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老路、老靈魂 話說陽明山和阿里山古道 - 健行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06-11-25T22:48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NCCU_Climb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吐米酒 我愛你), 看板: NCCU_Climb
標 題: [轉錄][資訊] 老山、老路、老靈魂 話說陽明山和阿里山古道 文/劉克襄
發信站: 淡淡的山岳天 (Sat Nov 25 00:59:23 2006)
轉信站: ptt!Group.NCTU!grouppost!Group.NCTU!TKUMCC

※ 本文轉錄自 [NDHU] 看板

發信人: [email protected] (>"<) 看板: NDHU
標 題: [資訊] 老山、老路、老靈魂 話說陽明山和阿里山古道 文/劉克襄
發信站: 東方小城 (2006/11/24 Fri 14:37:49)

●老山、老路、老靈魂 話說陽明山和阿里山古道 文/劉克襄

現在台灣島上稱之謂「古道」者超過千百條,其中的古道定義龐雜,沒有一個準則。有些
古道長度不到百公尺,也沒百年的歷史;有些古道則因為附近有土地公廟,或先前只是條
產業的土路。這些近年來常被泛稱為古道。
在取名上也端賴好惡,好者多以當地特色或地名取之,誇張者則興之所至,用自己名字替
走過的古道命名。甚至還有些商家為了招攬遊客,就把附近景點的某條路命名做「古道」
。總之,古道已經氾濫。

◆古道的定義

古道最早被知識性探勘是在一九八七年,當時我在自立晚報副刊工作,在報紙策劃〈台灣
探險家〉專輯,因而結識了楊南郡先生。楊南郡那時已發表八通關古道陳有蘭溪到八通關
這一段的調查,是台灣首次對一段古道的詳細調查。楊先生熟黯日文,又爬過百岳,「古
道」正是他鑽研的熱愛。之後,中央研究院邀請楊南郡先生提出古道的定義。他認為古道
一定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且出現於清朝之前者,包含有歷史遺跡等等,而一八九五年後
日治時代稱為「保甲路」之類的並不包含在內。率先進行魚路古道調查的植物學家李瑞宗
先生,對古道的定義和楊南郡的略有不同,他賦予古道更嚴格的歷史文化定位。李先生定
義一條道路至少要二十至三十公里以上,而且大抵具有完整的歷史人文條件,才能定義為
古道。目前,大部分的人對於古道的定義,大都引用楊南郡或李瑞宗的定義做為標準。

◆活著的古道

至於我對古道的認定,在歷史規格上,其實是比較不嚴謹的。我比較在乎的是它是否為一
條「活著的古道」。我所謂「活著」的古道,指的是曾經存在兩地,或現今仍還在使用,
或是該道路修復後對兩地有很大貢獻的路線。大部份登山前輩所稱的古道(例如:八通關
古道、浸水營古道、關山越嶺道等),每一條都是橫越中央山脈,穿越原住民部落,且曾
在此進行族群抗爭。近年來,這樣浩浩蕩蕩,如史詩般的古道是大學生較為感興趣,覺得
具有挑戰性的古道。但是這些古道並不是我所謂「活著的古道」。
這些古道走來大概要五至七天,有些道路是鳥道一線,隨時路徑斷絕,或是要去挖掘才能
前進。我走古道的最大樂趣是找出這條古道濃厚的現實意義,是可以和目前社會高度互動
,創造生活價值的。我對近在生活旁邊的老路,往往比那些在海拔二、三千公尺之上,三
、四個月才會去走一次,每每橫越中央山脈的古道,興趣來得高。

◆阿里山與陽明山

阿里山與陽明山這兩個山區的古道都因為如此「活著」,而有一種精緻化、細膩化的傾向
。這是我為什麼要去走,為什麼選擇阿里山和陽明山這兩個區域來做比較的原因。
在這兩座山頭裡,我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阿里山沒有「阿里山」這座山,陽明山也
沒有「陽明山」這座山,阿里山最高是大塔山,陽明山最高是七星山,陽明山區的平均高
度約五○○至一○○○公尺,阿里山區的高度達二○○○公尺。
陽明山因著歷史發展、產業的運用,加上北面緊鄰太平洋,以及基隆河、淡水河環繞,陽
明山古道和海洋、基隆河、淡水河有很大的關聯。在阿里山,古道與鐵道密切相連,原本
連絡山區與平原的東西向古道,因為鐵道的建造,同時出現了南北向的古道,而鐵道的每
一個小站也成為古道的交會地。這兩條古道都因為它們本身獨特的產業發展、歷史文化,
而有一種精緻化、細膩化的傾向。
在陽明山的古道可以看到染料路線、水圳路線、挑魚路線、放牧路線,還包括日治時代的
砲管路等等。阿里山則因為鐵道出現,每一條古道前後區段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例
如:鄒族人的古道就與漢人的古道不同,以奮起湖站為例,東段和西段其實是不同的世界
,在這裡,漢人有婚嫁路線,鄒族人則是貨物的買賣或出現上述路線。因為阿里山鐵道的
關係,鄒族人和漢人的往來頻繁,鄒族人也較其他高山民族「漢化」更深 。
這種現象不僅僅存在於文學與文獻記載中,走在這兩條古道上,有許多元素可以思考、玩
味。它們也許未擁有最宏偉的古道路線,但卻是最有意思的地帶。

