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_第57集 地之角/三輪車-動靜間交手 - 印度
By Thomas
at 2011-05-23T03:00
at 2011-05-23T03:00
Table of Contents
印度41天隻身旅行分享報告與各位板友分享!
---
地之角/第57集 三輪車
---
圖文版 http://funabashi.pixnet.net/blog/post/31179272
---
三輪車/動靜間交手
---
整整一個半月的印度旅行,我只搭過三次計程車,更精確的敘述應該是「喊價的出租汽車
」,一次是入境時從孟買機場進市區,一次是出境時從加爾各答沙德街到機場,還有一次
是在達蘭薩拉。除了德里和加爾各答兩個大城有地鐵系統外,城市內的移動若非近距可依
賴雙腳,三輪車是最普遍的代步工具,一個半月的旅行少說得搭上數十次。
Rickshaw,人力車;Auto Rickshaw,自動人力車。而旅行者尚多以英文流通稱呼使用,
至今尚未有如泰國嘟嘟車普遍通用的中文暱稱,所以我取其特徵用中文譯為三輪車,人力
與自動兩種。兩種三輪車在許多印度城市仍然並存,即使人力三輪車資便宜,但如不想看
著年邁長者在前揮汗賣命,而人卻在後頭吹風享受,多數時候我還是較常選擇自動三輪車
。印度各地的三輪車不盡相同,除了配合城市形象有特殊顏色塗裝外,如香地葛三輪車的
藍色車體,最常見的是黑身黃頭或綠身黃頂,前者是較早期使用汽油的三輪車,後者則為
印度政府為了減低環境污染,而推廣改用壓縮天然氣(CNG)的環保三輪車,常見於德里與
阿格拉。自動三輪車機動、迅速、普遍,城市大馬路或山城小巷道皆通行,客貨兩用外還
兼運牲畜動物,儼然是印度最國民化的交通工具,甚至成為代表印度的文化符碼。
三輪車雖有部分裝設里程錶,但裝飾用居多,多數司機還是以口頭喊價決定車資,至少我
從未曾搭過跳錶計價的印度三輪車。對於預算吃緊的背包客來說,幾十元都認真計較,於
是每回要搭車前就必須預謀一場口袋裡的殺戮戰,思忖著要使出的策略與籌碼。司機一開
價貴上十倍都不令人意外,不過也是有些歷練的背包客才懂得與狡猾司機鬥智,初抵印度
的生手只能任司機擺佈,常得多付點車資充當厚黑學費。各大火車站、巴士站或重要景點
名勝,在這些旅客需要交通轉乘的地方也就是最多三輪車司機搶客之處,也是背包客最勞
神的關卡。尤其當吃重的登山包壓在肩頭,加上高溫烈日也讓旅行者判斷力和耐心被削去
不少,而司機長年洞悉旅客弱點只須等待願者上鉤,兩者天生條件不平等,難怪印度菜鳥
們只有掏錢的份。
印度官方也想遏止司機任意開價的歪風,在火車站或機場常設有預付車資的叫車服務,雖
然可能比老鳥喊價的車資高,但免去與司機鬥智的麻煩而公定價也還算合理。歷經幾個禮
拜與印度三輪車司機交手的經驗後,自己漸漸發展出一套作戰模式來取得較低的車資,一
來一往之間也從鬥智的防禦心態演變為暗耍心機的趣味。
幾次交易後,我大致猜測出一套車資的平均水準。每次搭車前首先粗估地圖上的距離,再
憑感覺決定一個偏低的底價,在司機向前攬客時先發制人,主動說出地點和價錢,不讓司
機開價、也不詢問價格多少。當然,司機不會輕易服輸,價格勢必往上哄抬,此時務必堅
守底價不變,幾回來往若司機不同意則繼續逕自前行,此時一定有其他司機再前來攀談,
願意以較低價格成交。若被拒幾次後發現自己底價偏低也可暗自稍稍調整。印度三輪車司
