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爬山, 我想說的其實是……BY 崔祖錫 - 健行
By Odelette
at 2017-03-17T23:21
at 2017-03-17T23:21
Table of Contents
崔祖錫大大好文分享,深入淺出的解釋了台灣登山風氣與社會條件的轉變,
,也讓登山這件事有了不同的面貌與觀點。分享給各位山友參考~
關於爬山, 我想說的其實是……BY 崔祖錫,Elif Chan
http://www.gq.com.tw/gadget/outdoor/content-23792.html
偶然回想,我到底從何時真正踏入登山的領域?應該要算是大一那一年吧!帶著興奮卻又
有點害怕的心情加入登山社,跟大家爬的第一座山是李崠山、第一座百岳是郡大山。當年
其實還是個體力很差、但對登山充滿熱情的小屁孩,沒想到一晃眼20年就過去了,已經變
成中年男子的我,卻依然常與山為伍。看著這麼多年台灣登山環境與社會氛圍的變化,有
時候也不禁百感交集。
那時正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感覺是一片欣欣向榮,對未來有光明的想像。不過那時大
學生要爬山,有很大一部分人可是要鬧「家庭革命」的呢!為什麼會鬧家庭革命呢?我們
先花點篇幅,來追究一下在我開始登山以前的台灣登山在做什麼?
其實現代型登山活動,在日治時期曾經有過很蓬勃的發展,但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切
開始停頓。戰後台灣交由國民政府,一切百廢待舉,連飯都不一定吃得飽了,登山這種屬
於有點精神層次或是實現自我的活動,當然也繼續沉寂。大約在民國50年代起,終於有零
星的挑戰先鋒,注意到台灣許多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充滿了不同於平地的壯麗美景,進
而積極的去踏查。岳界最知名的「四大天王」,就是戰後開拓台灣高山的佼佼者。他們把
大多現今走的高山路線都開發出來了後,其中之一的林文安更成立「百岳俱樂部」,從台
灣兩百多座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選出他認為最具代表、特色的一百座為目標。這個台灣
百岳的選出,剛好在經濟開始好轉的年代,百岳的蒐集目標開始受到社會大眾的注意,一
場瘋狂登百岳的年代於是展開(一直到現在),社會人士、大學學生都以攀登百岳為榮,
登山運動在台灣的確是從攀爬百岳開始復興起來的。
爬山的人多了,發生事故的狀況也多了起來。「山難」這檔事不知為什麼,一向對社會會
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民國60年清大發生了5人死亡的奇萊山山難,不但震驚了整個社會
,更像一個旋鈕被打開了,此後10年間重大山難事件層出不窮,當然也表示當年登山運動
的蓬勃發展景況。只是「登山」或是「大學生登山」在當時看起來就是與「危險」「冒險
」「山難」的字眼聯想在一起,一直蒙上層淡淡陰影,加上一般大眾對台灣山岳的了解還
是很有限。所以大學生要參加登山社,許多家人可是會相當反對的。這也是當年我參加登
山社,不是要偷偷摸摸,就是要跟家人攤牌,出隊總是要跟爸媽抗爭、且又讓他們擔心好
一陣子的原因與背景。
民國80年代,也許真是個美好的年代:大家賺得錢夠多,但是物價卻是相當的便宜,這從
登山這方面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動輒上萬的直式大背包,是在當年開始流行起來的(之
前流行鋁架背包),價格卻只要台幣不到兩千塊。其他許多裝備不是相當便宜,就是有便
宜的替代品(如用雨衣褲而非Gore-tex,不用登山鞋而穿雨鞋等,但其實現在仍有一些人
在某些情況使用─像我)。社團的裝備也很多可以便宜租借。加上交通住宿也方便實惠,
大體來說,登山的費用門檻其實相當的低,對學生族群非常有利。當時社會上的登山主流
