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遊記【十四】土家風情園 - 大陸旅遊
By Catherine
at 2014-08-28T08:13
at 2014-08-28T08:13
Table of Contents
~※ 土家風情園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229833501
接續的景點是「土家風情園」,昨日「老院子」呈現官宦富家宅邸,這園區
則保留土司時期的王族建築。土司是元朝開始封授西北、西南部族頭目的官職,
換個說法,就是只要對朝廷付出稅金勞役,便能舒泰於偏遠地帶當土霸王。其中
明代湘西以永順土司彭氏勢力最強,今天要參觀的是他另於永定蓋起的土司城。
才一下車,那數層樓高的外牆便顯其威勢了,攀滿爬藤的牆面之上,亭閣交
連出飛揚犄角,而下方拱門內,接迎的阿妹們正端著攔門酒,唱起活潑歌謠。走
了進去,內裡為一方不大外院,植栽處處,垂葉繁花頗令人心情開朗。旁側由外
牆延伸進高台,柱欄疊架,帶著紋刻,台頂另撐出孤簷,綴掛鏤花燈籠,不知整
體是啥用途,若為守望卻太花俏,倒像大爺們登高眺景之處。
正對方向則是道石階,兩側伴著裝飾簷板,跨過小小護城河,接抵書寫著「
東南第一功」的牌坊。這是明朝嘉靖皇帝御賜,授予土家兄弟奮勇殲滅倭寇之榮
譽。不過導遊沒領往這兒走,反而轉右登進「宴會廳」。
我在門外抬首端望,此雙層挑簷建築雖有細膩雕琢窗板,但總覺過於嶄新,
資料說這裡為了觀光亦新闢了餐廳、旅館,莫非這只是後人揣摩古意之作?不過
拋去狐疑,宮燈、花林,佈局景色倒也雅緻,門旁還有大石碑刻著單單一字,幾
筆連環圈繞後接上剛直一豎,很難辨認是何字何體,但卻仿似圖騰令人玩味。其
側還有城內縮影路線圖,不過標註廳閣名稱的字跡卻因缺乏維護而無法閱讀了。
不知轉入宴會廳之目的為何,大夥東張西望地又穿進牌坊接抵的大廣場了。
走近細看,牌坊以數根高低列柱環圍,有的帶著隱微淺紋,有的張揚以祥龍盤繞
。牌坊自身的柱礎則加添由龍獅持頂之抱鼓石,鼓面也華麗刻出纏遊雲獸。廣場
正中另孤立一圖騰柱,頂礎皆飾以踞虎,柱身則有一筆而成的串繞長句飄逸揮落
。
而隔著圖騰柱與牌坊相對的是個祭廟,內台置著金漆「八部大神」。不過這
廳閣雖用紅綠彩飾、蟠龍遊柱,並佐以巫讎怒面,但卻過於殘凋,若說為保存舊
貌,內裡又堆置過多音箱、大鼓、架板,一個一望便入的門面竟成雜物間了。可
是據說原本晴日廣場會有大型迎舞鼓擊之陣,或許這局面只是雨禍造就的不得已
吧。
而當由廣場往內院方向望去,一座醒目樓閣倚丘竄疊而起,那是「九重天世
襲堂」,為土司城標誌性建築。當年清朝末代土司奏請改土歸流,得朝廷嘉許封
為世襲千總,便建此世襲堂,並取「天有九重」之術數極大之意。我們花了些時
間,等園區攝影師替大家依序以樓為背景留影,才依順步道繞至堂下。
此樓高十二層,底部以假山矮樹為襯,還有尊彌勒佛笑臉盈盈迎客。抬首而
觀,雕欄如錦帶環圍於腰,簷尾則成寶冠飛翹指天,將這墨色木樓的英偉多添了
些細膩華燦。最特別的是樓側延伸而出的蜿蜒玉龍,宛如轉身時擺舞之髮辮,飛
亂於天的雨水,順簷於龍口涓流導落,再跌散為石上飛瀑,將原本閣殿的倚立靜
姿,勾出流轉靈動線條。
登階而入,原以為該是寬廣廳間,而後逐層縮減,但外頭這氣勢只是倚著丘
坡巧妙疊砌而起,堂裡空間意外的小。就像史詩電影裡巨大至不切實際的城壘,
並非內裡皆為幽深不見天光的房室,僅是盤繞岩體築立罷了。而本還猜度這兒便
為土司居殿了,外觀尊爵不凡,又具遠眺視野,符合權霸一方的身分。不過窺聽
導遊的說法,這棟高閣卻為祭禮儀式之用,看來我把土司文化想得過於淺薄了。