機競爭激烈,況且車子閒著也沒收入進帳,一定有願意削價競爭的司機會出現在落單者身
旁,我就有好幾次離開被包圍的司機群後跟上來一位願意載我的司機,這心理的攻防戰在
動靜間交手,屢試不爽。
搭乘三輪車常是旅行者受騙的第一線,連哄帶騙被載往配合名單中的旅行社或旅館,從中
被抽取昂貴佣金;或是無故漲價與事先談好的價格不符;也有仗著旅行者人生地不熟,目
的地未到就放人開溜。許多惡質狀況我們都可能遇上,心底也許緊張害怕,但外表請強裝
兇悍據理力爭,使出要把車輛營業證號碼告訴警方的嚇唬動作,請司機務必依約行事否則
絕不妥協。欺騙的一方原本就站不住腳,只要誰氣勢強就占上風,不過請以自身安全為優
先,這才是背包客的最高守則。
雖然像印度電影「窮得只剩下錢」裡的Amal一樣善良的司機不多,但有些受騙經驗其實是
自找的,怪罪於自己貪小便宜的心態。當司機提出一個不合理的低價,卻還願意相信那出
自一片良心理當回饋旅客,那麼上了車就只能等著當肥羊被推銷了。生意人的確沒有理由
對外國人作慈善事業,略施小惠當然是以退為進為了賺取更多口袋進帳。
一次在齋浦爾上了一台老先生的三輪車,給了一家旅館地址,談定價錢跑了一段路後他竟
停在路旁小販前問起路來,原來他根本不知道我的目的地在哪,待他老弄清楚地點後一口
氣漲了四倍車資,我寧願馬上下車,還得付清剛談好的車資才准我走,總之老先生的策略
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到客人上車再說。另一回在齋沙默爾,才一下火車還沒出站就有掮
客上前搭訕,開出了只要10RS就可進城的便宜車資,我天真無邪的上了賊車。「要不要來
我們旅館看看?看看就好,喜歡再住下來?」我當下想起這就是旅行論壇傳說中的「住旅
館強迫推銷駱駝守獵夜遊」,驚醒後不論司機如何遊說我還是堅持我原來的目的地。最後
我付了20RS得到一句「Get out!」並在不知所以的地點被趕下了車。是啊,這麼低的車
資只能到這裡也是合理,著實一針見血的諷刺。
還有一回在阿格拉車站前的預付車亭叫了往泰姬瑪哈陵的三輪車,司機是位帶小帽穿白袍
的穆斯林,一路上他向我說明阿格拉的三輪車司機有非常優良的紀律,不隨便開價且使命
必達,一席話下來誠懇親切的形象讓我相信他應該是個好司機,此行應該是趟愉快的移動
。獲取我的信任後,當他拿出一本寫滿觀光客推薦心得的筆記本,並特別指出了中文留言
要我瞧瞧,我就可以預測接下來的劇碼是什麼了。雖然最後我表明只想仔細參觀泰姬陵沒
能向他包車,他也只是臉嚴肅了點還是依約讓我在泰姬陵的南門下車。其實各行各業都有
增加生意的撇步,司機為了賺這幾十盧比還得鋪陳那些前戲來博取我的好感,生活需要靠
金錢來維持是現實不容批評的。我會為了損失金錢而惋惜,卻不對司機的生存之道有所厭
惡,因為兩件事皆指涉著金錢占有並無分高下,這些金錢上的遊戲並沒有對錯,只是玩了
就有輸贏,旅行者不必為此失了興致。
2006年印度TATA集團在新德里車展上首次發表了TATA nano,號稱全球最低價的大眾車款
,售價僅僅2,500美元,不過從配備到馬力都跟售價一樣低。可乘坐四人的車體與街上竄
行的三輪車一樣小巧可愛,沒有空調、沒有收音機、沒有保險桿,就連雨刷和後照鏡也只
裝配一個,最高時速連100公里都不到,但有模有樣的流線車型至少可以遮風避雨的在路
上奔馳移動。
