲,空氣十分潮濕,
能見度大約只有60公里,我拿出了望遠鏡頭,依然找不到波士頓的高樓.
山頂有一個銅製的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基點,功能同三角點.
有趣的是海拔3165英呎的基點並非山頂最高處,
旁邊就有一塊高一點的石頭,還有人在上面刻上"3166英呎"的字樣.
基點旁邊有個人工圍成的凹處,供登山客避風休息,
山頂附近的岩石,處處可見無公德心登山客的刻字留念...
在山頂吃了cereal bar與一些堅果類,休息40分鐘並拍攝團體照,
下午3:40開始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碰到陡峭的石壁段,
下山的方向不易看到腳點,許多地方都是半躺坐著慢慢往下滑.
經過稜線上約300公尺後,即為通往White Cross Trail岔路,取右.
(標示牌註明White Cross Trail是最簡易的下山路線,但冬季多冰)
此路線最前面在稜線上多處積水及爛泥,需要小心通過,
但開始連續下坡後路線多乾燥,只有極少的爛泥.
White Cross Trail上的岩壁比上山的White Dot Trail稍少,
多半可由旁邊的土路或石階路繞過,僅偶爾需要停下尋找腳點.
此路走起來感覺十分迂迴,但除了石壁陡下外尚稱好走,
4:40抵達接回White Dot Trail三叉路,取右為下山方向.
自此之後就是上山相同的回頭路,5:00回到登山口.此時天氣陰.
大家在洗手間前廣場休息並等待最後落單的兩人,決定30分鐘後派人上山找.
20分鐘後詢問下山的一對老夫妻,有看到兩人,5分鐘後全員到齊.
回程停了麻省與新罕布夏邊界Townsend的farmer store購買新鮮草莓,
領隊並帶大家到North Andover有名的牛肉三明治餐廳享用晚餐.
晚上8:45回到車水馬龍的波士頓,此時天色仍亮.
- -
[後記]
實驗室生活忙碌,這是我來波士頓讀研究所以來,攀登的第二座山而已,
上次是去年十月的Mount Watatic,當時是不顧下雨還硬爬,
結果到了登山口就下雪,雪下得不大不小,反而比下雨好,沒讓全身溼透.
這次因為預報下雨而延期,延期預報還是下雨,結果兩天都沒有下雨,
可見"天氣"這個因素實在太難掌握了,不可能奢望爬每一座山都是晴朗的天氣.
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地形崎嶇,雖然沒有兩千公尺以上高山,
但要不必紮營過夜、一天可來回的郊山倒是不缺(儘管許多山都被開發成人工滑雪場).
如果沒有特別的活動,平時的運動只有週末騎腳踏車,騎的都是一樣的單車道,
偶爾能登山親近大自然,不論天氣好壞,總要盡情享受,
--也大概只有這時候,才能拿起我的單眼相機大操他一頓,免得擺著都發霉了!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10-06-24T17:34
at 2010-06-24T17:34
By Anonymous
at 2010-06-29T09:03
at 2010-06-29T09:03
Related Posts
請問爬奇萊山要多久?
By Jacob
at 2010-06-21T23:23
at 2010-06-21T23:23
松蘿湖油油的?!
By Enid
at 2010-06-21T22:23
at 2010-06-21T22:23
6/16-20 雪劍線
By Thomas
at 2010-06-21T18:59
at 2010-06-21T18:59
6/26(六)南勢角山
By Gary
at 2010-06-21T12:24
at 2010-06-21T12:24
玉山排隊問題
By Vanessa
at 2010-06-21T11:20
at 2010-06-21T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