◆無可取代的快樂

一九七○、八○年代,盛行享受簡樸的健行樂趣,簡單粗布鄙履的裝扮,跋山涉水,歷盡
千辛萬苦,在古道偏僻的三合院裡,學生們彈琴唱歌,雖然住宿在簡陋的房舍,共用一字
排開的衛浴空間,每個人的心卻因為庭院裡的營火冉冉,以及共有的辛甜記憶而令人永遠
懷念,那是種無可取代的快樂!
李瑞宗先生曾經提及他旅遊日本古道的經驗,當時天公不作美,才走到古道中途即雨露紛
飛,於是他向旁邊民舍的老婆婆求助,老婆婆不但邀請他入內休息,還請他享用傳統古道
文化中的稀飯及醬菜,閒聊之餘才知老婆婆不只是當地居民,更是古道的解說員。她用生
活真實呈現的方式,讓來訪的遊客體會古道居民的生活文化,這個經驗令李先生深受感動

現在台灣已經有一群解說員開始努力,希望可以讓古道解說不是觀光化、解說化,而是生
活化。我想或許哪天我們可以突破陽明山禁止生火的禁令,品嚐熱呼呼的地瓜稀飯;或跟
古人一樣穿草鞋,三更半夜摸黑走在古道上。或者,陽明山流傳至今有二、三百首詩歌,
我們可以在古道上吟詩誦詞,讓時光回到從前,除了欣賞古道迷人的風景,也體會前人的
生活點滴。
走入古道卻無法融入其生活與文化是非常可惜的;現代人尋訪古道已不復從前,縱情於山
巔水涯等高山峻嶺的大縱走,我們應該不只在乎古道的有名或其長度,而是更因為我們出
現在古道的當下,因了經過那裡,感動著古道的風華及其所創造出來的歷史生活價值。

(本文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登山 是為了學習謙卑..

能超越的是心 不是山~~!

--
※ Origin: 東方小城 (bbs.ndhu.edu.tw) ◆ From: 59-115-196-126.dynamic.hinet.net
yom:借轉:) 11/25 22:46

--

All Comments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06-11-30T09:16
借轉:)

請問台東附近有沒有不錯的健行步道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06-11-25T20:33
看了一下精華區後 除了大武觀海步道外 及之前去過的知本森林遊樂區的健行步道外 台東還有沒有路況不錯且路程約1小時前後的健行步道? - ...

本週的台灣全紀路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06-11-25T17:15
本週的台灣全紀錄 主要是對5名到中央山脈作探測的人員做部份補給的 工作 其中有提到 死亡稜線 請問 是否因難度很高才被如此稱呼? -- 我去彎彎簽書會的相簿 歡迎參觀留言喔 http://www.wretch.cc/album/jason6 ...

請問怎麼到屯原?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06-11-25T14:36
如題 想去走能高越嶺 可查了資料,大部分行程都是包車的 想問一下有沒有客運到屯原的阿? 那裡會不會很偏僻atatand#34; ? 拜托知道的前輩子指點一下吧! 感恩感恩^^ - ...

請問有人去過大雪山嗎??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06-11-25T12:22
※ 引述《cossnova (我要放假)》之銘言: : 在網路上查到的都是去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 請問有人爬上去過大雪山嗎?最近想跟人上去大雪山 : 他們預計要單攻,但我對路程實在沒啥概念,不太敢隨便亂跟 : 可以分享個紀錄或是心得嗎? 謝謝~~~ 剛剛打電話去問,園區已經開放了 不過機車還是不準進入囧 ...

身體狀況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06-11-24T00:54
過一陣子可能會去爬山 大概也是在冬天的時候 想請問一些問題 如果問錯版,請見諒 平時有在跑步,可是現在天氣一涼起來 空氣冷又有風 跑一跑就會開始覺得頭不太舒服或者頭痛 雖然身體熱一點或者跑久一點會改善 最近也開始帶帽子跑步,情況稍微好一點 但是山上天氣就更冷了 不知道這樣上山是否會有問題 那有沒有其他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