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三尺有天氣--淺談登山氣象 - 健行
By Leila
at 2019-03-27T17:26
at 2019-03-27T17:26
Table of Contents
登山氣象判斷和預測的重要性在這個板上好像較少人討論
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若有違反版規請告知~謝謝)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285568268442052/posts/873993022932904?sfns=mo
舉頭三尺有天氣—淺談登山氣象
以為只會下小雨所以穿雨鞋?上了山才發現下了雪?......對於最近的山難事件我們感到很
遺憾,也拜讀了很多前輩的文章,省思良久。在這裡,我們想從登山氣象的觀點切入,提
醒山友,預測山上天氣趨勢並且提早做準備是嚮導的基本功,如果上山前嚮導對於天氣只
能跟您說個簡單的降雨機率、只是猜測是否會下雨或下雪,而無法根據當前的氣象數據、
天氣系統的特性來為您分析,並提出正確的裝備要求,其實您已經暴露在危險中了。
在評估一個嚮導的能力時,大多數人會關注的多半是他的體能、經驗、帶隊技巧、登山技
術等,似乎很少人會特別注重嚮導的「氣象能力」—這是很奇怪的事,我們在高山上,最
可能影響行程或危及生命的因素多半跟天氣有關,危險地形、生物攻擊大都還可以預測進
而避開,唯獨天氣瞬息萬變,卻又影響甚鉅,令人無可遁逃:一場驟至的雨,便足以崩崖
摧石,使涓涓細流變成滾滾洪濤;一夜的低溫,結實的路面頓成濕滑的薄冰,可能奪人性
命。舉頭三尺不只有神明,還有天氣,要上山,你多少要懂些氣象,或者至少跟著懂氣象
的人才保險。
那麼登山氣象要注意什麼呢?以下幾個面向的綜合評估,簡單說明我們上山時判斷的依據
:
一、 整體天氣趨勢
許多山友會在上山前問我們:「嚮導,明天降雨機率XX%,這樣還可以上山嗎?」事實上
,對於登山而言,只參考降雨機率是不夠的。一來,下雨不必然危險,一般性的降雨除了
讓人走起來「阿紮」一點外,只要裝備準備得宜,是不會阻礙我們上山的;二來,無論降
雨機率高或低,都無法保證下雨或不下雨,也不代表是小雨或大雨,只能作為準備的參考
,若要將其當成出隊與否的依據,實則汝不懂天,天不懂汝..
上山前,我們首先會密切注意的是整體的天氣趨勢,比如是否有鋒面過境?是否有熱帶氣
旋?是否形成致災性天候?說是「趨勢」,當然也包含評估接下來長達數天的行程裡,天
氣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以做為調整行程的考量。
二、 局部氣候特性
只考慮整體天氣還不夠,還要考慮地區局部的氣候特性。舉一個大家都懂的例子:臺灣山
高且多為南北走向,同樣是西南氣流,西半部與東半部的天氣可能南轅北轍,所以上山前
,務必先了解該地區的氣候特徵。
三、 天氣系統特性
同樣是成雲降雨,但是不同的天氣系統,就會有不同的影響層面,舉例來說,東北季風來
襲時,影響的主要是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區域,這時如果我們要登的是2000公尺以上的山
,反而不會淋到雨,還可以看到腳下壯闊的雲海。這時如果只因為看到氣象預報說「某某
地區降雨機率達80%」就放棄行動,就太可惜了。
四、 時間與季節因素
一天之內,也可能經歷好幾種天氣變化,知道會有午後雷雨,就提早避雨,知道接近傍晚
會起霧,最好及早紮營;不同季節,也有不同要注意的事項,冬天可能遇雪,夏天可能遇
雷,春雨綿綿、秋風颯颯,季節氣候特性,早在您揪團的時候就要考慮進去。
五、 現地的觀察與隨機應變
前面四項,都是我們在上山前就要做好功課的,但是天氣瞬息萬變,上了山,天不一定從
人願。所以行進過程隨時觀察環境是必要的,雲的型態、風的方向、氣溫的變化、動物的
表現,見微知著,苗頭不對就要趕快準備因應的對策,最忌諱走入險境還懵然不覺。
六、 留守人員的即時資訊
長天數縱走的行程,我們會請留守的人員每天傳最新的氣象資訊到所攜帶的衛星電話裡,
為的是避免行程到中途時颱風才形成並且迅速逼進,山上的隊員卻一無所知,無法提早做
避難準備。
各位山友您知道嗎?每一次上山,我們嚮導看似輕描淡寫的回答您天氣的問題,其實背後
是做了如此全面、如此審慎的分析。當然這樣的分析是需要專業背景知識的,也需要下苦
功學習,學習的過程枯橾乏味、艱澀難懂,但這投資是值得的,畢竟,懂氣象,我們也才
懂得怎麼準備裝備,也才懂得如何避開危險。
#境界戶外探險
--
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若有違反版規請告知~謝謝)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285568268442052/posts/873993022932904?sfns=mo
舉頭三尺有天氣—淺談登山氣象
以為只會下小雨所以穿雨鞋?上了山才發現下了雪?......對於最近的山難事件我們感到很
遺憾,也拜讀了很多前輩的文章,省思良久。在這裡,我們想從登山氣象的觀點切入,提
醒山友,預測山上天氣趨勢並且提早做準備是嚮導的基本功,如果上山前嚮導對於天氣只
能跟您說個簡單的降雨機率、只是猜測是否會下雨或下雪,而無法根據當前的氣象數據、
天氣系統的特性來為您分析,並提出正確的裝備要求,其實您已經暴露在危險中了。
在評估一個嚮導的能力時,大多數人會關注的多半是他的體能、經驗、帶隊技巧、登山技
術等,似乎很少人會特別注重嚮導的「氣象能力」—這是很奇怪的事,我們在高山上,最
可能影響行程或危及生命的因素多半跟天氣有關,危險地形、生物攻擊大都還可以預測進
而避開,唯獨天氣瞬息萬變,卻又影響甚鉅,令人無可遁逃:一場驟至的雨,便足以崩崖
摧石,使涓涓細流變成滾滾洪濤;一夜的低溫,結實的路面頓成濕滑的薄冰,可能奪人性
命。舉頭三尺不只有神明,還有天氣,要上山,你多少要懂些氣象,或者至少跟著懂氣象
的人才保險。
那麼登山氣象要注意什麼呢?以下幾個面向的綜合評估,簡單說明我們上山時判斷的依據
:
一、 整體天氣趨勢
許多山友會在上山前問我們:「嚮導,明天降雨機率XX%,這樣還可以上山嗎?」事實上
,對於登山而言,只參考降雨機率是不夠的。一來,下雨不必然危險,一般性的降雨除了
讓人走起來「阿紮」一點外,只要裝備準備得宜,是不會阻礙我們上山的;二來,無論降
雨機率高或低,都無法保證下雨或不下雨,也不代表是小雨或大雨,只能作為準備的參考
,若要將其當成出隊與否的依據,實則汝不懂天,天不懂汝..