車商主打讓人人都能擁有汽車,TATA nano就和 Auto Rickshaw一樣,在尋求一種印度式
的中庸之道,在某些無法觸及的幻象之前,找到一種暫時替代性的美夢,雖不中亦不遠以
,彷彿生活就足以觸發全面的美好。但美夢表面常像薄薄的車殼不堪一擊,就如在火車站
送往迎來的三輪車司機,笑容表面隱含著爾虞我詐的複雜心思,但其實那些技倆也是輕易
就可識破的。
每回搭上三輪車,不是抵達就是離開,發生在造訪一個城市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以火車
站開頭和收尾的旅行經驗。唯有孟買的黑色計程車、加爾各答的黃色計程車,車型都和城
市形象一樣古典優雅,為了連接我的起飛與降落而慎重起來,我願意付出較多的車資來儀
式化兩端的未知和失落。否則踏進三輪車,卸下背包,一路快意呼嘯放鬆緊繃的軀體,讓
速度引起的風吹進沒有車窗玻璃阻隔的車內,忽左忽右的閃動鑽行,距離很近的街景快速
抽換,像緊湊的電影預告也像片尾字幕緩緩上升,交代未來或過去數日的故事情節,讓我
緩衝之後再慢慢承接下一個場景。原來,三輪車司機是我在每個城市第一個與最後一個動
靜間交手的旅伴。
---
去你的旅行社/用我的方式旅行-部落格貼紙串連:
http://stickeraction.com/ikimasho
--
---
地之角/第57集 三輪車
---
圖文版 http://funabashi.pixnet.net/blog/post/31179272
---
三輪車/動靜間交手
---
整整一個半月的印度旅行,我只搭過三次計程車,更精確的敘述應該是「喊價的出租汽車
」,一次是入境時從孟買機場進市區,一次是出境時從加爾各答沙德街到機場,還有一次
是在達蘭薩拉。除了德里和加爾各答兩個大城有地鐵系統外,城市內的移動若非近距可依
賴雙腳,三輪車是最普遍的代步工具,一個半月的旅行少說得搭上數十次。
Rickshaw,人力車;Auto Rickshaw,自動人力車。而旅行者尚多以英文流通稱呼使用,
至今尚未有如泰國嘟嘟車普遍通用的中文暱稱,所以我取其特徵用中文譯為三輪車,人力
與自動兩種。兩種三輪車在許多印度城市仍然並存,即使人力三輪車資便宜,但如不想看
著年邁長者在前揮汗賣命,而人卻在後頭吹風享受,多數時候我還是較常選擇自動三輪車
。印度各地的三輪車不盡相同,除了配合城市形象有特殊顏色塗裝外,如香地葛三輪車的
藍色車體,最常見的是黑身黃頭或綠身黃頂,前者是較早期使用汽油的三輪車,後者則為
印度政府為了減低環境污染,而推廣改用壓縮天然氣(CNG)的環保三輪車,常見於德里與
阿格拉。自動三輪車機動、迅速、普遍,城市大馬路或山城小巷道皆通行,客貨兩用外還
兼運牲畜動物,儼然是印度最國民化的交通工具,甚至成為代表印度的文化符碼。
三輪車雖有部分裝設里程錶,但裝飾用居多,多數司機還是以口頭喊價決定車資,至少我
從未曾搭過跳錶計價的印度三輪車。對於預算吃緊的背包客來說,幾十元都認真計較,於
是每回要搭車前就必須預謀一場口袋裡的殺戮戰,思忖著要使出的策略與籌碼。司機一開
價貴上十倍都不令人意外,不過也是有些歷練的背包客才懂得與狡猾司機鬥智,初抵印度
的生手只能任司機擺佈,常得多付點車資充當厚黑學費。各大火車站、巴士站或重要景點
名勝,在這些旅客需要交通轉乘的地方也就是最多三輪車司機搶客之處,也是背包客最勞
神的關卡。尤其當吃重的登山包壓在肩頭,加上高溫烈日也讓旅行者判斷力和耐心被削去
