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騎士回復光環技能分享(一)扭傷維修 - 健行
By Audriana
at 2019-10-16T22:14
at 2019-10-16T22:14
Table of Contents
那個,我是萬年潛水員小跳。
這幾年沒什麼爬山交不出什麼好看的紀錄,倒是三年前跟中醫傷科醫生的朋友學了
一點點身體維修的技能,發現非常實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技能是:30秒無痛修好扭傷的腳踝。
依靠著這個技能及後續延伸的技能樹,我在這三年內從一個依靠體力與意志力的戰
士,轉職成了可以施放回復光環的聖騎士。
先說這個腳踝扭傷調整手法的幾個前提:
1.毫無痛感
2.調整最糟的效果叫做保持原狀沒有效果,不會因此變得更糟更痛。
3.越快調整效果越好。意思是,如果扭傷第一時間立刻就停下來調整,後續幾乎
可以完全無痛正常負重繼續原本的行程。
一、SOP三步驟:
1.把脛骨下緣、距骨、跟骨對齊
2.把腳踝關節完全固定卡死,讓他不能活動
3.在固定踝關節的狀況下,伸縮活動自己的膝蓋一兩下。
維修結束。
二、操作手法細部解說。
1.把脛骨下緣、距骨、跟骨對齊
從小腿內側來看,整個小腿內側是脛骨,脛骨結束的地方就是腳踝上方那個
凸起來的部位,接下來下方銜接的是距骨,最後在距骨下方是跟骨。
我們熟知的腳踝扭傷類型其實很多,我不是專業的醫生,在這邊就不詳談了
;通常來說,脛骨距骨跟骨這三塊骨頭,在正常的情況下,從腳踝內側摸起來
應該是平順的。但扭傷的腳踝,距骨就會位移。使得內側摸起可以感覺到凹凸
感。
扭傷之後,第一時間停下來,在放鬆的情況下,把鞋襪除去,然後用手從腳
握住腳掌,把拇指上緣指尖貼靠在脛骨下緣,這樣拇指就會同時接觸到脛骨(
指尖)、距骨(指腹)、跟骨(第一指關節上方一點點)。
握住腳掌,手指也貼靠好之後(放鬆貼靠著,不需要用力),試著把注意力
集中在大拇指上去感覺,然後輕輕轉動腳掌,去感覺大拇指指腹的距骨的位置
,扭傷之後,應該會在旋轉過程中發現距骨會隨著旋轉的位置不一樣跑進跑出
,一下子凹下去一下子凸起來。
試著去感覺,然後找到脛骨、距骨、跟骨摸起來最平順的角度,這個角度稱
為對齊。
如果真的摸不出來,我個人這三年調整下來的心得是,百分之八十的扭傷,
直接往內側彎到底,再稍微退一點點回來,那個角度大概就八九不離十。
2.把腳踝關節完全固定卡死,讓他不能活動
對齊之後,試著維持腳踝關節這個角度,用雙手把小腿跟腳掌之間這個角度
與相對位置牢牢固定起來,確保他們的對應角度跟位置被卡死不會改變。
3.在固定踝關節的狀況下,伸縮活動自己的膝蓋一兩下。
更詳細的說明步驟三,其實就是讓大腿、小腿的肌肉可以收縮、舒張一下。
要做到這件事最簡單的就是彎曲、打直一下膝蓋。要注意的是,在做這個動作
的時候,踝關節依然要完全固定住。
活動完膝蓋之後,就可以放開腳踝,試著起來走一走,感覺一下扭傷的部位在施力
往下踩的時候會不會有痛感。如果還有一點,就重複這個動作。如果踩沒有痛感,但左
右彎曲時有,那基本上已經不要緊了。
三、原理解說:
根據強者我朋友的教學指出,要了解這種修復手法的原理,就得先了解扭傷是怎麼
一回事?為什麼有的人會扭傷,有的時候,卻有扭到了但沒扭傷這種事?
