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蜂的正確防範方法 - 健行
By Adele
at 2013-11-06T23:53
at 2013-11-06T23:53
Table of Contents
http://tw.myblog.yahoo.com/rescueroyoung001/article?mid=9199
在此,歐陽老師真的要請大家認真來讀此篇虎頭蜂的正確防範
今年已經有發生不少人因虎頭蜂的攻擊,造成的不幸傷亡事件了,加上颱風只進來一個,
所以蜂窩已經成長到很大了!所以上山真的要懂得虎頭蜂的防範!
虎頭蜂的正確防範
36年前,歐陽老師還在讀書時,讀了一本馬賽先生(他是當時谷關山訓的求生教官)寫的
「虎頭蜂的防範」,隔了沒幾年,歐陽老師帶著戶外生活雜誌的同仁一起去爬關西蝙蝠洞
,當他們爬完往山下走時,看到一群人(5~6人)往山上跑,我還真的很納悶,上午我們
往上爬那一段陡坡時,真的還蠻喘的,他們怎麼可以用跑步的往上爬,那山徑又不大,一
會兒功夫,他們就衝進歐陽老師的隊伍,更驚人的是它們後面跟著一個直徑近一公尺的黑
雲,歐陽老師此時什麼也來不及想,卻想起「馬賽」的防蜂方法,我立刻大叫「趴下」,
此時的他們正逃命到六神無主時,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叫他們「趴下」,這真的像挑到上帝
或觀世音菩薩的聲音,所以他們立刻就「趴下」在歐陽老師的四周,歐陽老師當然還記得
馬賽說:「要立刻找到一根木頭,在自己的頭上轉一圈,就丟向山谷或順風丟!」歐陽老
師運氣非常好,真的摸到一根木頭,我也賺了一圈就丟向步道的側面山谷,那是很陡的山
坡,再丟出木頭的舜間,那群攻擊他們的虎頭蜂也跟著我丟出去的木頭消失了!歐陽老師
就叫他門站起來,每一個人都很驚訝,那群峰呢!當人們驚嚇後,沒有人想再問峰事,他
們且繼續往上爬,歐陽老師他們也平安的回家了!這事發生在30年前的事!
但現今的中英文書籍,都寫著「遇到虎頭蜂只有跑一途」!真的太可怕,才會造成這幾年
,有人因用跑的方法,而墜崖受傷或死亡!
歐陽老師每年到夏季帶隊時,歐陽老師都會走在前面,順便一路觀察虎頭蜂,如此歐陽老
師就曾在安東軍山下山溪谷中找到2個直徑達50公分,長度達80公分的虎頭蜂窩,且那2個
蜂窩離步道都只有10公尺遠,真的非常的近,歐陽老師立刻通知全體隊員,(一)要慢慢
走,(二)每一個人行走的間距拉開到10公尺以上,(三)不要說話!歐陽老師他們通過
時,沒有看到任何一隻虎頭蜂來騷擾他們的隊員!
有一次,歐陽老師陪中央研究院的「陳仲玉」教授勘查清朝八通關古道東段時,在東部蠻
荒的深山裡,歐陽老師走在前頭,有1~2隻出現在歐陽老師身邊繞,這樣的狀況,歐陽老
師都會停下來往前、往右、往左找尋虎頭蜂窩,結果就在歐陽老師的正前方15公尺的樹上
,離地4公尺左右有一顆直徑1公尺以上虎頭蜂窩,於是我就帶領著教授繞離那虎頭蜂窩20
公尺左右,他們也相安無事。
所以,當你在山野活動遇到1~2隻虎頭蜂繞繞著妳不走,那妳真的應該停下來找虎頭蜂窩
,當然若只有妳一人,那妳也可以快快的繼續走,只要不要騷擾或打它們,基本上,只要
走離它蜂窩達100公尺以上,它們就自動會離開了,妳絕對不會被攻擊;當然如果是帶隊
,那妳最好能找找看虎頭蜂窩的位置,然後提醒大家如歐陽老師安東軍山下溪谷時的三步
驟做法!也一定不會有什麼事發生!