然隨隊前行也不太看到相關擺設,只見依牆靠置透明長櫃,展放當年民俗衣
物器具。而窄廊添了展櫃本就沒多少空間,又遇上別團遊人,塞得動彈不得,幾
次徒勞無功的碎步突破後,就放棄近前研究那些物事了。反倒某些窗框挺有意思
,其中一塊猜該是個「福」字,但卻鏤雕為一筆圈繞,左側似鳳首頸項彎折,右
方則拋捲出尾翼飛羽,與方才「宴會廳」前那字碑有著相似巧妙。
隨意瞥看,攀樓數層後,上方的廳堂反倒開闊了,還拉出兩間外探亭台,設
了桌椅,讓人俯望城區。我倚在扶欄座,亭內懸柱收綴成苞蕾,再往外是疊簷飛
角,其間妝點護城神獸與騎魚天將。然後參差於枝林的是方才行過之大殿、廣場
與城門,若略去更遠的那些灰緲現代雜亂市容,應便是當年執權者所望之景致吧
。
空氣透著雨霧的濕潤,隨風在我身畔飄流,雨勢原本惱人,不過這麼朝外坐
望,卻也化為令人舒泰的清冽,怔望至導遊招喚,才迅速逛了圈此地順勢販賣的
銀飾,然後下樓離閣。
樓後有小徑沿白牆而落,旁側綠枝成林,步道雖因雨濕漉,但小心行步穿出
後,頓時開闊的景致卻是出塵般清麗。高低錯落的墨樓亭立於山稜前,柱簷與樹
傘交相依傍,團圍一汪池水。柳蔭青青,將池色映得可人,如塊碧玉內斂著深綠
、也閃耀著天光。我想,這兒總該為土司居院了吧,不過看樓前額匾似又不是那
麼回事。靠前的矮敞屋能瞧見巨大石磨,像是排作坊,池後高閣其一則飾綴大紅
錦緞與燈籠,標示為「官姐樓」。
跟著導遊走了進去,裡面早已妝點成新房,新娘覆著紅巾,正與三位彩帕掩
面的姊妹丫鬟們啜吟哀曲。這可不是哪位娘子被人強娶在想著無緣情郎、悲唱未
來命運,而是土家有名的「哭嫁」。根據習俗,新娘出嫁前得以哀曲告別父母與
原生家庭,越是悲悽越表新娘孝心及品行,更甚者,夫家還會暗自打聽其聲勢。
也不知這習俗有否越演越烈,若做作至鬼哭神嚎,便失其本意了。
此樓隔鄰是「舍把樓」,不曉得導遊有否介紹,那時我糊里糊塗便跟人群行
過。回家查了一下,「舍把」是當年官名,「舍把日」為接迎此官的擺手舞,之
後更進而以此發展成民俗節日。所以合理猜測這樓本該有工作人員晃擺小手迎送
我們吧,大概趁雨偷懶不知躲哪歇息了,也好,這樣清清靜靜才襯池景之美。
繞至對側,有座亭閣攔路而築,旁側石板標著「土家民間演藝亭」,看來此
園是沒打算還原土司王府佈局,徹底改建為民俗館了。在亭裡坐下,叮咚器樂響
起,幾個身穿民俗彩衣戴著面具的舞者晃擺相繞,沒有講解其實也看不出端倪,
有些勉強像演著婚禮行儀夫妻,其餘就只成記憶裡的黑洞。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個舞刀老者,一般常見特技是接拋瓶球,他則以刀斧玩命
。同伴在旁吟唱歌謠,他便依著節拍變換手中刀器,由小至大,由簡至繁,拋接
中穿雜手勢切繞。感覺若自己稍不留神,或同伴亂了節拍,便會少幾個指節,頗
令人心驚。再想想,持有這樣的玩命功夫,也許當年是一方大俠,但如今垂垂老
矣,只能多少賺幾文遊人小費,很是唏噓。
表演結束,將零鈔輕輕放入小費盒裡,我走出至池畔,看一眼最後的池色與
墨閣。這片宛如醉入深眠的老舍,似已遺佚了當年故事,王朝的興衰、權力的交
替都不再有人在乎。而那些還勉力保存的歡愉歌舞文俗,或許哪天也將只為書面
上的寥寥數字吧。遺存的,可能只是眼前這些荒殘枝骨,於山林中繼續冷望世事
,等待散化之時。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229833501
接續的景點是「土家風情園」,昨日「老院子」呈現官宦富家宅邸,這園區
則保留土司時期的王族建築。土司是元朝開始封授西北、西南部族頭目的官職,
換個說法,就是只要對朝廷付出稅金勞役,便能舒泰於偏遠地帶當土霸王。其中