關鍵就在筋膜塑造的身體結構上。
扭傷之所以會發生,就是扭到的那個瞬間,腳踝關節卡在一個錯誤的角度的時候,
人們因為吃痛或者因為走路走到一半正在施力,有了一個使用小腿大腿肌肉力量的動作
,人體透過筋膜傳遞張力,當腳踝關節被卡在一個奇怪的角度,但小腿大腿正常出力的
時候,原本應該順著小腿大腿的出力輕微位移的關節被卡死,這時就會發生一件事:筋
膜被張力拉扯改變形狀,立刻被拉扯變形成適合當前關節角度的形狀。
然後當你腳離開那個位置,身體放鬆之後,整個腳踝張力已經跑掉了,就會造成骨
頭的相對位置被改變,也就是俗稱的扭傷。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就可以理解,通常扭到沒受傷那種狀況,都發生在腳踝扭到
奇怪角度的那個瞬間,我們那腳是放鬆沒有在使用力量的,才有可能順順的扭過去,然
後不改變筋膜結構。
通常扭得不太嚴重沒有讓韌帶斷裂或是撕裂傷的話,我們就可以透過剛剛那個SOP
三步驟,重現一次扭傷的場景。把踝關節固定成相對正確的結構位置,因為關節正常結
構下,彼此之間的接縫不應該會有凸起或者凹下,所以只要把關節邊緣對齊弄成平順,
就差不多是相對比較正確的結構。這時,用手固定踝關節,卡死這個結構,活動膝蓋,
就會再次讓小腿大腿的肌肉力量去拉扯踝關節的筋膜,使他強制被拉扯變形成適合當前
關節角度(也就是你固定起來的正確結構)的形狀。做完這個動作之後,放開腳踝,距
骨的結構位置就會被筋膜校正回來了。
通常扭傷最嚴重的傷害都不是當下發生的,而是扭到之後持續行走造成的。扭到之
後距骨已經錯位,連帶把韌帶與一些連結在骨頭上的組織拉進關節裡,這時候行走就會
產生強烈的痛感,因為你等於是用骨頭在研磨這些軟組織,這也是為什麼扭傷之後持續
行走,很快的就會整個腳踝腫起來的緣故。
因此,只要讓踝關節的結構被修正回來,後續這些嚴重傷害都不會發生。除非韌帶
扯斷了,不然殘留的痛感頂多就像是被過度拉筋那種撕裂痛感而已。這種痛感通常不太
影響行走,也不會造成後續的腫脹。
四、修復案例
我在2017年11月29號聽強者我朋友用三分鐘跟我講解完上面一大串之後,我當下的
念頭就是:聽你在放屁,最好那麼簡單。
結果第二天,我就在金瓜石參加一個工作坊結束之後,目睹走在我前面的朋友下樓
梯時一個沒踩穩,扭到,當下就坐倒痛到無法動彈,也無法行走。
大夥兒正在商量著要叫計程車把他送下山就醫之類的時候,我回想起跟鬼扯一樣的
三分鐘教學,湊過去毛遂自薦的問我剛學過怎麼修,願不願意讓我試試看?
取得同意之後,我照著教學依樣畫葫蘆,馬上發現我不管怎麼轉動腳踝,摸起來好
像都一樣啊沒有凹凸!但平靜下來,轉得更慢一點,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拇指上去感覺
之後,真的感覺到一點點差異。因為沒有很有保握,所以我就在幾個疑似的角度都施作
了一遍,然後讓他站起來走一走。
連我都嚇到的是,他真的表示痛感減輕非常多,但還是有一點點。
這大大激勵了我,我立刻上網查了一下這幾塊骨頭的位置對照圖,然後又試了幾次
,最後他只剩下行走時會有一點點側邊的痛感,往下踩已經完全不會痛了。
最後我們一行人順利的走下山,吃飯,完全忘記這個人剛剛腳扭到這件事。走了一
兩個小時候,發現他腳也完全不會痛了,也完全沒有腫起來。事後也不用冰敷熱敷包紮
,就好了XD
這個案例大大激勵了我,讓我後續繼續摸了很多很多腳踝,也陸陸續續學了其他的
調整方法。後來更變成我的斜槓職業之一,現在每逢假日都以「懶得放鬆Orz」這個攤位
名稱,遊走台灣各地的市集擺攤幫人調整放鬆身體。
五、進階技能樹
以後有空再寫。
減緩膝蓋疼痛
快速解除輕微高山反應
--
這幾年沒什麼爬山交不出什麼好看的紀錄,倒是三年前跟中醫傷科醫生的朋友學了
一點點身體維修的技能,發現非常實用,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技能是:30秒無痛修好扭傷的腳踝。
依靠著這個技能及後續延伸的技能樹,我在這三年內從一個依靠體力與意志力的戰
士,轉職成了可以施放回復光環的聖騎士。
先說這個腳踝扭傷調整手法的幾個前提:
1.毫無痛感
2.調整最糟的效果叫做保持原狀沒有效果,不會因此變得更糟更痛。
3.越快調整效果越好。意思是,如果扭傷第一時間立刻就停下來調整,後續幾乎
可以完全無痛正常負重繼續原本的行程。
一、SOP三步驟:
1.把脛骨下緣、距骨、跟骨對齊
2.把腳踝關節完全固定卡死,讓他不能活動
3.在固定踝關節的狀況下,伸縮活動自己的膝蓋一兩下。
維修結束。
二、操作手法細部解說。
