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復仇地-丹麥克隆堡(Kronborg Slot) - 法國
By Joe
at 2014-03-03T22:37
at 2014-03-03T22:37
Table of Contents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202849831
「莎士比亞創造了這個角色」,一位年輕人用手指輕敲著太陽穴,嘴角帶著點笑意,
「但他卻從沒來過這座他進行復仇城堡。」語畢,他一縷煙似的溜走了。
我沿著靠海的馬路向北走,來到了一座城堡。同行的旅伴說她來過了,叫我一個人逛
吧!太陽還仍舊高掛,只是時間已經不早。於是三步併成兩步走,過了外圍的護城河,城
堡的入口出現在眼前。
我記得書上曾寫著克隆堡曾是歐洲最堅固的堡壘,此話果然不假,在進入城門後,城
堡主體被另一道護城河給環繞,而進入城堡的入口位於北面,因此還得再繞個四分之一圈
才能進入進面。城堡的氣勢非凡,進入城門後我立在那兒半晌說不出話來。
那時候的我還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傻子,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旅行,沒多想選擇丹麥這個
小國,心想小國面積不大,可以在相對短的時間把這個國家走透。心裡是這樣打著如意算
盤的,哪知在這裡待了兩個多月,還是沒能把走遍這個面積比臺灣大上一些的國家。
克隆堡著實讓我大開眼界,無論是它的外觀或是它背後的故事,都讓我對丹麥這個國
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克隆堡位於丹麥最大島、也是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Sjælland)東北角的赫
格辛格(Helsingør),此處海岸向東北方突出,隔著連接大西洋與波羅的海的厄勒海峽
(Øresund)與對岸的赫爾辛堡(Helsingborg)相望,海峽在此的距離僅有四公里(註
1)。於是聰明的丹麥國王在兩岸各造了一座堡壘,凡是通過這道海峽的船隻都要都要付
稅,這筆稅收成為丹麥國庫的重要來源之一。
埃里克七世(Eric VII)是據說第一位此建立堡壘的丹麥君王,此地因沙洲堆積成鉤
狀,丹麥人取其形稱之為「耳環」(Ørekrog),也因此這座堡壘被命名為「克隆恩」(
Krogen)(註2)。這座堡壘以堅實的牆環環包圍,固若金湯;主體以石材建造,因此它
的防禦功能遠大於皇家居所,雖說如此,國王還是在堡壘的東北角建造了自己的房間,東
南方設有釀酒間、廚房和簡易的禮拜堂,西南方也有一座招待貴賓或舉行派對的宴會廳。
雖然這座堡壘與其他丹麥的皇宮相比,稱不上富麗堂皇,但生活機能應有盡有,功能性不
輸給一般的皇家居所。
埃里克所建的堡壘在往後雖幾經改建,但約有70%的建築材料仍存今日,主要是因為
他使用了大量石材,且結構設計得十分堅固,因此才能在1629年的大火中倖存。
將這座樸實無華的堡壘改建成文藝復興樣式的則是在位於1559年至1588年的丹麥國王
弗雷德里克二世(Frederik II),他在38歲時迎娶了他的表妹-來自德國梅克倫堡-什
未林大公國的公爵之女蘇菲(Sophie von Mecklenburg),這位年紀比他小23歲的表妹來
自一個富裕的家庭,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她所用的東西都是最好的。也因此,在弗雷德里克
二世成婚後,將這座為丹麥帶來巨大財富的堡壘改建成皇室居所,希望可以藉此討好他的
新婚妻子。
當時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盛行於荷蘭、比利時一帶,而這股風潮也隨著荷蘭商人帶
入了丹麥,於是國王聘雇了來自安特衛普的建築師漢斯‧亨德里克(Hans Hendrik van
Paesschen),大幅改建這座城堡。
原本漢斯的計畫只是將堡壘改造成二樓的皇宮,但工程到了後期變得愈發浩大,許多
建築甚至高至三層樓,而原本的小禮拜堂則改造成皇家教堂。除此之外,在教堂上方的三