上山前,我們首先會密切注意的是整體的天氣趨勢,比如是否有鋒面過境?是否有熱帶氣
旋?是否形成致災性天候?說是「趨勢」,當然也包含評估接下來長達數天的行程裡,天
氣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以做為調整行程的考量。
二、 局部氣候特性
只考慮整體天氣還不夠,還要考慮地區局部的氣候特性。舉一個大家都懂的例子:臺灣山
高且多為南北走向,同樣是西南氣流,西半部與東半部的天氣可能南轅北轍,所以上山前
,務必先了解該地區的氣候特徵。
三、 天氣系統特性
同樣是成雲降雨,但是不同的天氣系統,就會有不同的影響層面,舉例來說,東北季風來
襲時,影響的主要是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區域,這時如果我們要登的是2000公尺以上的山
,反而不會淋到雨,還可以看到腳下壯闊的雲海。這時如果只因為看到氣象預報說「某某
地區降雨機率達80%」就放棄行動,就太可惜了。
四、 時間與季節因素
一天之內,也可能經歷好幾種天氣變化,知道會有午後雷雨,就提早避雨,知道接近傍晚
會起霧,最好及早紮營;不同季節,也有不同要注意的事項,冬天可能遇雪,夏天可能遇
雷,春雨綿綿、秋風颯颯,季節氣候特性,早在您揪團的時候就要考慮進去。
五、 現地的觀察與隨機應變
前面四項,都是我們在上山前就要做好功課的,但是天氣瞬息萬變,上了山,天不一定從
人願。所以行進過程隨時觀察環境是必要的,雲的型態、風的方向、氣溫的變化、動物的
表現,見微知著,苗頭不對就要趕快準備因應的對策,最忌諱走入險境還懵然不覺。
六、 留守人員的即時資訊
長天數縱走的行程,我們會請留守的人員每天傳最新的氣象資訊到所攜帶的衛星電話裡,
為的是避免行程到中途時颱風才形成並且迅速逼進,山上的隊員卻一無所知,無法提早做
避難準備。
各位山友您知道嗎?每一次上山,我們嚮導看似輕描淡寫的回答您天氣的問題,其實背後
是做了如此全面、如此審慎的分析。當然這樣的分析是需要專業背景知識的,也需要下苦
功學習,學習的過程枯橾乏味、艱澀難懂,但這投資是值得的,畢竟,懂氣象,我們也才
懂得怎麼準備裝備,也才懂得如何避開危險。
#境界戶外探險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By Regina
at 2019-03-30T06:13
at 2019-03-30T06:13
By Rebecca
at 2019-03-31T14:28
at 2019-03-31T14:28
By Kyle
at 2019-04-01T18:38
at 2019-04-01T18:38
By Sandy
at 2019-04-05T14:35
at 2019-04-05T14:35
By Lydia
at 2019-04-07T17:36
at 2019-04-07T17:36
By William
at 2019-04-09T08:32
at 2019-04-09T08:32
By Enid
at 2019-04-13T13:26
at 2019-04-13T13:26
By Victoria
at 2019-04-15T04:43
at 2019-04-15T04:43
By Ethan
at 2019-04-15T09:51
at 2019-04-15T09:51
By Gary
at 2019-04-15T11:42
at 2019-04-15T11:42
By Andy
at 2019-04-15T14:09
at 2019-04-15T14:09
By Suhail Hany
at 2019-04-15T15:47
at 2019-04-15T15:47
By Joseph
at 2019-04-20T01:14
at 2019-04-20T01:14
By George
at 2019-04-20T15:38
at 2019-04-20T15:38
By Linda
at 2019-04-20T17:12
at 2019-04-20T17:12
By Michael
at 2019-04-24T10:55
at 2019-04-24T10:55
Related Posts
錐麓古道7月行程(大眾運輸)健檢
By Mia
at 2019-03-26T08:50
at 2019-03-26T08:50
邊吉岩山路況
By Enid
at 2019-03-26T01:14
at 2019-03-26T01:14
三貂嶺-柴寮古道路況
By Lauren
at 2019-03-25T21:10
at 2019-03-25T21:10
能安、干卓萬雪況
By Daph Bay
at 2019-03-24T20:16
at 2019-03-24T20:16
台北內湖:剪刀石山-大崙頭山-大崙尾山
By Victoria
at 2019-03-23T11:26
at 2019-03-23T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