1.把脛骨下緣、距骨、跟骨對齊
從小腿內側來看,整個小腿內側是脛骨,脛骨結束的地方就是腳踝上方那個
凸起來的部位,接下來下方銜接的是距骨,最後在距骨下方是跟骨。
我們熟知的腳踝扭傷類型其實很多,我不是專業的醫生,在這邊就不詳談了
;通常來說,脛骨距骨跟骨這三塊骨頭,在正常的情況下,從腳踝內側摸起來
應該是平順的。但扭傷的腳踝,距骨就會位移。使得內側摸起可以感覺到凹凸
感。
扭傷之後,第一時間停下來,在放鬆的情況下,把鞋襪除去,然後用手從腳
握住腳掌,把拇指上緣指尖貼靠在脛骨下緣,這樣拇指就會同時接觸到脛骨(
指尖)、距骨(指腹)、跟骨(第一指關節上方一點點)。
握住腳掌,手指也貼靠好之後(放鬆貼靠著,不需要用力),試著把注意力
集中在大拇指上去感覺,然後輕輕轉動腳掌,去感覺大拇指指腹的距骨的位置
,扭傷之後,應該會在旋轉過程中發現距骨會隨著旋轉的位置不一樣跑進跑出
,一下子凹下去一下子凸起來。
試著去感覺,然後找到脛骨、距骨、跟骨摸起來最平順的角度,這個角度稱
為對齊。
如果真的摸不出來,我個人這三年調整下來的心得是,百分之八十的扭傷,
直接往內側彎到底,再稍微退一點點回來,那個角度大概就八九不離十。
2.把腳踝關節完全固定卡死,讓他不能活動
對齊之後,試著維持腳踝關節這個角度,用雙手把小腿跟腳掌之間這個角度
與相對位置牢牢固定起來,確保他們的對應角度跟位置被卡死不會改變。
3.在固定踝關節的狀況下,伸縮活動自己的膝蓋一兩下。
更詳細的說明步驟三,其實就是讓大腿、小腿的肌肉可以收縮、舒張一下。
要做到這件事最簡單的就是彎曲、打直一下膝蓋。要注意的是,在做這個動作
的時候,踝關節依然要完全固定住。
活動完膝蓋之後,就可以放開腳踝,試著起來走一走,感覺一下扭傷的部位在施力
往下踩的時候會不會有痛感。如果還有一點,就重複這個動作。如果踩沒有痛感,但左
右彎曲時有,那基本上已經不要緊了。
三、原理解說:
根據強者我朋友的教學指出,要了解這種修復手法的原理,就得先了解扭傷是怎麼
一回事?為什麼有的人會扭傷,有的時候,卻有扭到了但沒扭傷這種事?
關鍵就在筋膜塑造的身體結構上。
扭傷之所以會發生,就是扭到的那個瞬間,腳踝關節卡在一個錯誤的角度的時候,
人們因為吃痛或者因為走路走到一半正在施力,有了一個使用小腿大腿肌肉力量的動作
,人體透過筋膜傳遞張力,當腳踝關節被卡在一個奇怪的角度,但小腿大腿正常出力的
時候,原本應該順著小腿大腿的出力輕微位移的關節被卡死,這時就會發生一件事:筋
膜被張力拉扯改變形狀,立刻被拉扯變形成適合當前關節角度的形狀。
然後當你腳離開那個位置,身體放鬆之後,整個腳踝張力已經跑掉了,就會造成骨
頭的相對位置被改變,也就是俗稱的扭傷。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就可以理解,通常扭到沒受傷那種狀況,都發生在腳踝扭到
奇怪角度的那個瞬間,我們那腳是放鬆沒有在使用力量的,才有可能順順的扭過去,然
後不改變筋膜結構。
通常扭得不太嚴重沒有讓韌帶斷裂或是撕裂傷的話,我們就可以透過剛剛那個SOP
三步驟,重現一次扭傷的場景。把踝關節固定成相對正確的結構位置,因為關節正常結
構下,彼此之間的接縫不應該會有凸起或者凹下,所以只要把關節邊緣對齊弄成平順,
就差不多是相對比較正確的結構。這時,用手固定踝關節,卡死這個結構,活動膝蓋,
就會再次讓小腿大腿的肌肉力量去拉扯踝關節的筋膜,使他強制被拉扯變形成適合當前
關節角度(也就是你固定起來的正確結構)的形狀。做完這個動作之後,放開腳踝,距
骨的結構位置就會被筋膜校正回來了。
通常扭傷最嚴重的傷害都不是當下發生的,而是扭到之後持續行走造成的。扭到之
後距骨已經錯位,連帶把韌帶與一些連結在骨頭上的組織拉進關節裡,這時候行走就會
產生強烈的痛感,因為你等於是用骨頭在研磨這些軟組織,這也是為什麼扭傷之後持續
行走,很快的就會整個腳踝腫起來的緣故。
因此,只要讓踝關節的結構被修正回來,後續這些嚴重傷害都不會發生。除非韌帶
扯斷了,不然殘留的痛感頂多就像是被過度拉筋那種撕裂痛感而已。這種痛感通常不太
影響行走,也不會造成後續的腫脹。
四、修復案例
我在2017年11月29號聽強者我朋友用三分鐘跟我講解完上面一大串之後,我當下的
念頭就是:聽你在放屁,最好那麼簡單。
結果第二天,我就在金瓜石參加一個工作坊結束之後,目睹走在我前面的朋友下樓
梯時一個沒踩穩,扭到,當下就坐倒痛到無法動彈,也無法行走。
大夥兒正在商量著要叫計程車把他送下山就醫之類的時候,我回想起跟鬼扯一樣的
三分鐘教學,湊過去毛遂自薦的問我剛學過怎麼修,願不願意讓我試試看?