不少,而司機長年洞悉旅客弱點只須等待願者上鉤,兩者天生條件不平等,難怪印度菜鳥
們只有掏錢的份。
印度官方也想遏止司機任意開價的歪風,在火車站或機場常設有預付車資的叫車服務,雖
然可能比老鳥喊價的車資高,但免去與司機鬥智的麻煩而公定價也還算合理。歷經幾個禮
拜與印度三輪車司機交手的經驗後,自己漸漸發展出一套作戰模式來取得較低的車資,一
來一往之間也從鬥智的防禦心態演變為暗耍心機的趣味。
幾次交易後,我大致猜測出一套車資的平均水準。每次搭車前首先粗估地圖上的距離,再
憑感覺決定一個偏低的底價,在司機向前攬客時先發制人,主動說出地點和價錢,不讓司
機開價、也不詢問價格多少。當然,司機不會輕易服輸,價格勢必往上哄抬,此時務必堅
守底價不變,幾回來往若司機不同意則繼續逕自前行,此時一定有其他司機再前來攀談,
願意以較低價格成交。若被拒幾次後發現自己底價偏低也可暗自稍稍調整。印度三輪車司
機競爭激烈,況且車子閒著也沒收入進帳,一定有願意削價競爭的司機會出現在落單者身
旁,我就有好幾次離開被包圍的司機群後跟上來一位願意載我的司機,這心理的攻防戰在
動靜間交手,屢試不爽。
搭乘三輪車常是旅行者受騙的第一線,連哄帶騙被載往配合名單中的旅行社或旅館,從中
被抽取昂貴佣金;或是無故漲價與事先談好的價格不符;也有仗著旅行者人生地不熟,目
的地未到就放人開溜。許多惡質狀況我們都可能遇上,心底也許緊張害怕,但外表請強裝
兇悍據理力爭,使出要把車輛營業證號碼告訴警方的嚇唬動作,請司機務必依約行事否則
絕不妥協。欺騙的一方原本就站不住腳,只要誰氣勢強就占上風,不過請以自身安全為優
先,這才是背包客的最高守則。
雖然像印度電影「窮得只剩下錢」裡的Amal一樣善良的司機不多,但有些受騙經驗其實是
自找的,怪罪於自己貪小便宜的心態。當司機提出一個不合理的低價,卻還願意相信那出
自一片良心理當回饋旅客,那麼上了車就只能等著當肥羊被推銷了。生意人的確沒有理由
對外國人作慈善事業,略施小惠當然是以退為進為了賺取更多口袋進帳。
一次在齋浦爾上了一台老先生的三輪車,給了一家旅館地址,談定價錢跑了一段路後他竟
停在路旁小販前問起路來,原來他根本不知道我的目的地在哪,待他老弄清楚地點後一口
氣漲了四倍車資,我寧願馬上下車,還得付清剛談好的車資才准我走,總之老先生的策略
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搶到客人上車再說。另一回在齋沙默爾,才一下火車還沒出站就有掮
客上前搭訕,開出了只要10RS就可進城的便宜車資,我天真無邪的上了賊車。「要不要來
我們旅館看看?看看就好,喜歡再住下來?」我當下想起這就是旅行論壇傳說中的「住旅
館強迫推銷駱駝守獵夜遊」,驚醒後不論司機如何遊說我還是堅持我原來的目的地。最後
我付了20RS得到一句「Get out!」並在不知所以的地點被趕下了車。是啊,這麼低的車
資只能到這裡也是合理,著實一針見血的諷刺。
還有一回在阿格拉車站前的預付車亭叫了往泰姬瑪哈陵的三輪車,司機是位帶小帽穿白袍
的穆斯林,一路上他向我說明阿格拉的三輪車司機有非常優良的紀律,不隨便開價且使命
必達,一席話下來誠懇親切的形象讓我相信他應該是個好司機,此行應該是趟愉快的移動
。獲取我的信任後,當他拿出一本寫滿觀光客推薦心得的筆記本,並特別指出了中文留言
要我瞧瞧,我就可以預測接下來的劇碼是什麼了。雖然最後我表明只想仔細參觀泰姬陵沒