如果,你帶隊遇到像歐陽老師在關西蝙蝠洞蜂群攻擊時,你也可以臨時當一下「上帝或菩
薩」大叫「趴下」,自己則蹲下,然後找一根短木頭,在頭上快速轉一圈,立刻丟向山谷
或低處或順風方向,也一定可以救到別人或自己的隊友!
如果,還是有人被蜂螫到,當然要先用「神奇麻油」塗抹,一般一小時後就會痊癒了,但
一直沒好,就要觀察被螫的隊員有沒有「過敏」反應,有發生,如果還在深山裡,當然要
立即給於「腎上腺素」0.3mg的肌肉注射,我的急救包裡都有備著,以應付不急之需,所
以美國WFR急救員都有注射訓練與證照,在深山裡,若遇到有人被蜂螫,該患者又有全身
性過敏反應,說真的就算天候奇佳,救難直升機立刻出動,沒有立刻肌肉注射「腎上酵素
」0.3mg的話,存活機會也會很低、很低;歐陽老師因自己都有自製「神奇麻油」,他的
「腎上酵素」都備在急救包裡到過期再買新的,從來都沒用到。
最後,台灣道聽塗說的錯誤真的很多:
1. 虎頭蜂喜歡攻擊穿紅色衣服的人。
2. 虎頭蜂喜歡攻擊擦香水的人。
3. 遇到虎頭蜂只有快跑一途!這才是最可怕的一部分!
這些都沒有根據,歐陽老師自己實驗的結果,虎頭蜂到蠻喜歡灰色與黑色的!
正確觀念:
當虎頭蜂被騷擾後,蜂群開始攻擊時,它們先追敵人逃走的氣流,當氣流停止(人趴下不
動),當然我們要趕快用木頭丟出製造新氣流,於是虎頭蜂很快的就繼續去追他們的敵人
了!而且,它們沒有一隻再回人被攻擊的地方,因它們最重要任務的是保護蜂巢!
最糟是登山杖不小心打到蜂巢,那一下就會被螫10針以上,因為太靠近蜂窩了,像我砍草
砍到蜂窩,還沒趴下頭部就被叮了5包呢!那就真的會要人命,那次我也是用自己的神奇
麻油救了自己!
今年,野外活動真的要注意虎頭蜂!
去年,歐陽老師都只拍到近50公分直徑的虎頭蜂窩,今年拍到的都是近1公尺直徑大!像
這虎頭蜂窩是前幾天在滿月園遊樂區外的溪邊拍到的,也是近1公尺直徑大小,而且蜂窩
外爬滿黑尾虎頭蜂,看了令人生畏!
前幾張是在有木國小旁民宅側屋簷下拍到的,也有80公分啊!
阿爾卑斯登山學校
網址:http://www.alpine-mountain-school.com.tw/
--
在此,歐陽老師真的要請大家認真來讀此篇虎頭蜂的正確防範
今年已經有發生不少人因虎頭蜂的攻擊,造成的不幸傷亡事件了,加上颱風只進來一個,
所以蜂窩已經成長到很大了!所以上山真的要懂得虎頭蜂的防範!
虎頭蜂的正確防範
36年前,歐陽老師還在讀書時,讀了一本馬賽先生(他是當時谷關山訓的求生教官)寫的
「虎頭蜂的防範」,隔了沒幾年,歐陽老師帶著戶外生活雜誌的同仁一起去爬關西蝙蝠洞
,當他們爬完往山下走時,看到一群人(5~6人)往山上跑,我還真的很納悶,上午我們
往上爬那一段陡坡時,真的還蠻喘的,他們怎麼可以用跑步的往上爬,那山徑又不大,一
會兒功夫,他們就衝進歐陽老師的隊伍,更驚人的是它們後面跟著一個直徑近一公尺的黑
雲,歐陽老師此時什麼也來不及想,卻想起「馬賽」的防蜂方法,我立刻大叫「趴下」,
此時的他們正逃命到六神無主時,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叫他們「趴下」,這真的像挑到上帝
或觀世音菩薩的聲音,所以他們立刻就「趴下」在歐陽老師的四周,歐陽老師當然還記得
馬賽說:「要立刻找到一根木頭,在自己的頭上轉一圈,就丟向山谷或順風丟!」歐陽老
師運氣非常好,真的摸到一根木頭,我也賺了一圈就丟向步道的側面山谷,那是很陡的山
坡,再丟出木頭的舜間,那群攻擊他們的虎頭蜂也跟著我丟出去的木頭消失了!歐陽老師
就叫他門站起來,每一個人都很驚訝,那群峰呢!當人們驚嚇後,沒有人想再問峰事,他
們且繼續往上爬,歐陽老師他們也平安的回家了!這事發生在30年前的事!