,反而是M字型發展,大學生、和中老年退休或是有較多工作暇餘者。記得許多跟我一起
登山的厲害夥伴,在進入社會後就不再爬山了─因為爬山要花時間精力的。那個年代,努
力工作是會賺大錢成就一番事業,大家都「愛拚才會贏」。因此20、30歲的年輕人爬山的
比例相當低,跟當時社會經濟發展也有關係。
但就算是M字型發展,當年的登山人口仍舊成長,而且也開始跳脫僅僅蒐集台灣百岳的模
式。像是台大登山社曾經歷山難重創,反而開始探勘深入台灣最荒野、也最困難的中海拔
(山界習慣稱為「中級山」)領域,因而在技術能力上也更高一層樓。因成績斐然,許多
大學登山社甚至社會團體,也開始從事這種更具創造性與難度的登山活動。相關於中級山
探勘的古道、舊部落,也是當時開始出現甚至熱門起來。
而技術登山型態,也大約在那個年代引入台灣,於是攀岩、溯溪都有專門的粉絲,攀岩開
始出現運動攀登的另一族群。台灣冰雪地雖然條件不佳,卻也開始有人踏入這一專業的領
域。海外遠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80年代中期吳錦雄、江秀真,分別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聖母峰後,好像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變得更多元化、更深度也更技術性的層次,看來
實在可喜可賀。
但事情總不如想像這麼順利發展,民國99年9月21日深夜,一場撼動所有台灣人心的大地
震,不僅是近年來台灣最大災難,也對登山界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許多以往通行無阻的山
區公路(如中橫)再也不能走了。台灣本就崩塌盛行的地質,經過這麼一震,加上連續幾
年接連不斷的颱風侵襲,許多登山路線、古道變得更難親近或是幾近崩毀,在某些層次上
,這限制了本土登山活動繼續發展的空間。民國98年發生的八八風災,更是大大的重創了
中南部山區的植被與交通,深度中級山探勘和深山古道的活動開始停滯,某些高山路線多
少也變得更加困難不易到達,登山路線開始呈現兩極化─熱門的成天擠爆人,冷門路線愈
來愈少人走的狀況。
因為社會更加開放、網路發達,加上臺灣本土意識的高漲,以往屬於較少數人了解的台灣
深山,漸漸的被媒體、網路、書籍的宣傳讓大眾看見。另一方面,隨著台灣經濟出現瓶頸
,財富分配愈來愈趨向極端,年輕人開始對於未來充滿徬徨。要這麼拚命幹嘛,一輩子也
賺不了某些人一個月賺的錢,在對未來無望的狀況下,開始注重經營自己的生活品質。這
種「小確幸」現象,同樣開始改變登山人口的生態。除了懂得吃喝要好,品味提昇外,也
開始在工作之餘從事休閒活動,甚至從而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於是前陣子的全台單車熱
、現在則流行跑馬拉松。登山活動在此,也多了一批以往少見的社會新鮮人生力軍。相對
而言,大學生因為愛上網,要賺錢所以必須打工,社團活動相對的萎縮,各大登山社常面
臨傳承甚至維持社團人數問題。
我們說過,大學生登山以往曾因山難給社會造成不小的衝擊,但大學登山社也是登山界中
少數有著循序漸進、非常紮實的訓練,因台灣專業登山學校非常的少,大學山社幾乎就是
重要的登山「科班」出身的概念,是傳承成長的重要單位,如今因為許多社團人口變少。
年輕社會人士接觸登山多是從網路資訊、跟商業隊伍或是自行上山的模式(現在可以自由
申請入山,不需要依附國家發給社團的登山嚮導證),因此雖然看起來登山人口結構有更
普及的改變,登山人口也變更多了,但有登山者的專業知能卻參差不齊,對多數人來說,
登山路線選擇反而變狹窄,所能獲得的登山知識與體驗也較為單一。
這個趨勢結果,就是個體登山山難事件變得層出不窮(登山人變多,知識技能卻未有提昇
)。加上媒體和網路,大肆報導高額搜救過程,在現今社會氛圍下,一般民眾對登山活動
的偏見與誤解更加深刻(但也不是像以往那種無知的恐懼,而是批判和責備較多)。近來
