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間 - 朝上的掌心與大鴨蛋(Daya Dan) - 法國
By Susan
at 2010-08-11T17:42
at 2010-08-11T17:42
Table of Contents
好讀網誌版 http://moscote212.blogspot.com/2010/08/daya-dan.html
仁愛修會(Mother house),是一切的緣起。
時光倒帶、靜止於半個月前的期末考時期。忙裡偷閒,我跑去書店看書,一面在腦海
計劃即將來臨的長假。信手翻著一本法國旅居的點滴,頓時,我也好想、好想去看外頭的
大千世界,迥異的文化,形形色色的人,那一刻,滿滿的激情的"遠走高飛"浪潮,就這樣
席捲而來。思緒紛飛如亂簡,於回憶之匣翻箱倒櫃,我想到了印度。
高中那個慘綠年代,我們孜孜矻矻吞食著一本又一本數學英文物理化學,智識部份是
飽足的;心靈上卻渴求更多。那是個怎樣的年紀,我們放肆的哭、放肆的笑、大膽的做夢
,跌到了還有即刻翻身而起狂奔而往的氣力,這是個野火燎原,再怎麼任真率性也不過分
的純真年華,我們心中是滿滿的夢想、款款的溫柔含苞待放。
十分年輕熱血的公民老師,常常感性的唸誦龍應台及天下文化有時過於高潮迭起及理
想性的文章,播放關懷台灣、全球環境問題的影片或電影,討論安樂死及槍枝管制的議題
,聲如洪鐘,在午後微風輕拂的課堂嗡嗡鳴響,確實的喚醒我心中一股翻騰的騷動。那時
,我又愛徐志摩有些侵略性的大聲呼告「在海灘上種花吧!」。高中時代小小的我如此解
讀,長大後的人其實有很多生活可以去過,去選擇,去做一些讓世界更美好的事,並非這
迫不得已的當下所能左右,只要你願意。身為升學巨輪夾縫中一片小齒輪高中生的我如此
的認為-可企而不可及的"自由"是積極追求人生風景的美,是對世界多貢獻一點,成就多
一點愛的美,就如朱少麟的《燕子》。
於是,我閱讀,左衝右撞的靈魂獲得釋放 ,課業越是苦悶我越是狼吞虎嚥,有陣子
,我看國際性非營利組織的書。高中英文有一課談到德蕾莎修女,李家同的<讓高牆倒下>
也似乎是人文關懷範文的不可或缺,在高高的囚塔頂端,我看到隱約刻劃的"理想"二字,
那"理想"二字等同於我所理解的"自由"。很輕易的上網查到所需要的一切資料,然後,小
心翼翼的將它埋進心裡, 或許遙遠的某一天,種子會發芽的。
一晃眼,兩年過去。於是,我想起來了。
期末考結束後,兩個禮拜倉促的準備,我就踏在這塊醜陋又美麗的土地上。這塊並非
單單存在腦海中單薄虛幻的土地。我只為了德雷莎修女而來,但一踏上印度,你就得承受
所有千百年濃烈繽紛綿亙的歷史文化,不止息的痛苦貧窮哀嚎,泱泱大國中摩肩接踵人流
中的渺小孤獨。
經過烏鴉大便洗禮的隔天,也就是到達的第二個早上,我早早起床,手中拿著地圖準
備前往由德蕾莎修女建立的仁愛修會,也就是我們所認為叫垂死之家的地方。垂死之家
(Kalighat)只是仁愛修會其中一個組織,其餘還有: 兒童之家(ShiShu Bhavan) , 身心障
礙稍長兒童之家(Daya Dan) , 身心障礙青少年之家(Nabo Jibon) ,老人慢性病中心
(Prem Dan) , 女精神病患之家(Shanti Dan), 痲瘋病患社區(Leprosy Center)。其中兒
童之家和女精神病患之家只限女性志工;痲瘋病患社區因為是傳染病,只能在星期四集體
過去幫忙。
一出門,我又見到司機大叔,他仍舊是一襲長白袍(可能有很多件)與金絲框眼鏡。一
見到我便咧嘴一笑:「妳要去哪裡?」
「我要去仁愛修會,是往這條路嗎?」拿著地圖都會迷路的我,方向感不大好。
「不是,是那個方向,然後再走幾個叉路。」司機大叔比手畫腳,口沫橫飛「你第一
次去我建議不要用走的去,不好,最好搭人力車去。嘿!過來」他很熱心的,在我來不及
回答的當下叫來了一部人力車。然後又很熱心的幫我議價起來。