能向他包車,他也只是臉嚴肅了點還是依約讓我在泰姬陵的南門下車。其實各行各業都有
增加生意的撇步,司機為了賺這幾十盧比還得鋪陳那些前戲來博取我的好感,生活需要靠
金錢來維持是現實不容批評的。我會為了損失金錢而惋惜,卻不對司機的生存之道有所厭
惡,因為兩件事皆指涉著金錢占有並無分高下,這些金錢上的遊戲並沒有對錯,只是玩了
就有輸贏,旅行者不必為此失了興致。
2006年印度TATA集團在新德里車展上首次發表了TATA nano,號稱全球最低價的大眾車款
,售價僅僅2,500美元,不過從配備到馬力都跟售價一樣低。可乘坐四人的車體與街上竄
行的三輪車一樣小巧可愛,沒有空調、沒有收音機、沒有保險桿,就連雨刷和後照鏡也只
裝配一個,最高時速連100公里都不到,但有模有樣的流線車型至少可以遮風避雨的在路
上奔馳移動。
車商主打讓人人都能擁有汽車,TATA nano就和 Auto Rickshaw一樣,在尋求一種印度式
的中庸之道,在某些無法觸及的幻象之前,找到一種暫時替代性的美夢,雖不中亦不遠以
,彷彿生活就足以觸發全面的美好。但美夢表面常像薄薄的車殼不堪一擊,就如在火車站
送往迎來的三輪車司機,笑容表面隱含著爾虞我詐的複雜心思,但其實那些技倆也是輕易
就可識破的。
每回搭上三輪車,不是抵達就是離開,發生在造訪一個城市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以火車
站開頭和收尾的旅行經驗。唯有孟買的黑色計程車、加爾各答的黃色計程車,車型都和城
市形象一樣古典優雅,為了連接我的起飛與降落而慎重起來,我願意付出較多的車資來儀
式化兩端的未知和失落。否則踏進三輪車,卸下背包,一路快意呼嘯放鬆緊繃的軀體,讓
速度引起的風吹進沒有車窗玻璃阻隔的車內,忽左忽右的閃動鑽行,距離很近的街景快速
抽換,像緊湊的電影預告也像片尾字幕緩緩上升,交代未來或過去數日的故事情節,讓我
緩衝之後再慢慢承接下一個場景。原來,三輪車司機是我在每個城市第一個與最後一個動
靜間交手的旅伴。
---
去你的旅行社/用我的方式旅行-部落格貼紙串連:
http://stickeraction.com/ikimasho
--
All Comments
By Jessica
at 2011-05-25T22:43
at 2011-05-25T22:43
Related Posts
推薦 印度 sudder street不錯的旅館
By Olga
at 2011-05-22T23:59
at 2011-05-22T23:59
香港、澳門、廈門、珠海、廣東、江西
By Agatha
at 2011-05-22T10:54
at 2011-05-22T10:54
圓山旅行社~ 泰國七日遊實在泰好玩之嘉大應經系
By Donna
at 2011-05-21T01:18
at 2011-05-21T01:18
<Sunny背包> 恆河邊的小老闆Guest House
By Elma
at 2011-05-20T19:56
at 2011-05-20T19:56
亞西Online-22 伊斯法罕乃世界之半:伊瑪目廣場
By Margaret
at 2011-05-19T20:53
at 2011-05-19T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