討論沸沸揚揚的國賠事件,也造成管理山林或是搜救單位與登山者的誤解,台灣人在登山
活動的路上,正面臨種種考驗。
我個人因為近年來台灣登山環境的這些變化,最近也稍微降低了攀爬台灣山岳的意願,反
而開始將熱情投入多些在世界各地登山健行路線的開拓(與海外遠征有些區別),這也是
近幾年台灣登山界最新的趨勢。把視野放向更寬廣的世界,同時也看看別人的登山環境。
這或許是個改變的契機吧?!其實總的來說,台灣的整體的登山環境,和大家普遍對登山
的概念,還是比我剛開始爬山好很多。想像各種年紀的人士(近年來開始流行親子登山,
所以連小朋友都可以完成百岳!)都有機會親近並用不同的方式去用最原始的方式─走路
,去接觸與體驗山野的美好,學習人類該如何在大自然和諧共處,更進而愛護自然保護我
們這美麗的地球。
Profile
崔祖錫,著有《2013台灣平地望高山之美》與《登山,才看得見最美的台灣》記錄台灣山
岳的美好。就讀中大物理系時,開始透過社團接觸登山活動,研究所還故意選擇台大森林
,讓自己更貼近山的一切,至今登山資歷已超過20年,一直是《台灣山岳》雜誌特約編輯
,並偶而兼任旅行社海外登山團導遊,現在還是文山與大安社區大學講師,固定開設登山
與戶外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學方式,讓他每學期的學生人數都爆滿,還有人修到上
癮,每學期都自願重修。
--
從大學時代開始與山岳結下不解之緣,常在星月下漫步山徑,在山巔上迎接朝陽。
喜歡和夥伴一起行動,熱愛在自然中自由生活的感覺。
戶外裝備指北針:https://www.facebook.com/touchpolestar/
--
,也讓登山這件事有了不同的面貌與觀點。分享給各位山友參考~
關於爬山, 我想說的其實是……BY 崔祖錫,Elif Chan
http://www.gq.com.tw/gadget/outdoor/content-23792.html
偶然回想,我到底從何時真正踏入登山的領域?應該要算是大一那一年吧!帶著興奮卻又
有點害怕的心情加入登山社,跟大家爬的第一座山是李崠山、第一座百岳是郡大山。當年
其實還是個體力很差、但對登山充滿熱情的小屁孩,沒想到一晃眼20年就過去了,已經變
成中年男子的我,卻依然常與山為伍。看著這麼多年台灣登山環境與社會氛圍的變化,有
時候也不禁百感交集。
那時正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感覺是一片欣欣向榮,對未來有光明的想像。不過那時大
學生要爬山,有很大一部分人可是要鬧「家庭革命」的呢!為什麼會鬧家庭革命呢?我們
先花點篇幅,來追究一下在我開始登山以前的台灣登山在做什麼?
其實現代型登山活動,在日治時期曾經有過很蓬勃的發展,但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切
開始停頓。戰後台灣交由國民政府,一切百廢待舉,連飯都不一定吃得飽了,登山這種屬
於有點精神層次或是實現自我的活動,當然也繼續沉寂。大約在民國50年代起,終於有零
星的挑戰先鋒,注意到台灣許多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充滿了不同於平地的壯麗美景,進
而積極的去踏查。岳界最知名的「四大天王」,就是戰後開拓台灣高山的佼佼者。他們把
大多現今走的高山路線都開發出來了後,其中之一的林文安更成立「百岳俱樂部」,從台
灣兩百多座超過3千公尺的高山,選出他認為最具代表、特色的一百座為目標。這個台灣
百岳的選出,剛好在經濟開始好轉的年代,百岳的蒐集目標開始受到社會大眾的注意,一
場瘋狂登百岳的年代於是展開(一直到現在),社會人士、大學學生都以攀登百岳為榮,
登山運動在台灣的確是從攀爬百岳開始復興起來的。
爬山的人多了,發生事故的狀況也多了起來。「山難」這檔事不知為什麼,一向對社會會
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民國60年清大發生了5人死亡的奇萊山山難,不但震驚了整個社會