我看他誇張的搖搖頭又點點頭,雙手飛舞,哇啦哇啦的唱作俱佳。終於回過頭來
「來回30盧比,他戴你過去之後會在外面等,然後再載你回來。」
「我怎麼知道要待多久?如果很久的話他怎麼辦?」
司機大叔一派輕鬆的聳聳肩「沒問題,反正他會等你。」
人力車夫,是以早逝的青春、大量的勞力,來換取微薄薪資的行業。在街頭、在巷尾
,在壅塞喇叭震天響的大路上,人力車無所不在。總是黑黑瘦瘦小小的男子,穿著舊舊黑
黑的外衣及褲子,踏著一雙路邊廉價的橡膠鞋,驚人的拉著一台比他們人高大許多的人力
車,車上坐著兩三名健壯圓潤的印度人或外國人,甚至是一家子,就這樣踏著穩健的步伐
,在印度溼熱的悍夏,無聲無息的穿梭;下雨天,就拉下車頂上的油布,布上有一塊透明
塑膠的小窗,他們就穿著雨衣拉著車。人力車的車資是驚人的便宜,我曾聽過一句經典名
言--不管去哪,記住,一趟絕對不要付超過30盧比。
往聖德(Sudder Street)反方向的一條蜿蜒小巷一直走,到小巷巷口就是仁愛修會的
所在,那是一棟很樸素的修院,很不起眼的。仁愛修會由於聲名遠播,人進人出,卻總是
那麼的安詳寧靜,溫柔無私地擁抱每一個傷痕纍纍的靈魂,拭去人間過多的苦痛、磨難凝
成的淚水。
仍然很早,清透的晨曦,涼爽的微風,是一天最可愛的時辰。早上的彌撒尚未結束,
除了修女,裡面滿滿的是志工,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彌撒,我學著旁邊的人跪下,在大家都
閉著眼睛在禱告,我也閉上眼睛,偷偷打瞌睡。突然,旁邊「碰!」的一聲,一個女生倒
了下來,昏倒了,騷動像漣漪一圈圈闊開,她的同伴連忙將她扶起帶到旁邊,騷動又像漣
漪的末尾,快速的平靜了下來。
莊嚴的彌撒結束後,就是早餐時間,仁愛修會會準備早餐給每一個人吃。所謂的早餐
,是一小條香蕉跟一塊粗麵包,然後所有人自己找位置或席地而坐,人太多了。每一個人
幾乎都有自己的小圈圈,每一個小圈圈都說著自己的語言。我去找剛剛發早餐的修女,她
是個韓國人
我問:「我有辦法早上就去工作嗎?」
她慈祥的笑著說:「每個一三五下午四點是報到時間,你要先報到呢。」今天是星期
二,明天才能報到。
隔日下午,仁愛修會不同於以往的寧靜,人汽蒸騰。
盡量讓自己如同不存在般,我悄然溜進去人聲嗡嗡最大的房間,不禁嚇了一跳,小小
的房間塞滿了人。沒有空調的房間,只有老舊的頁扇在天花板疲倦的轉動,兀自嘎啞抗議
著印度悶熱的下午所施與的龐大負荷。站在房間最裡邊的修女,仍是一襲從頭到腳的修道
服,幾張長凳圍住她,長凳上坐滿不同膚色、姿態、操著不同語言的人,更外圍的地面也
坐著滿滿的人,每一個體有各自的喘息、呼吸,汗卻同樣的濕透了衣衫。
房間裡的人都為了追尋什麼而來,信仰、理想、生命的意義,抑或單純的想要體驗不
同的生活;簡言之,沒有人不是懷抱著”目的”而停留,於是來來去去,印下的足跡隨著
絡繹不絕的人潮沖刷逝去,你以為自己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在縱橫的時間軸上卻是渺小
的一點,我們只能期許那個點會發光。名義上,我們是給予者;實際上,我們的掌心是朝
上的。
踮腳小心翼翼跨越人群間隙,坐在地面的人挪了挪,空出一小個位置,我席地而坐。
在房間裡邊,被長凳圍住的修女手中拿了幾張護貝過的紙,用濃濃印度口音的英文說道:
「簡介上有各機構的介紹以及交通資訊,看完的人可以去旁邊登記自己要去的地方」
她指著房間角落的一張桌子,一位修女坐在桌子後的椅子上,桌上擺著一本登記冊。
嗡嗡聲在簡介發下去的瞬間變大,無論彼此相識與否,左右交頭接耳了起來。
長凳上有位身形健壯,滿頭髮辮,穿著橘黃色上衣的黑人女孩,她和身旁同伴大聲討
論了起來:「噢!我想去垂死之家(khalighat),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要去那邊看一看,不