取得同意之後,我照著教學依樣畫葫蘆,馬上發現我不管怎麼轉動腳踝,摸起來好
像都一樣啊沒有凹凸!但平靜下來,轉得更慢一點,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拇指上去感覺
之後,真的感覺到一點點差異。因為沒有很有保握,所以我就在幾個疑似的角度都施作
了一遍,然後讓他站起來走一走。
連我都嚇到的是,他真的表示痛感減輕非常多,但還是有一點點。
這大大激勵了我,我立刻上網查了一下這幾塊骨頭的位置對照圖,然後又試了幾次
,最後他只剩下行走時會有一點點側邊的痛感,往下踩已經完全不會痛了。
最後我們一行人順利的走下山,吃飯,完全忘記這個人剛剛腳扭到這件事。走了一
兩個小時候,發現他腳也完全不會痛了,也完全沒有腫起來。事後也不用冰敷熱敷包紮
,就好了XD
這個案例大大激勵了我,讓我後續繼續摸了很多很多腳踝,也陸陸續續學了其他的
調整方法。後來更變成我的斜槓職業之一,現在每逢假日都以「懶得放鬆Orz」這個攤位
名稱,遊走台灣各地的市集擺攤幫人調整放鬆身體。
五、進階技能樹
以後有空再寫。
減緩膝蓋疼痛
快速解除輕微高山反應
--
Tags:
健行
All Comments
By David
at 2019-10-21T10:41
at 2019-10-21T10:41
By Harry
at 2019-10-21T22:39
at 2019-10-21T22:39
By Tracy
at 2019-10-24T07:33
at 2019-10-24T07:33
By Madame
at 2019-10-24T21:13
at 2019-10-24T21:13
By Agatha
at 2019-10-29T12:04
at 2019-10-29T12:04
By Bethany
at 2019-10-31T07:58
at 2019-10-31T07:58
By Margaret
at 2019-11-05T05:51
at 2019-11-05T05:51
By Necoo
at 2019-11-08T19:07
at 2019-11-08T19:07
By Skylar Davis
at 2019-11-12T05:33
at 2019-11-12T05:33
By Kelly
at 2019-11-16T15:33
at 2019-11-16T15:33
By Vanessa
at 2019-11-20T04:45
at 2019-11-20T04:45
By Hedda
at 2019-11-23T16:14
at 2019-11-23T16:14
By Agatha
at 2019-11-28T08:53
at 2019-11-28T08:53
By Hamiltion
at 2019-11-29T13:59
at 2019-11-29T13:59
By Selena
at 2019-12-02T10:52
at 2019-12-02T10:52
By Ingrid
at 2019-12-03T18:07
at 2019-12-03T18:07
By Aaliyah
at 2019-12-06T14:08
at 2019-12-06T14:08
By Edith
at 2019-12-08T23:10
at 2019-12-08T23:10
By Sandy
at 2019-12-10T10:22
at 2019-12-10T10:22
Related Posts
玉山單攻跨日問題
By Hazel
at 2019-10-16T02:28
at 2019-10-16T02:28
新北市中和區‧烘爐地登山步道
By Caroline
at 2019-10-14T21:06
at 2019-10-14T21:06
瘦小人登山背包疑問
By Dorothy
at 2019-10-14T12:21
at 2019-10-14T12:21
雪山西稜逆走四日行
By Mia
at 2019-10-14T07:03
at 2019-10-14T07:03
合歡尖主西北 缺東南
By Mary
at 2019-10-13T20:43
at 2019-10-13T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