,更像一個旋鈕被打開了,此後10年間重大山難事件層出不窮,當然也表示當年登山運動
的蓬勃發展景況。只是「登山」或是「大學生登山」在當時看起來就是與「危險」「冒險
」「山難」的字眼聯想在一起,一直蒙上層淡淡陰影,加上一般大眾對台灣山岳的了解還
是很有限。所以大學生要參加登山社,許多家人可是會相當反對的。這也是當年我參加登
山社,不是要偷偷摸摸,就是要跟家人攤牌,出隊總是要跟爸媽抗爭、且又讓他們擔心好
一陣子的原因與背景。
民國80年代,也許真是個美好的年代:大家賺得錢夠多,但是物價卻是相當的便宜,這從
登山這方面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動輒上萬的直式大背包,是在當年開始流行起來的(之
前流行鋁架背包),價格卻只要台幣不到兩千塊。其他許多裝備不是相當便宜,就是有便
宜的替代品(如用雨衣褲而非Gore-tex,不用登山鞋而穿雨鞋等,但其實現在仍有一些人
在某些情況使用─像我)。社團的裝備也很多可以便宜租借。加上交通住宿也方便實惠,
大體來說,登山的費用門檻其實相當的低,對學生族群非常有利。當時社會上的登山主流
,反而是M字型發展,大學生、和中老年退休或是有較多工作暇餘者。記得許多跟我一起
登山的厲害夥伴,在進入社會後就不再爬山了─因為爬山要花時間精力的。那個年代,努
力工作是會賺大錢成就一番事業,大家都「愛拚才會贏」。因此20、30歲的年輕人爬山的
比例相當低,跟當時社會經濟發展也有關係。
但就算是M字型發展,當年的登山人口仍舊成長,而且也開始跳脫僅僅蒐集台灣百岳的模
式。像是台大登山社曾經歷山難重創,反而開始探勘深入台灣最荒野、也最困難的中海拔
(山界習慣稱為「中級山」)領域,因而在技術能力上也更高一層樓。因成績斐然,許多
大學登山社甚至社會團體,也開始從事這種更具創造性與難度的登山活動。相關於中級山
探勘的古道、舊部落,也是當時開始出現甚至熱門起來。
而技術登山型態,也大約在那個年代引入台灣,於是攀岩、溯溪都有專門的粉絲,攀岩開
始出現運動攀登的另一族群。台灣冰雪地雖然條件不佳,卻也開始有人踏入這一專業的領
域。海外遠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80年代中期吳錦雄、江秀真,分別登上世界第一高峰
聖母峰後,好像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變得更多元化、更深度也更技術性的層次,看來
實在可喜可賀。
但事情總不如想像這麼順利發展,民國99年9月21日深夜,一場撼動所有台灣人心的大地
震,不僅是近年來台灣最大災難,也對登山界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許多以往通行無阻的山
區公路(如中橫)再也不能走了。台灣本就崩塌盛行的地質,經過這麼一震,加上連續幾
年接連不斷的颱風侵襲,許多登山路線、古道變得更難親近或是幾近崩毀,在某些層次上
,這限制了本土登山活動繼續發展的空間。民國98年發生的八八風災,更是大大的重創了
中南部山區的植被與交通,深度中級山探勘和深山古道的活動開始停滯,某些高山路線多
少也變得更加困難不易到達,登山路線開始呈現兩極化─熱門的成天擠爆人,冷門路線愈
來愈少人走的狀況。
因為社會更加開放、網路發達,加上臺灣本土意識的高漲,以往屬於較少數人了解的台灣
深山,漸漸的被媒體、網路、書籍的宣傳讓大眾看見。另一方面,隨著台灣經濟出現瓶頸
,財富分配愈來愈趨向極端,年輕人開始對於未來充滿徬徨。要這麼拚命幹嘛,一輩子也
賺不了某些人一個月賺的錢,在對未來無望的狀況下,開始注重經營自己的生活品質。這
種「小確幸」現象,同樣開始改變登山人口的生態。除了懂得吃喝要好,品味提昇外,也
開始在工作之餘從事休閒活動,甚至從而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於是前陣子的全台單車熱