但現今的中英文書籍,都寫著「遇到虎頭蜂只有跑一途」!真的太可怕,才會造成這幾年
,有人因用跑的方法,而墜崖受傷或死亡!
歐陽老師每年到夏季帶隊時,歐陽老師都會走在前面,順便一路觀察虎頭蜂,如此歐陽老
師就曾在安東軍山下山溪谷中找到2個直徑達50公分,長度達80公分的虎頭蜂窩,且那2個
蜂窩離步道都只有10公尺遠,真的非常的近,歐陽老師立刻通知全體隊員,(一)要慢慢
走,(二)每一個人行走的間距拉開到10公尺以上,(三)不要說話!歐陽老師他們通過
時,沒有看到任何一隻虎頭蜂來騷擾他們的隊員!
有一次,歐陽老師陪中央研究院的「陳仲玉」教授勘查清朝八通關古道東段時,在東部蠻
荒的深山裡,歐陽老師走在前頭,有1~2隻出現在歐陽老師身邊繞,這樣的狀況,歐陽老
師都會停下來往前、往右、往左找尋虎頭蜂窩,結果就在歐陽老師的正前方15公尺的樹上
,離地4公尺左右有一顆直徑1公尺以上虎頭蜂窩,於是我就帶領著教授繞離那虎頭蜂窩20
公尺左右,他們也相安無事。
所以,當你在山野活動遇到1~2隻虎頭蜂繞繞著妳不走,那妳真的應該停下來找虎頭蜂窩
,當然若只有妳一人,那妳也可以快快的繼續走,只要不要騷擾或打它們,基本上,只要
走離它蜂窩達100公尺以上,它們就自動會離開了,妳絕對不會被攻擊;當然如果是帶隊
,那妳最好能找找看虎頭蜂窩的位置,然後提醒大家如歐陽老師安東軍山下溪谷時的三步
驟做法!也一定不會有什麼事發生!
如果,你帶隊遇到像歐陽老師在關西蝙蝠洞蜂群攻擊時,你也可以臨時當一下「上帝或菩
薩」大叫「趴下」,自己則蹲下,然後找一根短木頭,在頭上快速轉一圈,立刻丟向山谷
或低處或順風方向,也一定可以救到別人或自己的隊友!
如果,還是有人被蜂螫到,當然要先用「神奇麻油」塗抹,一般一小時後就會痊癒了,但
一直沒好,就要觀察被螫的隊員有沒有「過敏」反應,有發生,如果還在深山裡,當然要
立即給於「腎上腺素」0.3mg的肌肉注射,我的急救包裡都有備著,以應付不急之需,所
以美國WFR急救員都有注射訓練與證照,在深山裡,若遇到有人被蜂螫,該患者又有全身
性過敏反應,說真的就算天候奇佳,救難直升機立刻出動,沒有立刻肌肉注射「腎上酵素
」0.3mg的話,存活機會也會很低、很低;歐陽老師因自己都有自製「神奇麻油」,他的
「腎上酵素」都備在急救包裡到過期再買新的,從來都沒用到。
最後,台灣道聽塗說的錯誤真的很多:
1. 虎頭蜂喜歡攻擊穿紅色衣服的人。
2. 虎頭蜂喜歡攻擊擦香水的人。
3. 遇到虎頭蜂只有快跑一途!這才是最可怕的一部分!
這些都沒有根據,歐陽老師自己實驗的結果,虎頭蜂到蠻喜歡灰色與黑色的!