樓,還建造了北歐最大的皇室宴會廳-球屋(Ballroom),這間宴會廳以四十塊掛毯為裝
飾,且國王與皇后用餐的桌子上方還有一襲華麗非凡的頂篷(canopy)。
然而現在在皇室宴會廳裡,卻不見任何的掛毯,來到一間叫做小禮堂(The Little
Hall)的房間,裡面有七面掛毯,正是當時弗雷德里克二世命人製作的。原來這四十面掛
毯目前僅有十四面倖存,七面保存在克隆堡,七面則在丹麥哥本哈根的國家博物館(
Nationalmuseet)中展出。仔細一看,這些掛毯的功用並不是只有裝飾而已,它是安特衛
普掛毯設計師漢斯‧克尼普(Hans Knieper)精心設計的人像,這些人像正是歷代丹麥國
王。
弗雷德里克二世是個自大且莽衝的人,與他死對頭的瑞典國王古斯埃里克十四世(
Erik XIV)曾說過他要製造一系列的掛毯,上頭的人物是歷代的瑞典君王,為了讓君王的
數目看起來很多,他甚至將瑞典王室的血脈追溯至諾亞(Noah),因此前前後後加起來共
有143位君王。雖然這樣的言論十分幼稚,但弗雷德里克二世竟然想跟他一較高下,也跟
著他一起製作掛毯,除了掛毯的數目要贏以外,上頭的君王數也不能輸,因此除了「正宗
」的國王,那些出現在傳說裡的丹麥君王也都囊括在內,而弗雷德里克二世本人和他的繼
位者(也就是後來的克里斯汀四世)都被繪入掛毯中。
結果丹麥以40比4大勝瑞典。
當時這座城堡被命名為「克隆堡」(Kronborg),字義上指的是「皇冠的城堡」,然
而這座貴為國王居所的城堡,在1629年9月24日發生了一場大火,幾乎將城堡燒得精光。
繼位的克里斯汀四世(Chritian IV)在好大喜功這方面來說,跟他的父親有得比。
他於1631年下令重建克隆堡,其外觀設計與原來的大致相同,而內部進行了大幅的現代化
改造,它曾經的光輝彷彿又回到從前的樣子。
好景不常,1658年,在第二次北方大戰中,克隆堡被瑞典軍隊攻下,裡頭幾乎所有值
錢的寶物皆被瑞典軍隊搜刮一空。如果在參觀之時,覺得這座曾為皇室住所的城堡有那麼
一些不夠看,那正是因為當時瑞典軍隊劫走的,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之後,丹麥政府雖然不斷加強克隆堡的防禦工事,卻無法跟上戰爭武器的進步,城堡
的防禦工事已經無法抵擋先進的大炮了,它的地位一再下落,終在1785年回歸單純的軍事
用途,淪為放置武器的庫房,直至1924年。
而後在嘉士伯啤酒公司的贊助下,經過一番整修後開放給民眾參觀,2000年克隆堡入
列為世界遺產,成為丹麥境內第三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項目。
服務人員提醒我參觀時間快結束了,要我下到地窖去看看。我很好奇,地窖有什麼特
別的?她對我眨了眨眼,「就當去冒險吧!」
順著狹窄的木梯,我下到了陰暗濕冷的地窖,「這真的是地窖!」,溫度彷彿下降了
好幾度,光線昏暗不明,有幾處根本伸手不見五指。
原以為地窖不過就是這樣,走著走著來到了一處洞穴,拐進去一看,發現裡頭立著一
座巨大的石像。
這座石像是丹麥的守護神「霍爾格」(Holger Dansk)。
霍爾格的出現並不是源自北歐,而是在十一世紀的法國史詩羅蘭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中提及,詩中對於霍爾格並無太多描寫,只說他是查理大帝麾下的一名戰士
,而他的名字「Ogier le Danois」令人聯想他來自丹麥,但他究竟是否為丹麥人,無人
可知。
直到十三世紀的另一部史詩「Chevalerie d'Ogier de Danemarche」,Ogier le
Danois成為故事的主角,他是丹麥王子,他的父親對查理大帝敵對,因此讓他當作人質,
後來歸在查理大帝的麾下,成為一位驍勇善戰的戰士,並收服了巨人Brehus。十六世紀時
,這個故事藉著旅居巴黎的丹麥作家克里斯提爾‧佩德森(Christiern Pedersen),而
成為丹麥家喻戶曉的故事。作家出生於赫爾辛格,因此把這位傳說中的戰士寫進他的家鄉
。
背後有股聲音突然冒了出來,著實把我嚇了一跳。城堡的工作人員提著燈,告訴我閉
館時間已經到了,叫我跟著他走,他要把燈一一關了。