明代湘西以永順土司彭氏勢力最強,今天要參觀的是他另於永定蓋起的土司城。
才一下車,那數層樓高的外牆便顯其威勢了,攀滿爬藤的牆面之上,亭閣交
連出飛揚犄角,而下方拱門內,接迎的阿妹們正端著攔門酒,唱起活潑歌謠。走
了進去,內裡為一方不大外院,植栽處處,垂葉繁花頗令人心情開朗。旁側由外
牆延伸進高台,柱欄疊架,帶著紋刻,台頂另撐出孤簷,綴掛鏤花燈籠,不知整
體是啥用途,若為守望卻太花俏,倒像大爺們登高眺景之處。
正對方向則是道石階,兩側伴著裝飾簷板,跨過小小護城河,接抵書寫著「
東南第一功」的牌坊。這是明朝嘉靖皇帝御賜,授予土家兄弟奮勇殲滅倭寇之榮
譽。不過導遊沒領往這兒走,反而轉右登進「宴會廳」。
我在門外抬首端望,此雙層挑簷建築雖有細膩雕琢窗板,但總覺過於嶄新,
資料說這裡為了觀光亦新闢了餐廳、旅館,莫非這只是後人揣摩古意之作?不過
拋去狐疑,宮燈、花林,佈局景色倒也雅緻,門旁還有大石碑刻著單單一字,幾
筆連環圈繞後接上剛直一豎,很難辨認是何字何體,但卻仿似圖騰令人玩味。其
側還有城內縮影路線圖,不過標註廳閣名稱的字跡卻因缺乏維護而無法閱讀了。
不知轉入宴會廳之目的為何,大夥東張西望地又穿進牌坊接抵的大廣場了。
走近細看,牌坊以數根高低列柱環圍,有的帶著隱微淺紋,有的張揚以祥龍盤繞
。牌坊自身的柱礎則加添由龍獅持頂之抱鼓石,鼓面也華麗刻出纏遊雲獸。廣場
正中另孤立一圖騰柱,頂礎皆飾以踞虎,柱身則有一筆而成的串繞長句飄逸揮落
。
而隔著圖騰柱與牌坊相對的是個祭廟,內台置著金漆「八部大神」。不過這
廳閣雖用紅綠彩飾、蟠龍遊柱,並佐以巫讎怒面,但卻過於殘凋,若說為保存舊
貌,內裡又堆置過多音箱、大鼓、架板,一個一望便入的門面竟成雜物間了。可
是據說原本晴日廣場會有大型迎舞鼓擊之陣,或許這局面只是雨禍造就的不得已
吧。
而當由廣場往內院方向望去,一座醒目樓閣倚丘竄疊而起,那是「九重天世
襲堂」,為土司城標誌性建築。當年清朝末代土司奏請改土歸流,得朝廷嘉許封
為世襲千總,便建此世襲堂,並取「天有九重」之術數極大之意。我們花了些時
間,等園區攝影師替大家依序以樓為背景留影,才依順步道繞至堂下。
此樓高十二層,底部以假山矮樹為襯,還有尊彌勒佛笑臉盈盈迎客。抬首而
觀,雕欄如錦帶環圍於腰,簷尾則成寶冠飛翹指天,將這墨色木樓的英偉多添了
些細膩華燦。最特別的是樓側延伸而出的蜿蜒玉龍,宛如轉身時擺舞之髮辮,飛
亂於天的雨水,順簷於龍口涓流導落,再跌散為石上飛瀑,將原本閣殿的倚立靜
姿,勾出流轉靈動線條。
登階而入,原以為該是寬廣廳間,而後逐層縮減,但外頭這氣勢只是倚著丘
坡巧妙疊砌而起,堂裡空間意外的小。就像史詩電影裡巨大至不切實際的城壘,
並非內裡皆為幽深不見天光的房室,僅是盤繞岩體築立罷了。而本還猜度這兒便
為土司居殿了,外觀尊爵不凡,又具遠眺視野,符合權霸一方的身分。不過窺聽
導遊的說法,這棟高閣卻為祭禮儀式之用,看來我把土司文化想得過於淺薄了。
然隨隊前行也不太看到相關擺設,只見依牆靠置透明長櫃,展放當年民俗衣
物器具。而窄廊添了展櫃本就沒多少空間,又遇上別團遊人,塞得動彈不得,幾
次徒勞無功的碎步突破後,就放棄近前研究那些物事了。反倒某些窗框挺有意思
,其中一塊猜該是個「福」字,但卻鏤雕為一筆圈繞,左側似鳳首頸項彎折,右
方則拋捲出尾翼飛羽,與方才「宴會廳」前那字碑有著相似巧妙。
隨意瞥看,攀樓數層後,上方的廳堂反倒開闊了,還拉出兩間外探亭台,設
了桌椅,讓人俯望城區。我倚在扶欄座,亭內懸柱收綴成苞蕾,再往外是疊簷飛
角,其間妝點護城神獸與騎魚天將。然後參差於枝林的是方才行過之大殿、廣場
與城門,若略去更遠的那些灰緲現代雜亂市容,應便是當年執權者所望之景致吧