過太多人想要去那邊了,因為那裏工作量很大,所以身體強壯的人比較有可能登記到,我
想我沒問題的。」她自豪於自己的健壯。
長凳上的人一個個去角落的桌子登記,黑人女孩如願以償去了垂死之家,她登記完畢
比了個勝利的手勢。坐在地上的人隨著長凳空下也一個個坐上,看著簡介在長凳上的人手
中不停輪轉,我終於坐了上去。身旁是位優雅纖瘦的老太太,短而俐落的白髮,細金框眼
鏡,身穿米白麻質的褲裝。
「親愛的,」她用輕柔的英國腔對我說「可以請你念這幾段給我聽嗎?字太小了,我
看不清楚。」
「老人慢性病中心(Prem Dan)是專門為老年婦女設立的,要做的事有…。」「兒童之
家(ShiShu Bavan)主要是收留三歲以下的孩童,只有女性志工…」我念完了兩張簡介。
「非常的感激妳。」英國老太太和藹的笑著說。
「妳想去哪裡呢?」我問,雖然答案太明顯也不過了。
「應該是老人慢性病中心吧,我想去照顧那些和我同年紀的婦女。妳呢?小女孩。」
我還不知道答案是什麼,許多精力旺盛,高頭大馬的年輕人毫不猶豫去了垂死之家;
許多柔軟富有愛心的女孩去了專門照顧三歲以下小孩的兒童之家。那我呢?
「可能是去身心障礙兒童之家(Daya Dan)吧。」憑著直覺,這句話脫口而出。由於發
音相近,身心障礙兒童之家被暱稱為”大鴨蛋”,它與兒童之家最大的分別是那裏收留年
齡較大且身心障礙的兒童。
至今,我仍不知道潛意識是如何做出這個抉擇的。或許我不敢面對無助的老去即死亡
,卻又急欲向了解何謂殘缺及給予。我們期待在短短的期間內,能夠洞悉世界殘酷、不美
的一面,那幾個禮拜後呢?我們回到屬於自己完整的世界,帶著”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
的滿足感,但是我們仍舊什麼都不了解,不了解一輩子身負殘缺及絕望的哀傷,因為我們
擁有與生俱來的完整做為靠山,太幸福就是我們的殘缺,一輩子都無法了解世界缺了很大
一角痛苦。要問生,試問死,去問拋棄俗世的享受、情愛、奉獻自己所有給上帝及這個陽
光照不到的國度的修女們吧!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湧入這個避難所,幾個禮拜後,似乎都覺得自己成為更好的一個
人,其實不然,我們仍是原本的自我,不增一分善,不減一分惡,只是,我們被治癒了,
雖然仍不了解何謂殘缺,但是看到自己的完整。
終於輪到我去桌子登記了,修女在大鴨蛋那一頁寫下我的名字後,給我一個小錫片墜
子,上面是聖母的浮雕小相,那一瞬,陽光從窗口流瀉一地,那樣光影交錯的午後,手中
的錫片閃爍,我清楚看見,自己朝上的掌心。
--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10-08-14T00:24
at 2010-08-14T00:24
By Ursula
at 2010-08-15T14:55
at 2010-08-15T14:55
By Bethany
at 2010-08-17T07:42
at 2010-08-17T07:42
Related Posts
光影之間 - 佛雷和野上卓哉
By Dorothy
at 2010-08-11T17:37
at 2010-08-11T17:37
失格旅人的亞洲紀行-你我都有的小小夢想
By Regina
at 2010-08-10T14:33
at 2010-08-10T14:33
印度_第47集 地之角/書寫-Kolkata
By Ophelia
at 2010-08-09T02:37
at 2010-08-09T02:37
請問湖區與愛丁堡天氣?
By Erin
at 2010-08-09T02:35
at 2010-08-09T02:35
巴黎走不停-聖母院+Stohrer+PH+Amorino+艾菲爾鐵塔
By Xanthe
at 2010-08-09T00:57
at 2010-08-09T00:57