「霍爾格是查理大帝麾下最偉大的戰士。」工作人員對我說:「他花了很多力氣拯救
法國,走回丹麥時已經是筋疲力盡,於是坐在這裡長眠。他的鬍子垂到地上任其糾結,但
他在國家有難時,就會醒來拯救我們。」他邊走邊對著我說。
在丹麥不止是第一次了,我聽見這樣的神話故事,它並不像是耶誕老人那邊的童稚,
而是一種帶有民族性的堅信。
走出城堡中庭時,天還是亮著的,在中庭虛晃了一圈,看著這些建築群的外觀,想像
過去的美好時代。中央有口像是井般的噴水池,上頭無任何裝飾物,據說也是被瑞典人拆
走的。
跟旅伴約定的時間還沒到,索性沿著城堡外圍的護城河走一圈。來到近海的東北角,
地上的泥土變成沙子。從這裡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置於城垛上的大炮,這些大炮對著厄勒
海峽的方向,成為海上防禦工事的一環,炮臺旁立有一根旗杆,紅白相間的丹麥國旗在風
中飄揚。
我突然想起了哈姆雷特,這個莎翁筆下虛構的角色。莎士比亞以這座城堡為故事的場
景,寫下千古流傳的劇本「哈姆雷特」。故事情節耳熟能詳,丹麥王子為了一報殺父之仇
,進行了一連串人心的試探,最終雖然替父親報仇,但也讓愛他的人與他同歸於盡。我並
不很喜歡悲劇的收場,至少,在這樣美好的天氣下,這座城堡看起來一點都不像進行復仇
的地方。
晃回城堡裡,城堡的入口已經關閉了,只見一些意猶未盡的遊客在外頭散步、拍照。
我在一處外牆上發現一塊刻有莎士比亞頭像浮雕的石板,上頭以丹麥文寫著莎翁的創作靈
感來源來自一位維京時代的丹麥王子「阿姆雷特」(Amleth),然而真正將他的名字傳為
千古的則是莎翁大作「哈姆雷特」。因此每年夏天在城堡裡,舉行戲劇表演,為的就是向
莎翁致敬。
真實世界裡,丹麥皇室也曾經以此為家,我想宮廷裡的勾心鬥角不亞於哈姆雷特故事
中的曲拆吧!我記起剛才在城堡裡那幅繪著蘇菲皇后的畫,下頭的標題揪住了我的眼光,
它引用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哲學家尼可洛‧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
的名言:「寧被懼,毋被愛」(It's much secure to be feared than to be loved)。
馬基維利建議殘酷才是真正的仁慈,甚至認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也應如此。
被視為丹麥歷史上最成功的君王-克里斯汀四世的母親蘇菲,也許也以這樣的方式對
待她的子女們。她下嫁弗雷德里克二世時,芳齡15歲,她為國王生下八位子女,有七位活
過成年。她像是一位忙碌的媒人,不僅替她的女兒們找到門當戶對的歸宿,也確保她其他
的兒子們都能擁有爵位。然而她真正與子女們相處的機會並不多,只是盡力確保他們的未
來可以平順無虞。
對我而言,這座城堡裡有太多的仇恨,王子也罷、瑞典人也好,那些爭戰不休的場面
,都不適合如此悠閒的小鎮。
以克倫堡而聞名世界的赫爾辛格,在非假日時人潮並不多,信步在街道上人群只有三
三兩兩。旅伴笑著向我走來,問我城堡如何?
「不適合復仇」,我笑著說。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熱鬧歡騰的 荷蘭「國王節」快到囉~
By Hamiltion
at 2014-03-03T22:19
at 2014-03-03T22:19
慕尼黑啤酒節 好多美食
By Jack
at 2014-03-03T07:37
at 2014-03-03T07:37
在德國慕尼黑買prada及Lv的問題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3-02T19:19
at 2014-03-02T19:19
巴黎13.10.26 - 欣賞鐵塔的角度
By Freda
at 2014-03-02T16:30
at 2014-03-02T16:30
義大利國鐵的優惠方案會再查詢結果秀出來
By Frederic
at 2014-03-02T13:59
at 2014-03-02T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