正確觀念:
當虎頭蜂被騷擾後,蜂群開始攻擊時,它們先追敵人逃走的氣流,當氣流停止(人趴下不
動),當然我們要趕快用木頭丟出製造新氣流,於是虎頭蜂很快的就繼續去追他們的敵人
了!而且,它們沒有一隻再回人被攻擊的地方,因它們最重要任務的是保護蜂巢!
最糟是登山杖不小心打到蜂巢,那一下就會被螫10針以上,因為太靠近蜂窩了,像我砍草
砍到蜂窩,還沒趴下頭部就被叮了5包呢!那就真的會要人命,那次我也是用自己的神奇
麻油救了自己!
今年,野外活動真的要注意虎頭蜂!
去年,歐陽老師都只拍到近50公分直徑的虎頭蜂窩,今年拍到的都是近1公尺直徑大!像
這虎頭蜂窩是前幾天在滿月園遊樂區外的溪邊拍到的,也是近1公尺直徑大小,而且蜂窩
外爬滿黑尾虎頭蜂,看了令人生畏!
前幾張是在有木國小旁民宅側屋簷下拍到的,也有80公分啊!
阿爾卑斯登山學校
網址:http://www.alpine-mountain-school.com.tw/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By Agnes
at 2013-11-09T10:50
at 2013-11-09T10:50
By Zora
at 2013-11-13T11:42
at 2013-11-13T11:42
By Susan
at 2013-11-14T21:54
at 2013-11-14T21:54
By Andy
at 2013-11-19T19:47
at 2013-11-19T19:47
By Rosalind
at 2013-11-23T02:15
at 2013-11-23T02:15
By Rae
at 2013-11-24T02:13
at 2013-11-24T02:13
By Liam
at 2013-11-27T14:40
at 2013-11-27T14:40
By Linda
at 2013-12-02T01:28
at 2013-12-02T01:28
By Noah
at 2013-12-04T07:27
at 2013-12-04T07:27
By Sierra Rose
at 2013-12-06T05:04
at 2013-12-06T05:04
By Joe
at 2013-12-09T18:34
at 2013-12-09T18:34
By Faithe
at 2013-12-10T12:46
at 2013-12-10T12:46
By William
at 2013-12-12T01:03
at 2013-12-12T01:03
By Lily
at 2013-12-12T19:56
at 2013-12-12T19:56
By Zora
at 2013-12-14T10:52
at 2013-12-14T10:52
By Quintina
at 2013-12-15T22:00
at 2013-12-15T22:00
By Hedda
at 2013-12-16T18:57
at 2013-12-16T18:57
By Anonymous
at 2013-12-20T14:32
at 2013-12-20T14:32
By Emily
at 2013-12-23T10:47
at 2013-12-23T10:47
By Joseph
at 2013-12-25T10:49
at 2013-12-25T10:4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3-12-29T02:44
at 2013-12-29T02:44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1-02T14:54
at 2014-01-02T14:54
By Belly
at 2014-01-05T02:30
at 2014-01-05T02:30
By Caitlin
at 2014-01-06T02:05
at 2014-01-06T02:05
By Anthony
at 2014-01-06T04:26
at 2014-01-06T04:26
By Hamiltion
at 2014-01-07T22:04
at 2014-01-07T22:04
By Jack
at 2014-01-08T09:10
at 2014-01-08T09:10
By Zenobia
at 2014-01-12T06:14
at 2014-01-12T06:14
Related Posts
幫忙認山頭~南華山頂
By Damian
at 2013-11-06T20:11
at 2013-11-06T20:11
山豬攻擊!烏來現蹤 曬衣婦慘遭咬死
By Wallis
at 2013-11-05T22:31
at 2013-11-05T22:31
奇萊東稜 (上)
By Daph Bay
at 2013-11-04T19:46
at 2013-11-04T19:46
北大武新登山口登山杖忘帶
By Dorothy
at 2013-11-04T09:42
at 2013-11-04T09:42
想去北插 關於申請
By Kumar
at 2013-11-04T09:30
at 2013-11-04T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