。
空氣透著雨霧的濕潤,隨風在我身畔飄流,雨勢原本惱人,不過這麼朝外坐
望,卻也化為令人舒泰的清冽,怔望至導遊招喚,才迅速逛了圈此地順勢販賣的
銀飾,然後下樓離閣。
樓後有小徑沿白牆而落,旁側綠枝成林,步道雖因雨濕漉,但小心行步穿出
後,頓時開闊的景致卻是出塵般清麗。高低錯落的墨樓亭立於山稜前,柱簷與樹
傘交相依傍,團圍一汪池水。柳蔭青青,將池色映得可人,如塊碧玉內斂著深綠
、也閃耀著天光。我想,這兒總該為土司居院了吧,不過看樓前額匾似又不是那
麼回事。靠前的矮敞屋能瞧見巨大石磨,像是排作坊,池後高閣其一則飾綴大紅
錦緞與燈籠,標示為「官姐樓」。
跟著導遊走了進去,裡面早已妝點成新房,新娘覆著紅巾,正與三位彩帕掩
面的姊妹丫鬟們啜吟哀曲。這可不是哪位娘子被人強娶在想著無緣情郎、悲唱未
來命運,而是土家有名的「哭嫁」。根據習俗,新娘出嫁前得以哀曲告別父母與
原生家庭,越是悲悽越表新娘孝心及品行,更甚者,夫家還會暗自打聽其聲勢。
也不知這習俗有否越演越烈,若做作至鬼哭神嚎,便失其本意了。
此樓隔鄰是「舍把樓」,不曉得導遊有否介紹,那時我糊里糊塗便跟人群行
過。回家查了一下,「舍把」是當年官名,「舍把日」為接迎此官的擺手舞,之
後更進而以此發展成民俗節日。所以合理猜測這樓本該有工作人員晃擺小手迎送
我們吧,大概趁雨偷懶不知躲哪歇息了,也好,這樣清清靜靜才襯池景之美。
繞至對側,有座亭閣攔路而築,旁側石板標著「土家民間演藝亭」,看來此
園是沒打算還原土司王府佈局,徹底改建為民俗館了。在亭裡坐下,叮咚器樂響
起,幾個身穿民俗彩衣戴著面具的舞者晃擺相繞,沒有講解其實也看不出端倪,
有些勉強像演著婚禮行儀夫妻,其餘就只成記憶裡的黑洞。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個舞刀老者,一般常見特技是接拋瓶球,他則以刀斧玩命
。同伴在旁吟唱歌謠,他便依著節拍變換手中刀器,由小至大,由簡至繁,拋接
中穿雜手勢切繞。感覺若自己稍不留神,或同伴亂了節拍,便會少幾個指節,頗
令人心驚。再想想,持有這樣的玩命功夫,也許當年是一方大俠,但如今垂垂老
矣,只能多少賺幾文遊人小費,很是唏噓。
表演結束,將零鈔輕輕放入小費盒裡,我走出至池畔,看一眼最後的池色與
墨閣。這片宛如醉入深眠的老舍,似已遺佚了當年故事,王朝的興衰、權力的交
替都不再有人在乎。而那些還勉力保存的歡愉歌舞文俗,或許哪天也將只為書面
上的寥寥數字吧。遺存的,可能只是眼前這些荒殘枝骨,於山林中繼續冷望世事
,等待散化之時。
--
Tags:
大陸旅遊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漫步在最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By Dinah
at 2014-08-27T15:52
at 2014-08-27T15:52
入境物品限制
By Bennie
at 2014-08-27T14:11
at 2014-08-27T14:11
張家界遊記【十三】軍聲畫院
By George
at 2014-08-27T12:24
at 2014-08-27T12:24
珠海高速香港機場到開平的海陸聯票購買?
By Christine
at 2014-08-27T10:48
at 2014-08-27T10:48
如夢似幻,風雨飄搖-張家界鳳凰
By Lily
at 2014-08-25T16:04
at 2014-08-25T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