、現在則流行跑馬拉松。登山活動在此,也多了一批以往少見的社會新鮮人生力軍。相對
而言,大學生因為愛上網,要賺錢所以必須打工,社團活動相對的萎縮,各大登山社常面
臨傳承甚至維持社團人數問題。
我們說過,大學生登山以往曾因山難給社會造成不小的衝擊,但大學登山社也是登山界中
少數有著循序漸進、非常紮實的訓練,因台灣專業登山學校非常的少,大學山社幾乎就是
重要的登山「科班」出身的概念,是傳承成長的重要單位,如今因為許多社團人口變少。
年輕社會人士接觸登山多是從網路資訊、跟商業隊伍或是自行上山的模式(現在可以自由
申請入山,不需要依附國家發給社團的登山嚮導證),因此雖然看起來登山人口結構有更
普及的改變,登山人口也變更多了,但有登山者的專業知能卻參差不齊,對多數人來說,
登山路線選擇反而變狹窄,所能獲得的登山知識與體驗也較為單一。
這個趨勢結果,就是個體登山山難事件變得層出不窮(登山人變多,知識技能卻未有提昇
)。加上媒體和網路,大肆報導高額搜救過程,在現今社會氛圍下,一般民眾對登山活動
的偏見與誤解更加深刻(但也不是像以往那種無知的恐懼,而是批判和責備較多)。近來
討論沸沸揚揚的國賠事件,也造成管理山林或是搜救單位與登山者的誤解,台灣人在登山
活動的路上,正面臨種種考驗。
我個人因為近年來台灣登山環境的這些變化,最近也稍微降低了攀爬台灣山岳的意願,反
而開始將熱情投入多些在世界各地登山健行路線的開拓(與海外遠征有些區別),這也是
近幾年台灣登山界最新的趨勢。把視野放向更寬廣的世界,同時也看看別人的登山環境。
這或許是個改變的契機吧?!其實總的來說,台灣的整體的登山環境,和大家普遍對登山
的概念,還是比我剛開始爬山好很多。想像各種年紀的人士(近年來開始流行親子登山,
所以連小朋友都可以完成百岳!)都有機會親近並用不同的方式去用最原始的方式─走路
,去接觸與體驗山野的美好,學習人類該如何在大自然和諧共處,更進而愛護自然保護我
們這美麗的地球。
Profile
崔祖錫,著有《2013台灣平地望高山之美》與《登山,才看得見最美的台灣》記錄台灣山
岳的美好。就讀中大物理系時,開始透過社團接觸登山活動,研究所還故意選擇台大森林
,讓自己更貼近山的一切,至今登山資歷已超過20年,一直是《台灣山岳》雜誌特約編輯
,並偶而兼任旅行社海外登山團導遊,現在還是文山與大安社區大學講師,固定開設登山
與戶外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教學方式,讓他每學期的學生人數都爆滿,還有人修到上
癮,每學期都自願重修。
--
從大學時代開始與山岳結下不解之緣,常在星月下漫步山徑,在山巔上迎接朝陽。
喜歡和夥伴一起行動,熱愛在自然中自由生活的感覺。
戶外裝備指北針:https://www.facebook.com/touchpolestar/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17-03-20T16:01
at 2017-03-20T16:01
By Heather
at 2017-03-21T23:38
at 2017-03-21T23:38
Related Posts
日本表銀座縱走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3-17T12:29
at 2017-03-17T12:29
上河步程時間估算
By Una
at 2017-03-17T10:14
at 2017-03-17T10:14
魚路古道從上磺溪到擎天崗的路況?
By Sierra Rose
at 2017-03-16T21:43
at 2017-03-16T21:43
線上賞花活動,分享你在國家公園拍的美照
By Kelly
at 2017-03-16T14:09
at 2017-03-16T14:09
水漾森林 取水部份
By Una
at 2017-03-15T22:28
at 2017-03-15T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